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_吴延军 芝为华彩玉为肌, 火气全无古气披。 恰似白描吴道子, 观音妙相手中持。 这是一首清高宗乾隆皇帝题咏“宋代瓷胆瓶”的七言诗。乾隆是中国古代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自号“十全老人”,能文能武,举凡琴棋书画、诗文辞赋浸淫其中,颇为自负。而他嗜古成癖也是出了名的,他对古代瓷器的狂热爱好尤为人们津津乐道。 一 清高宗乾隆皇帝生活足迹,几乎贯穿了整个18世纪。他生于17...
自古至今,总有一些人在游览名胜古迹时,随意在古建筑上刻画一些“××到此一游”之类的文字,使古朴壮观的古建筑留下很不雅观的刻痕。由此想到230多年前,乾隆皇帝对故意污损紫禁城古建筑行为的一次严厉惩处。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一月十四日,乾隆皇帝乘舆(轿子)赴寿安宫探望皇太妃。当路经位于皇城西北隅的中正殿旁兵丁值晚(夜班)的拨房(值班室)时,恍惚看见...
明代收藏之风鼎盛,在江南富庶的地区,收藏家辈出,有华夏、王世贞、项元汴、文征明、董其昌等大家。这几位明人收藏家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富甲一方的收藏巨擘项元汴家族。可以这样说,当今存世顶级书画珍品上的收藏印,除了清朝皇帝,就数他的印记最多。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项元汴收藏明代及以前的中国书画数量之大、价值之巨,令人惊叹。据同时代文献《五杂俎》记载:“项氏所藏,...
艺术评论家石建邦一篇“炮轰”乾隆皇帝收藏品位的“檄文”中指出,一向以儒雅风流、热爱收藏著称于世的乾隆皇帝根本就是个“破坏狂”。在好端端的玉器上刻味同嚼蜡的“御诗”、以累累印章和御题占满传世画作,将其弄得伤痕累累,都是这位皇帝经常做的事。皇宫内所藏的书画、瓷器、玉器、铜器、景泰蓝、竹木牙角,无不被他起劲儿...
清乾隆玉笔洗 桐荫仕女图玉 现在我们常说“手机控”、“游戏控”、“包包控”等等,“控”有指人沉浸其中,似乎被物所役的意思。如果要用这个“控”字去给乾隆“贴一下标签”,那他就是名副其实的“玉石控”了。故宫(微博)博物院藏玉三万多件,其中一半为乾隆所藏,这足以道明乾隆对玉的极度沉迷。 美人不及美玉...
秦始皇帝陵园有两重城垣早已广为传播,但城垣具体什么样以及城垣对陵园朝向的影响等学术课题,却一直鲜为人知。为破解这个谜团,陕西的考古工作者自2010年初开始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已探明这个恢宏的帝陵被共计长约10000米的两重城垣包裹。 秦陵外城是内城的“放大版” 人们习惯上将秦始皇帝陵园的两重城垣称为内城和外城。在内城之内的南半部,核心处耸立着秦始皇陵的高大封土。那么,两重...
1 嘉靖崇道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明世宗朱厚骢,年号嘉靖,统治时间长达45年之久。嘉靖皇帝在崔文的协助下开始进行一系列崇道活动。他特地召见入京师为其即位祝贺的道教天师张彦祤,对张所说的“清心寡欲”很欣赏,加封其为“正一嗣教真人”,赐与诸如金冠、玉带、蟒衣、银印等许多礼物。按照惯例,每年的春祈秋报等斋醮,是由礼部官员参与其事。而此次祈嗣则是从皇帝到文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