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张泛黄的纸,双面印满铅字,摊在面前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昨日,八旬老人阎恩发带着他珍藏多年的“九·三”胜利号外来到沈阳晚报,想把那段历史讲给我们听。 “九·三”号外沈阳印制 这张“九·三”胜利号外被阎老精心装裱在一个木制的相框里,约有1/4报纸版面大小,双面竖排版印满繁体铅字,内容为《斯大林同志对人民的演说》,全文20...
阎老想将这份珍贵的报纸捐献给博物馆 一张泛黄的纸,双面印满铅字,摊在面前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昨日,八旬老人阎恩发带着他珍藏多年的“九·三”胜利号外来到沈阳晚报,想把那段历史讲给我们听。 “九·三”号外沈阳印制 这张“九·三”胜利号外被阎老精心装裱在一个木制的相框里,约有1/4报纸版面大小,双面竖排版印满繁体铅字,内容为《斯大林同...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14年抗战历史要贯通下来统一研究,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讲话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传承全民族的抗战精神,8月26日,由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主办的“九一八事变与东北十四年抗战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赢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
8月22日至23日,“民族融合与发展”——纪念八旗制度创建4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沈阳故宫博物院主办。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冯彦,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市文物局局长宋振虹等出席会议。来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沈阳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46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2015年是努尔哈赤创建...
8月14日,沈阳故宫博物院常设展览“珠帘玉墀——清代后宫生活用品展”与观众见面。展览共展出院藏文物72件。 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翠绕珠围”,展示的是后妃的鞋帽和佩饰共26件,分为头饰、耳饰、项饰、手饰、佩饰等几类,包括冠、钿、扁方、头簪、流苏、手镯、耳坠、戒指、鞋等各种穿戴佩戴之物;第二单元为“吉光凤羽”,展出文物24件,既有洗漱、装扮、出行等方面的日常用品,又有各式制作精致的梳子、...
辽宁宾馆、中山广场盛京银行、沈阳市少儿图书馆、太原街2号……我们常会从这些建筑前经过,欣赏它们独特的建筑风格,却不知晓这些遗迹背后的历史和意义。8月23日,40余名文保志愿者及热心市民共同走完了一场“铭史之旅”,在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辽宁九一八战争历史研究会及辽宁文保志愿者团队的带领下,前往每一处与抗日战争相关的建筑遗迹,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40余人 实地重温历史 “照片可以伪造,甚至很...
8月19日,“盛世菁华——沈阳故宫藏清乾隆时期文物展”正式与观众见面。 展览展出沈阳故宫藏乾隆时期文物精品75件,从御用武备、御笔翰墨丹青、宗教器物,到瓷器、珐琅器、漆器、玉雕等各类艺术品,琳琅满目,奇巧瑰丽,展现了乾隆帝的文治武功及当时高超的工艺美术水平,盛世之辉煌于此可见一斑。 乾隆帝晚年自称“十全老人”。有学者将其一生功绩归纳为十项:纂修《四库全书》,征抚漠西蒙古,统一新疆回部,巩固南疆...
沈阳故宫博物院“盛世菁华”院藏乾隆皇帝御用文物展19日开幕。一批乾隆皇帝的御用武备和乐器等文物珍品在此展出。 当日,不少民众聚集在展厅内欣赏75件文物精品,从中可见当时的盛世辉煌。本次展览分为“文治武功”、“金身法相”和“奇巧瑰丽”三个部分。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国家一级文物“双龙纽攫珠龙编钟无射编钟”引发民众关注。该编钟呈椭圆形,通体铜质鎏金,有栩栩如生的行龙盘绕于上,属于宫廷中重要的礼乐器...
8月16日,记者在“2015康平·首届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作为辽金的重要发源地,康平县已相继出土辽金时期珍贵文物上千件,在研讨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作为全国性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百余中外史学界专家学者将通过观看专题宣传片,实地考察祺州城址、宝塔寺塔、辽河古道生态走廊、康平县博物馆、那尔苏清王陵等,深入研讨辽金契丹女真历史,交流古文字研究成果。 据了解,康平地域古为东夷之属、辽...
村野小院门口蹲着的石狮子,除了庇佑风水,更是清代文物。沈阳市公安局沈北新区分局近日破获一起文物盗窃案,将不翼而飞的石狮子完璧归赵。 5月30日11时,沈北新区分局清水派出所接到清水台镇前腰堡村村民阎某报警称,自家门前摆放的一对石狮子被盗。据了解,这对石狮子高约1米,重约600公斤,是由一整块青色石料完整雕出,狮身与底座的花纹雕工精美考究。 失主阎先生是一名古董爱好者,之前一个月花一万余元买下这...
沈阳故宫博物院14日首次展出72件“珠帘玉墀”院藏清代后宫生活用品,向民众揭开宫廷生活的神秘面纱。 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为清朝初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宫殿,距今近400年历史。 当日上午,在清太宗皇太极妃子曾经居住的西配宫里,不少民众正在观看展出,从中了解皇家女眷的日常生活。本次展览分为3个单元来呈现。 “翠绕珠围”展示后妃所用的鞋帽和佩饰,包括冠、钿、流...
8月3日,记者来到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挖掘现场,看到几位戴着红色头盔的考古工作者使用小手镐、小手铲进行着艰苦而细致的挖掘工作。当天,气温最高达到30℃,考古专家和志愿者们却非常敬业,一边挖掘一边利用先进的仪器进行测量。今年开春以来他们已经在这里挖掘了4个多月。 据了解,这处遗址在农大实验果园内,高度为82米,面积有半个篮球场大小。从2012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旧石器...
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是距今11万年前沈阳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遗存,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3年对其进行发掘,目前已出土近千件石器。 沈阳农业大学后山遗址位于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果园处的黄土岗地上,该遗址的年代跨度较大,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延续至晚期。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赵晓刚介绍,从2012年4月至今,专家对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近千件古人类加工和使用的打制石器...
陕西淳化一座汉代平民墓出土16件文物 记者从陕西省咸阳市文物旅游局获悉,淳化县日前发现一座砖室墓葬。从考古现场看,墓主人骨骼完整,因未发现墓志铭等物,暂无法确认墓主人身份。从砖的形式和墓葬结构来看,初步判断为汉代民间墓葬。随葬品有铜镜、铜带钩、大布黄千币、陶仓、陶灶、陶罐等,共计16件。 中蒙两国联手打造大型马术实景剧《永远的成吉思汗》 由中蒙两国马术表演团队联手打造的大型马术实景剧《永远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