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五爪龙瓷器残片 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从遵义市海龙屯大量出土的明代物件中,发现了带有“五爪龙”图案的瓷器碎片。这一发现,对关于播州土司谋逆的说法,或又有新的推断。 此前,考古队员清理“新王宫”遗址时,在一个疑似餐厨区的屋基废墟内,发现了大量瓷器、陶器残片,其中尤以做工精细的明青花瓷器为主。 7月30日,队员在这些瓷片进行绘图拍照时,...
海龙屯明代“立交桥” 贵阳晚报 消息 7月26日,记者在海龙屯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经过两个多月清理发掘,考古队在“新王宫”遗址群内,发现了一座酷似现代“立交桥”的通道。 这座“立交桥”位于海龙屯“新王宫”遗址群左侧,有两条道路呈“十字行”相交,此前均埋在地下,不为人知。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位于“立交轿”下面的一条道路较宽,其台阶宽3米左右,穿过一座高约2米、长约5米的石拱门后,随台阶升高而...
“水牢”门洞前的台阶被发掘出来 贵阳晚报消息 7月4日,记者从遵义市海龙屯考古发掘现场获悉,多年来被视为“水牢”入口的一处拱门,现已确认只是一个特殊通道,与“水牢”无关。 被称做“水牢”的这处拱门,位于海龙屯“新王宫”遗址群左侧,门洞高约2米,宽约1。5米,深约4米多。发掘前...
“新王宫”遗址出土的一件宣德年间瓷片 28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透露,考古队在遵义市海龙屯“新王宫”遗址废墟中,发现了大量明代宣德年间的生活瓷器残片。这些发现或能将这座“王宫”的初建历史向前推进百余年。 当天下午,在向海龙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专家介绍考古发现时,作为海龙屯考古领队的李飞,首次公开披露了这个信息...
“新王宫”遗址出土的一件宣德年间瓷片 昨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透露,考古队在遵义市海龙屯“新王宫”遗址废墟中,发现了大量明代宣德年间的生活瓷器残片。这些发现或能将这座“王宫”的初建历史向前推进百余年。 当天下午,在向海龙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专家介绍考古发现时,作为海龙屯考古领队的李飞,首次公开披露了这个信息。...
贵阳晚报消息 17日,记者在遵义市海龙屯考古发掘现场看到,考古队员正在试图“拼凑”出完整的明代官窑瓷器。此前,他们已从数公斤瓷器残片中,挑选出了上千块可能修复出完整瓷器的碎片。 20多天前,考古队在清运海龙屯“新王宫”一处房屋遗址堡坎下的瓦砾堆时,发现有大量瓷器残片。这些瓷器碎片绝大多数只有指头大小,但也有相对完整的碗 底、杯底等,有的上面还...
正在遵义市海龙屯开展文物考古发掘的考古队,开始发掘屯上的第二处砖窑遗址。据称,考古队由此推定,海龙屯上各类设施的建设用料,多数应系就地取材,而非之前传说完全从山下运送而来。 当天下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在一块玉米地里,发现一处窑址。李飞说,在未进行全面清理前,还无法确认该窑用途。 据介绍,6月13日下午,考古队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曾在距此不远处一处叫“大园子”...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西北面20多公里的海龙屯,经过20多天的清理发掘和分析,考古人员首次圈定了海龙屯“新王宫”的占地面积超两万平方米。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受理海龙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报告。 根据新出土的海龙屯碑文介绍,公元1600年农历六月初五夜,绕道山外的明军,从后关破屯,击败杨氏第29代土司杨应龙。 “于是数十万明军齐声高喊:活捉杨应龙。马嘶声,呐喊声响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