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唐景陵发现的残石人。许婷 石俊荣/摄 蒲城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近日在唐景陵发现一华表,该华表线刻画清晰。另外,工作人员同时在唐景陵发现了4件残石人。 据蒲城县文物局局长贺正全介绍,该局文保中心工作人员19日在进行唐景陵南门石刻扶正及基础加固工程时,在沿南门神道原西侧华表遗址处发现有水冲的深坑,细心勘探挖掘后,发现了倒覆于地下的华表,最浅的地方埋深两米,最深的地方埋深8米。出土的华表宝顶保存完好...
记者19日从昌乐县文化新闻出版局获悉,该县文物普查队工作人员日前在昌乐首阳山北半坡发现了一个巨大石人雕像。经初步考察论证,石雕像为元代墓葬的墓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据了解,该石人雕像高约2米,最宽处直径约80厘米,现已断为两截。石雕像拱手站立,面部轮廓清晰,表情敦厚谦恭,栩栩如生,整体没有较大的损毁。
进入新疆温泉县所在的西天山草场,不期就会与一尊千年石人相遇。与伊犁、阿勒泰的草原石人不同,这里的石人十分尊显,颈上缠有哈达、绸缎,脚下供有奶酒、奶酪等食品,俨然是“佑护”牧民的神灵。 7月中旬,记者跟随参加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考古专家,在温泉县的深山草场中见到了这样一尊石人,它面东而立,脚下牧草连片,背后群山延绵。石人“身高”2.85米,是一尊典型...
三明宁化意外地发现了8颗万年前人类牙齿化石。据悉,这些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1982年采集的标本,已于日前正式移交当地文管部门保管。 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权威专家黄万波研究员、尤玉柱研究员鉴定:8颗人类牙齿化石距今1万年以上,分属两个不同的个体。三明市文管办负责人、博物馆副馆长余生富介绍,其中7颗牙齿同属一个成年男性个体,另1颗很特别,属老年女性个体。根据所属地层,他...
公主岭市环岭乡石人村因村中田地间的两尊石人而得名。这两尊石人在田间守望了多久,它们来自何处?村里没人说得明白。 在田地里,村民们忙碌地耕作,两尊石人就安静地屹立在田间。两尊青石雕塑只依稀可见面部的简单轮廓,可见其历史久远。距离石人不远,还有两只栩栩如生的石羊,和一鼎像是给石羊喂水的石槽。 村里的两名长者,85岁的李老爷子和王老太在这里生活了80多年,从小就在这里玩耍。“以前,两尊石...
对灵长类进化一项假说提出挑战 科学家在11月1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疑似新种人猿的颌骨化石,这种人猿与大猩猩、黑猩猩以及人类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非常接近。研究人员说,这块化石填补了化石纪录中的一些空白,也对灵长类动物进化的一项假说提出了挑战。 这块具有1000万年历史、带有11颗完整牙齿的化石,是日本和肯尼亚的研究人员于2005年在肯尼亚裂谷东部边缘的那卡里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