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28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邀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王辉研究员在院学术报告厅作题为《秦文字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的学术报告,王辉研究员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金文、兵器、玺印、封泥、陶文、竹木简牍、漆木器等方面对秦文字的资料研究进行回顾和归纳,对不同的学术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今后秦文字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设想和期望。 王辉研究员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广的学术研究思路、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使众多听课的业务人员...
刘绍义在《广州日报》撰文指出,现在播放的宫廷电视连续剧,我们常常看到太监在宣读圣旨的时候,总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其实这句话到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而且也不是这样断句的。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其中一座规模最大的朝会大殿,取名为“奉天殿”。这是朱元璋和大臣们议事的地方。为了向人们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天的旨意,也就是进一步阐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他把手拿的...
2月28日上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召开院科以上干部、支部委员会议,传达全省文物局长工作会议和局直属系统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荣在全省文物局长工作会议和局直属系统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学习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宪曾在局直属系统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深入贯彻党的十八精神,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该院党委书记段志长同志主持了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三点意...
图为普查人员在清点发现的圣旨木刻匾额。中新社发 肖拾全 摄 湖南省安仁县文物所19日透露,在该县豪山乡廖湾村村民何春辉家中,发现一块刻有清朝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两道手书圣旨的木匾额,“这在当地尚属首次发现,非常罕见”。 该县文物所工作人员蔡宁介绍,这块圣旨匾是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匾上落款时间为同治拾贰年闰六月,至今已有100多年。 这块保存完好的圣旨匾是...
陆贽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曾出任宰相。他性情刚烈,严于律己,以天下为己任,曾提出“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别人送给他的礼物,他一概拒绝。德宗皇帝都觉得他太“不近人情”,劝说道:“卿清慎太过,诸道馈遗一律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大意是:爱卿太过清廉了,别人送什么都不收也不好,像马鞭靴子之类的,收下也没什么关系。 陆贽却坚持说:“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
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但最早皇和帝并不是一个词,而分别是两个称号,如“三皇”、“五帝”,最早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大多则以“王”来称呼,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王、燕王、赵王……首次将皇帝俩字用来称呼国家最高统治者,始于秦始皇嬴政。那么,秦始皇是怎么确定这一名称的呢?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于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便自称为“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挥鞭四举,灭...
每当年关将近,辛苦一年的职场人便将目光聚焦在“年终奖”这个大红包上。年终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年终奖在我国很早就有。在东汉时期,一到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据说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
霾,又称烟霞,是由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 在俗语中,雾霾常连用,但雾和霾不是一回事:首先,水分含量不同,达到90%以上的叫雾,低于80%的叫霾,80%至90%之间是雾霾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霾;其次,能见度不同,1千米以内是雾,1千米至10千米之间称为轻雾或霭,小于10千米是霾;第三,雾比较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霾则达1千米至3千米。 雾霾产生的原理很复杂,但与人类的活...
先要说说葫芦中文化的事。葫芦有很多用途:葫芦嫩的时候可以吃;可以做药;葫芦老了以后可以做乐器,葫芦丝吹起来非常好听。这种可以吃的葫芦是瘦长形的,在古汉语中称为“瓠”(hù)。 第二种葫芦是很多农村百姓家里舀水用的瓢。这个“瓢”在古汉语中念“匏”(páo)。还有一种就是今天我们大家心目中最经典的葫芦形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