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10日从此间文化部获悉,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共同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根据两部门出台的意见,2012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一级...
记者10日获悉,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根据两部门出台的意见,2012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一级馆、省级馆、省会城市馆、...
旅顺博物馆、大连图书馆、大连市少儿图书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在春节期间没有闭馆日,为喜欢在假日里充电的市民提供了便利条件。 旅顺博物馆在原有基本陈列的基础上,推出了《古砚沉香——旅顺博物馆藏古砚展》贺岁展,并将长期开放。展览撷取馆藏古砚精华,内容丰富,造型美观,雕刻精湛,体现了砚的独特审美情趣。观众在欣赏古砚之美的同时,还能领略到中国砚文化的源远流长。正月初一,就有一些市民选...
新华网台北1月27日电 当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寄情人间——香港中山图书馆捐赠善本旧籍特展”,展出香港中山图书馆向台北故宫捐赠的41种共500余册清末民初古籍,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深圳特区报北京1月26日电(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20余种民族文字的木简、文书、古籍、舆图、拓片,100枚新疆各个历史时期使用过或流通过的古钱币,民间艺人现场表演的口头文献“木卡姆”,今天在国家图书馆开幕的“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本次展览为期两个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首都北京对新疆珍贵历史文献的全面展示。 步入展厅,强烈的新疆地域文...
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中山学社合作推出的“百年辛亥”系列讲座活动,昨天下午以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主讲的《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地位》拉开序幕。 据悉,整个公益讲座共七讲,分别邀请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殷啸虎,华师大历史系教授刘学照,研究馆员冯绍霆,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戴鞍钢,上师大教授邵雍、周育民等7位专家担纲主讲,将分别围绕辛亥革命的历...
为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获取国内外相关单位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拓展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渠道,积极创造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科研学术环境,提高科研水平,实现科研兴院的目标,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全国最大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达成合作协议,结合该院的科研方向和实际需求,定制了包括文物、考古、历史、地理、建筑等领域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博士论文库、硕士论文库、会议论文、报...
图四:顾炎武尺牍 图五:姚鼐尺牍 图六:翁同龢尺牍 图七:王守仁尺牍 梁颖 尺牍,为书信的雅称,是历史文献中手稿的一个组成部分。 “稿本中最具文献与文物价值者当推手稿,除专著、诗文、日记、读书笔记等撰述而外,书信亦是手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字长者累数百言,短者单辞片语,或述事阐幽,或宣情吐臆,粗而名象,精而几微。至于其书法,信手写来,自然天成,气韵生动,姿态万状,鉴赏...
燕赵都市报讯(记者 杨佳薇)1月13日,随着石家庄市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揭牌仪式举行,市图书馆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昨日,记者在市图书馆看到,古籍特藏库设在新建楼5楼,面积达530平方米。书库的位置既能防潮又脱离了大众读者群,存放古籍相对安全,书库面积较以前大出约三分之一,加上修复和阅览区域,整个场地面积更大,这为古籍的保护和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特藏库中还专门安装了独立的恒温恒湿...
李传玺 抗日战争最初几年,胡适临危受命,出任驻美大使。这期间,他累发心脏病,住院虽然需借钱但仍坚持一切费用自付;此外,他还曾自费帮助北平图书馆善本书运美保存。如说前者表现了他的清廉,后者则表现了在危急时刻对朋友的真切帮助,在民族危难关头对祖国文化的无私与大义爱护。 袁守和为保护北平图书馆善本书而发“疯” 1941年1月3日,胡适接待了新从国内来美的冀朝鼎(中共党员),同时收到了翁文灏1940...
这是一场等待了5年的约会。改扩建首期工程完成,被誉为“广东大书库”的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中图”),昨日终于对公众张开怀抱。读者卡服务中心整日排起长龙,近5000位市民试饮“头啖汤”,享受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借触摸屏翻阅古籍典藏昨日下午,在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雄的宣布下,中图正式开馆。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在讲话中指出,中...
日前,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古籍工作保护会议,为西安博物院等37个单位颁发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牌匾。 今年6月11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精神,西安博物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据悉,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二批全国共有113家单位入选,此次批准38家单位,陕西省入选两家...
法国西部(南特市)的一个公立图书馆发现一本达芬奇的手稿,它躺在图书馆的库房里,已经被遗忘了一个半世纪。那本达芬奇的手稿是法国一个收藏富豪,在1872年捐赠给南特市五千多份历史文本的其中之一,从那以后它就被堆放在库房里,无人闻问。一直到最近,一个法国记者在一本书里得知文稿去向,达芬奇的手稿才得以重见天日。南特图书馆馆长说,那本手稿研判是达芬奇15世纪的作品,从右到左“镜像式”...
上海图书馆引进了瑞典藏书家罗闻达先生的“罗氏藏书”。这批全部1551种西文汉学著作及手稿,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汉学收藏。昨天中午,这批远渡重洋来到上海的珍贵“宝贝”终于通过了进关的所有手续,正式入藏上海图书馆。这批藏书收录了1477至1877年间1551种西文汉学著作及手稿,语种涉及十多种,形式包括游记、日记、书信、专著、官书、译作等;内容涉及天...
罗闻达展示他收藏的汉学著作。“罗氏藏书”中包括极其珍贵的“摇篮本”,改写了上海图书文献收藏中没有“摇篮本”的历史。题记瑞典藏书家罗闻达是一个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人。在斯德哥尔摩,与罗闻达同住一幢楼的教授娶的是中国太太,她经常做中国菜款待罗闻达一家。潜移默化,罗闻达爱上了中国美食,爱上了四川菜、湖南菜。他曾4次来上海,每一次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