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保人员正在发掘文物记者张全录摄 前天,黄陂区长轩岭街一村民在挖水沟时发现一座古墓,及时上报了村委会。昨天,文保部门现场发掘后,将陪葬品妥善保护。文保部门介绍,该墓系北宋中晚期的一座富家墓。 发现古墓的地点位于黄陂区长轩岭街平港村肖家畈湾。前天,一名村民挖沟排水时意外触及沟底的石板,通过外观分析可能是古墓,便立即向村委会汇报,村委会逐级上报,并将现场保护好。昨天上午,长轩岭街文化站站长...
北宋钱币 武士俑 图由文物部门提供 近日,成华区二仙桥公园的施工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一块深灰色砖头的出土,让施工人员赶紧停下了挖掘机,并拨打了成华区文化广电新闻旅游体育局电话。 随后,成华区文化广电新闻旅游体育局联合成都市文物考古队对现场进行发掘,一座宋代砖室墓渐渐露出泥土,墓门口,一尊高达0.8米的武士俑镇守墓门,墓室内散落的二十多枚钱币依然保存完好,从上面可以清晰辨认出...
古墓内部结构古墓内部结构 武安文保所提供武安文保所提供 近日,武安文物部门在淑村镇南阳坡村北发现一座北宋时期的古墓。 经查,该墓位于南阳坡村西北的一片小树林内,经大雨冲刷后塌陷被人发现。经过必要的程序后,文物部门进行了清理。 据了解,该墓为砖结构单室墓,呈外圆内八角形,墓室高3米,直径2.5米,墓顶露出地面约0.5米。该墓墓门高、宽均为0.95米。顶部为砖结构燥井,每角都有仿木砖...
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纹饰精美的物件,因不清楚它的材质而倍感困惑,至今尚未命名亮相。这是一件单面刻有螭龙纹样璧状物,外径64毫米,内径20毫米,厚12毫米。它置于墓主人头部的左侧入殓,璧面有一处开裂。出土时受水浸润,像一团泡软的胶墨,通体漆黑,寒光森森。 专家们对它的材质一时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只是根据它的表象特征,初步估计为墨或炭晶。赵伯澐墓的发现轰动之后,其随葬的投...
“出土的丝织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品质之高,纹饰之美,都是过去罕见的,堪称宋服之冠!” “800年保持如此好的骨骸,是长江以南所罕见的!” “朱漆大棺还能够这么光鲜铮亮如同新造,令人震惊!” 这是国家文物局丝织品保护基地、体质人类学研究基地、漆木器保护中心的权威专家学者,在清理考察黄岩赵伯澐墓葬出土文物时,所发出的感叹。 黄岩宋墓抢救性考古发掘以来,受到了国内相关文物保护机...
为落实丽水市委书记史济锡就《社情反映》第5期刊登的《我市大型石雕文物管理不容乐观建议抓紧开展收集保护》一文作出的批示精神,结合万象山公园石雕文物保护方案研讨会专家组意见, 7月中旬,市园林部门在万象山“石马”、“石羊”、“石虎”、“石将军”的外围设置了金属护栏。 由于年代久远,万象山南宋墓仪石刻都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和风化,为了预防人为破坏,市园林部门对石刻外围设置了通透、美观的安全防护围栏。下...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左一)在指导丝织品应急保护工作 实验室工作场景 吉林大学教授朱泓(左三)在指导体质人类学研究 中国最早的织物纽襻 “出土的丝织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品质之高,纹饰之美,都是过去罕见的,堪称宋服之冠!” “800年保持如此好的骨骸,是长江以南所罕见的!” “朱漆大棺还能够这么光鲜铮亮如同新造,令人震惊!” 这是...
黄岩宋墓出土的一件服装入展中国丝绸博物馆,7月5日,它迎来了第一批观众。这件距今800年的对襟双蝶串枝绫衫,是中国丝绸博物馆所有展品中为最新出土、且代表浙江省的南宋时期完整丝织衣物。自5月3日黄岩宋墓考古发掘以来,共出土近百件丝绸文物,其服装形制丰富、纹饰题材多样、织物品种齐全,为国内罕见,堪称“宋服之冠”。 目前,这件宋服位于中国丝绸博物馆重要展厅,为专柜展出。经过数月整修重新布展的中国丝...
自5月2日黄岩区屿头乡前礁村发现南宋赵伯澐墓后,墓中文物发掘、研究进展广受关注,6月8日,黄岩区政府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丝绸博物馆、省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初步研究成果。专家组鉴定赵伯澐墓是省内50年来发现的唯一未遭盗窃的南宋墓葬,考古价值重大,墓葬中60余件丝绸服饰堪称“宋服之冠”。 经考证,墓主人赵伯澐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他的父亲赵子英曾任黄岩县丞,把家安在黄岩。赵伯澐出...
近日,在成都市天府新区的考古工作中,十多座唐宋墓葬里出土了不少新奇文物,除了一盘象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外,墓主还将一些陶器也带进了古墓。铜镜、文官俑、武士俑、人首蛇身的宋三彩陶俑等,都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得以重见天日。 在一处墓室里,一个陶狗保存完整,陶制的狗蹲坐在圆盘上,身体微微前倾,能够看出是“中华田园犬”。在出土文物中,圆形的青铜镜也让人猜测这位墓主是否为女性,不过,参与考古发掘工作的谢队长...
考古专家对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 谁都没有想到,桐庐分水镇的一个小土坡竟然埋着一个大秘密。若不是偶然地滚下一个碗,这个已埋藏近千年的秘密,不知何时才会揭开谜底。 当地考古部门人员赶到现场,吃惊地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古墓,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古墓群。随着发掘推进,疑团越来越多:古墓之下为什么还有古墓?墓地朝向几乎都是正南北,古人怎么做到? 所有的古墓历经900年,但保存十分完好,未见明显的坍塌痕...
谁都没有想到,桐庐分水镇的一个小土坡竟然埋着一个大秘密。若不是偶然地滚下一个碗,这个已埋藏近千年的秘密,不知何时才会揭开谜底。 当地考古部门人员赶到现场,吃惊地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古墓,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古墓群。随着发掘推进,疑团越来越多:古墓之下为什么还有古墓?墓地朝向几乎都是正南北,古人怎么做到? 所有的古墓历经900年,但保存十分完好,未见明显的坍塌痕迹,是不是用了特殊的材料? 随着...
日前,丽水市文保所和市园林部门有关负责人到万象山南宋墓仪石刻现场进行实地勘查。 由于这些石刻年代久远,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和风化,其中一对石将军均有一条裂缝,如遇外力将有倒塌之险,对此,市文保所已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加固处理。为了预防人为破坏,消除安全隐患,市文保所建议市园林局在石将军的外围设置金属护栏进行保护,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 万象山南宋墓仪石刻,位于万象山公园内,共九尊,分别为...
2016年1月15日,河南洛阳宜阳县赵堡镇西赵村一处山坡上,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对一北宋砖雕壁画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座墓葬保存非常完好,没有出现被盗痕迹,墓室内的砖雕壁画非常精美。该墓室内出土一方墓志证实墓主人为北宋一张姓居士;不足6平方米的墓室内,一座大大的石棺保存完好,棺盖尚未打开,石棺两头和墓室墙壁之间的距离仅有十余公分;石棺的周围,也就是墓室四周的墙壁上,用砖垒砌出斗拱、窗...
30多年前,武进村前南宋墓葬出土了一批举世瞩目的南宋珍贵漆器及丝织品、文具、香具、妆饰具和瓷器、金饰等类宝贵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物》、《考古》及时刊专文介绍,即刻引起东邻日本漆工艺研究者震惊,转载并发表专文介绍,认为村前南宋墓中南宋温州戗金漆器的出土,除了对中国漆工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外,对日本漆工艺史的研究也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论考,迫使日本戗金漆器工艺起源研究的常识(定识)被这一史料所冲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