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伴随着宛转悠扬的乐曲,十几位身着满族特色服饰的“宫女”在故宫大政殿前翩翩起舞……这不是中国古装电视剧中的情节,而是沈阳故宫庆祝“申遗”成功十周年的特色展演。 1日是沈阳故宫“申遗”成功十周年纪念日。十年前的7月1日,这座举世仅存的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宫殿,以“明清故宫扩展项目”成功登上《世界遗产》名录;十年后,这里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牌。 沈阳故宫建于明清沈阳古城中心,占地...
由台湾中华文化总会联合大陆有关企业、文化机构出版的精装本《浩气长流》国画历史长卷,14日无偿捐赠给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并将作为该馆展品与公众见面。 据悉,这部描写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巨型国画历史长卷,由重庆民间学者王康,联袂著名画家江碧波、欧治渝、张春新、马一丹、李犁等50余人,历时八年绘制完成,并由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亲笔题名。 画卷由七个部分组成,全长1200米,涉及历史...
民间工艺美术师王辰在庙会上现场制作泥塑作品(6月13日摄)。 6月13日,首届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庙会在沈阳老北市文化广场启动。在为期3天的庙会中,不但有传统舞蹈、戏剧、音乐、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出,还有传统美术、中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6月14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
白传巨师生书画作品展海报 为纪念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诞辰115周年,香港恒基兆业地产集团将于2014年6月5日在沈阳美术馆举办著名画家白传巨先生师生书画艺术展。 白传巨是张大千先生弟子著名画家张正雍先生入室弟子,得益于正雍先师亲传,深受大千先生艺术精神影响,禀承大风堂师训与风尚,传承宗师艺德法度,注重传统文化修养,融合当代艺术精神,植根东北沃土,追古开今,独具风范。 此次展出白传巨先生及弟子王...
近日,沈阳市图书馆星期六剧场举办了“东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专场”。 本次演出汇集了辽东皮影戏、东北大鼓、快板书、岫岩太平鼓、评剧和评书等传统的演出模式。此外,特别邀请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老师专程参加展演。年过七旬的刘老师表演的《康熙买马》十分精彩,让观众格外兴奋,掌声不断,将当天的演出推向了高潮。 观众对此次专题汇演十分赞赏,他们说:“这些曲目是民间多少代不断传承下来的剧目,值得发扬光大...
俯瞰汗王宫遗址 汗王宫遗址内部 故宫红墙是沈阳一景,拥有红墙的城市并不多 清以前,沈阳一直都不是东北最大的城市,南有辽阳,北有开原,后金汗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沈阳后,这里成为东北中心城市。在沈阳,如果要谈文化遗迹,一定绕不过沈阳故宫、方城与外墙还有当年那十一座王府。时光荏苒,木石却是有情,几百年来,它们看着白云苍狗,在自己身上留下了许多有趣的谜团,等待着后人发掘开解。 故宫之...
锡伯族的部分人口从原住地中国东北地区西迁新疆地区250周年之际,中国首个锡伯族博物馆16日(农历四月十八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正式启动建设。 据沈阳市沈北新区政府有关方面介绍,该馆规划总建筑面积为65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为7000多万元,将对锡伯族的历史、西迁及民俗文化等进行专题陈列,并向全国各地征集锡伯族相关展品进行展览。 锡伯族是中国境内一支少数民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在...
2014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是中国锡伯族西迁250周年纪念日,俗称“西迁节”。中国锡伯族博物馆项目启动仪式16日在沈阳沈北新区举行。 沈阳市沈北新区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2010年正式签订了共建国家级锡伯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框架协议。沈北新区作为保护区的核心区,几年间在非遗项目联合申报、文物收集整理及复制、家谱收集整理及展示、打造精品节目等方面与新疆察布查尔积极合作,并建设了锡伯文化广场、锡...
知道吗?早在7万年前,沈阳人就已经开始尝试自己盖房子啦!与同时期中国华北地区泥河湾遗址出土的文物相比,从沈阳农业大学后山发掘出的精美切削器和挖掘器更能向世人证明,沈阳人早在1.5万年以前就具备很成熟的石器打制技术。 昨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了解到,通过两年的考古发掘,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在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得到了重大发现,而这,也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新乐文化的7200年,提前到...
前段时间,于先生给本栏目发来一封电子邮件,称自己是个邮政爱好者,手头儿也收集了不少有关沈阳邮政的“宝物”。为了传承沈阳市的邮政文化,他想要办一家私人邮政博物馆,并想将它定名为“沈阳邮政博物馆”或是“沈阳市邮政文化博物馆”。但是不知道这私人博物馆命名能否带“沈阳市”的字样,具体手续又是怎么样的。 沈阳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张处长表示,沈阳市邮政博物馆,只能由沈阳市邮政局创办。私人博物馆是不可以冠以“...
高校博物馆在高校教育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传承祖国文化以及丰富校园文化方面,更有其他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由于高校在博物馆场地、经费以及编制方面的限制,使得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缓慢,定位模糊,同质化现象严重,后续维护以及展览交流方面显得举步维艰。沈阳师范大学在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十字路口,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共建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在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给我们...
图为清木柄三镶青玉象瓶纹如意 王嬴 摄 2014年“到沈阳故宫过大年”新闻发布会21日在沈阳召开。28件清宫如意将于1月23日至2月14日展出,4件如意作品提前亮相。其中,清木柄三镶玉象瓶纹如意是沈阳故宫首次展出带有和珅款的文物,也是沈阳故宫众多藏品中,唯一一件带有和珅款的藏品。 清木柄三镶青玉象瓶纹如意制于乾隆晚期,此件如意由紫檀木、和阗青玉雕刻制成,为传统的三镶式,又称“三块瓦式”。如意柄...
物证中心鉴定人员介绍鉴定过程 1月11日,古城独克宗发生大火,损失近亿 揭示火灾真相的竟是颗米粒大小的熔珠。 公安部消防局沈阳火灾物证鉴定中心专家和火灾事故调查专家昨日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香格里拉县千年古城独克宗因为一场大火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火灾到底是怎么发生的?经专家鉴定,火灾原因最终认定为如意客栈经营者唐英在卧室内使用五面卤素取暖器不当而引发。 众人皆知,火灾过后,一切都化为了灰烬...
战国时期楚国有文铜贝。北国网、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王志东 摄用青铜做的贝壳可不是什么工艺品,而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货币。 5日,一枚罕见的战国铜贝币亮相沈阳金融博物馆。 这枚战国铜贝币有3厘米高,上方有一孔,用于栓绳挂在身上,除了中间有字迹,完全是模仿自然的贝壳。这就是战国时期楚国地区使用的有文铜贝。 沈阳金融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刘磊介绍,贝壳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对于内陆地区的政权来说,海...
历史记载,沈阳故宫有四座楼很有名,分别是凤凰楼、日华楼、霞绮楼、转角楼。但随着年代更迭,前三座今犹在,转角楼却消失不见。 消失的转角楼哪去了?昨日上午,辽宁电子出版社鼎籍堂“历代瓷器精品展”上,收藏家詹洪阁向世人展现一张1929年出版的沈阳故宫全局图,上面清晰记载了转角楼的准确方位。 历史专家表示,沈阳故宫在近代经历过一段波折的命运,期间消失了上百间屋子,但本着R...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