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大件器物多是民窑烧制,尽管体积较大,但极少变形,风格挺拔向上,粗犷豪放,制作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主要品种有:盘、碗、碟,杯、盒、瓶、尊、壶、罐、炉、钵缸、香熏、笔筒等文具、挂钟等。 故宫藏清康熙青花龙纹瓶 瓶类:瓶类是康熙青花造型最为丰富的,多用为陈设观赏。有长颈瓶...
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窑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早期阶段 指康熙十九年(1680)以...
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
在一部中国的陶瓷史中,康熙朝的瓷器烧造是享有盛誉的一个朝代。不仅其青花的分水法着色能分出多至七八个层次,成为历朝青花分色之首,代表着青花瓷的最高水平;在彩釉瓷的烧造上,其品种之多,烧造成就之高,也是为历朝所不及。如何区别康熙朝与其他朝代彩釉瓷的不同,下面介绍一些简易的鉴识要领。 要识康熙彩釉瓷,首先要看得懂康熙瓷。康熙朝的瓷、胎和制作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它的胎质与明代有很大不同,除...
蔡銮村民保存的4本《康熙字典》 最近,笔者获悉徐闻县有人藏有清代《康熙字典》。于是,驱车前往角尾乡仕寮北兰村蔡銮住家。讲明来意后,主人热情接待笔者。并拿出几代人珍藏的《康熙字典》,道明自“祖公”蔡香兰拥有此书后,悉心管藏,后交下蔡銮的父亲,蔡父后传于给蔡銮的哥哥。哥哥过身后由其接手。初时,不大在意,随便放在衣柜顶。近看了电视上的“寻宝”节目,才悟起自家的藏书。《康熙字典》是不是也是宝贝?于...
康熙五彩瓷 五彩瓷是指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黄、绿、蓝、紫5种(种类可多可少,但红彩不可少)基本彩料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的瓷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青花加五彩,另一种是纯粹的釉上五彩。 青花五彩和斗彩又有区别,斗彩是以釉下青花勾线,用釉上彩填色;青花五彩则指釉下青花部分被当作蓝彩使用,与釉上彩构成画面。五彩瓷最早见于明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普遍应用,至清代康熙时最负盛名,雍正后期至乾...
素三彩从明代发展到清代康熙朝达到了中国制瓷史上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不仅表现在器物的数量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且在器物造型、装饰技法、图案纹样及色彩的变化上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与明代制品相比,清代御厂制作更趋细致、复杂化。清初部分素三彩瓷逐渐使用黑彩勾勒代替以往的雕刻划线,使画面精致许多,这种变化应是御厂制瓷者借鉴当时五彩瓷绘画总结改进的结果。因此,清代素三彩制品更加多种多样,既有延续明御...
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青花,是指用青花料描绘图案花纹,然后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釉里红,是指用铜的氧化物(铜花)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经1250C——1280C的强还原焰气氛,使高价铜还原成低价铜,呈现娇妍而沉着的红色花纹。 青花釉里红...
清代经过顺治时期的过程,到康熙朝(1662——1722)是已趋稳固,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瓷器的生产有了很大的提高,五彩瓷器也进入了制作的巅峰期。康熙五彩器彩饰华丽,线条豪劲,绘画技巧精妙,艺术造诣极高,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清康熙五彩瓷制作精细,纹饰优美,在清代就被藏家看好,所以从嘉庆至民国以至现在,均有仿制,光绪、民国仿品几可乱真。 仿品...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粉彩瓷器制作精美,在工艺上与五彩不同的是在彩料中加入了氧化砷等。这使得彩料易风化,料质也更松软。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后,釉彩或有脱落,或表面早已布满五光十色的光晕,被称之为“蛤蜊光”。康熙、雍正、乾隆粉彩非常名贵,自然被造假者所看重。 因为真的收藏品瓷胎其釉上自然也会泛蛤蜊光,而且民国初期作伪高手还能在其上做成光晕,极易鱼目混珠,这时就要从彩绘技法,施彩方式等着眼,如色...
康熙青花瓷是中国青花史上的最高峰,无论官窑还是民窑都留了大量精品。因其造型多样,青花发色翠丽,一直为世人所瞩目,但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赝品,所以对于收藏者而言,在投资时一定要注意。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吕布戏貂禅大盘 真器特点 清康熙青花瓷器的器型古拙大方,凝重质朴,浑厚与秀丽并存。青花瓷胎体早期厚重,中后期逐渐变薄;胎质细腻致密,胎土有“糯米汁”,“似玉”之称。康熙青花早期...
1、器形敦重古拙,新创器形繁多。琢器的颈部,较其它时期细长,圆器以墩式为主。 2、胎坚质细,缜密似玉,修胎规整,普遍有厚重感。 3、釉面光滑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有早期的青白演变为中期的粉白与浆白色。中期以后至雍正时期又变化为硬亮青釉。 4、青花使用国产珠明料,青花色调翠兰色为主,均有色调深沉,紧贴胎骨的特点。 5、五彩与其它彩器,早期色彩浓重、艳丽,中期渐淡,晚...
郎窑红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江西巡抚郎廷极到景德镇作督陶官后, 仿明代宣德“祭红”而创烧出来的一种名贵色釉瓷器。 但在青花“大行其道”的收藏市场上, 色釉“退居二线”。 有行内人士表示, 色釉特别是郎窑红简洁高雅, 目前市场并未“大热”, 价格不高, 值得有闲钱、有审美能力的工薪一族关注。 本期由广州市文物总店专业人员对读者所提问的郎红天球瓶进行鉴定并作出分析。 从读者所提供的郎红天球瓶照片判断...
郎窑红釉,清康熙时期仿明宣德宝石红釉所烧的一种红釉。是康熙时期江西巡抚郎延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仿烧成功的,所以称郎红。郎延极在任时积极推动和主持景德镇瓷器生产,取得很大成就,使景德镇官窑、民窑都蓬勃兴旺,故以其姓氏命名这个时期的瓷窑称“郎窑”。 郎窑红釉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1320℃以上的温度还原焰烧成,在烧造过程中对烧成的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数要求很高,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所...
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 清乾隆御制青花粉彩游春图双耳瓶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10月8日,一件圆明园流失文物——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7400多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又一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圆明园文物”、“官窑”和“清三代彩瓷”上。 在中国陶瓷收藏中,明清彩瓷向来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而康雍乾三朝的彩瓷则是中国古董市场上最热门的追捧对象之一。9月份,在波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