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高唐石羊村发现的石人高两米多,雕刻精美。 山东高唐石羊村挖出一个无头石人,这一消息迅速传遍高唐固河镇的乡村。 从高唐,东行20公里,至固河镇,再向东北约4公里,便是石羊村。石羊村偏僻,一条只有几米宽的乡村公路通往外界。但是,因为发现了一个石人,这个沉寂的小村子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 石人,手持宝剑,身着长袍,两米多高,没有头颅,横躺在地上,不远处是一通石碑。这是记者近日在高...
8月3日,高唐县固河镇石羊村出土了元代的石人和石碑,这对研究元代时期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据文物专家介绍,出土的石人和石碑是元朝将领杨通墓群的组成部分,杨通墓位于固河镇石羊庄村南,墓前石刻造像等附属物早年散失,至今幸存石碑1通,无头石人2个,出土的石碑高1.70米,宽0.88米,厚0.20米,碑额上阴文篆书为"杨公赞善之碑",碑文为楷书阴刻,残损严重。出土的石人高约两米,手扶宝剑,无...
8月3日,高唐县固河镇石羊村出土了元代的石人和石碑,这对研究元代时期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据文物专家介绍,出土的石人和石碑是元朝将领杨通墓群的组成部分,杨通墓位于固河镇石羊庄村南,墓前石刻造像等附属物早年散失,至今幸存石碑1通,无头石人2个,出土的石碑高1.70米,宽0.88米,厚0.20米,碑额上阴文篆书为"杨公赞善之碑",碑文为楷书阴刻,残损严重。出土的石人高约两米,手扶宝剑,无头。据...
《杜秋娘》 《杜秋娘》为杜牧诗意画,这位先为人侍妾,后宠于唐宪宗的金陵女,且歌且舞“劝君惜取少年时”的娇媚,楚楚动人。傅小石独具一格的,以国画手法画出立体感油画效果的女人体画。 傅小石,1932年生,江西新余市人,系着名国画大师傅抱石之长子。1958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现在江苏省美术馆工作,任江苏省残疾人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幼受父亲熏陶,酷爱绘画,但他不满足於仿效父...
“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近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吉尔吉斯斯坦布拉纳遗址石人表情很萌。
6月14日下午12时许,蒲城文物稽查大队接到群众报告,在桥陵镇义合村的田地里发现了一个石人。闻讯后,稽查大队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收回石人。经调查,该石人是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高1.7米,除头部丢失外,其余部位保存较为完整,根据其造型风格、服饰以及所处位置(据村民反映其后原有土冢),疑是景陵陪葬墓石人。该石人现保存于景陵文管所内。蒲城县文物旅游局对报告人给予了奖励,并对该区域进行全面勘探调查。
在宜兴龙背山纵深地带,经常出现带着采石工具和背包的人,专门拣石头。因为拣石头的人多,彼此之间以石友相称。记者日前从当地有关村镇了解到,这些拣石头的人是在寻找阳羡玉,这种玉石经过雕琢后散发珠光宝气,质地达到玉石级别,所以当成玉材收集和珍藏。 陈峰是比较早发现龙背山上有玉石的宜兴人,目前积累了不少玉材,有的已经经过雕琢加工成精美的工艺品。据陈峰介绍,阳羡玉属于二氧化硅质地,是火山爆发后的产物,它里面...
黄玉盘前 黄玉盘后 中国玉文化推崇人养玉及玉养人的理念,充满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新石器红山部落文化时期的玉文化溯源到历经道儒释文化的完善补充,玉从自然精灵成为具有精神追求的华夏族的重要器物。考古推论,华夏始祖时期,玉被认为是上天神灵的食物。早期的玉石是充满了神秘及崇高地位。到春秋战国华夏文化大繁荣的顶峰时期,玉石被赋予道德的图画,在战乱的时代,人们把玉器看做是力量坚韧及包容等的...
汉代跪石人 汉代跪石人 “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饱蘸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个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象,譬如说,晴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么尘世里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诗中的两曜,劈面走来。我们看去,不比那天空...
近期,礼泉县两乡镇发现新出土唐代石人石虎各一件。3月16日,上午10点23分,礼泉县田野文物保护大队接到烟霞镇上营村业余文保员高联社报告,在其果园地内犁地时发现有石刻露头,田野文物保护大队接到报告后,立刻组织人员赶往现场,协同相关人员将埋在地下的石刻挖出,原来是一件未经打磨的唐代石虎。通高108、座高14、长74、宽35厘米,两耳竖起、双目圆睁、闭嘴而牙齿外露,躯体留有凿痕。石虎出土现场在西侧50...
昨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铜梁近日发现一座明代墓,里面有17个石人组成的仪仗俑,有的抬着轿子,有的抬着箱子,有的骑着高头大马,被称为“小兵马俑”。 据介绍,该墓群位于铜梁县土桥镇六赢村2社,共包含三个规格相近的长方形墓室,墓室由石板拼接而成,墓顶以石板封盖。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助理林必忠介绍,此次出土的石俑雕刻精美、形象生动,为研究区域内明代社会经济、礼仪制度、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