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康熙青花双龙高足杯欣赏 在宋辽时期,饮酒多用矮圈足的碗、杯或盘盏。自元代开始,高足杯渐趋增多。明清时期,高足杯更多,如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仿哥窑八方高足杯、斗彩葡萄纹高足杯、缠枝莲纹高足杯、花鸟纹高足杯以及这件青花海兽高足杯等,均为陶瓷高足杯之精品。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大件器物多是民窑烧制,尽管体积较大,但极少变...
近年来,康熙时期的佛造像在艺术市场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其整体工艺水准较永宣宫廷造像毫无逊色之处,因而被视为明永宣宫廷造像之后的艺术巅峰之作。 康熙时期造像多以佛、菩萨为主流造像题材,凝聚了明代汉藏两地造像艺术精髓,遵循写实艺术风范,铜质细腻,铸造精湛,雕刻娴熟。其特点主要是造型端庄大气,神韵庄严华美,金色璀璨夺目,皇家气韵十足。北京地区官造的佛造像面相丰圆适中,五官塑造写实,神态静谧祥和,...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历时61 年。康熙一朝瓷器上的款识也多种多样。譬如,官窑款多以“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或是三行青花楷书款,到康熙晚期,又出现少量的篆书款识。再如,康熙前期,还常见干支纪年款,“康熙辛亥中和堂制”便是康熙十年生产的瓷器。至于御用的珐琅彩器,上面只书写“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料款。 不过,康熙早期的官窑瓷器,多半是没有年款的;民窑尽管落有康熙年款,但是好景不长。...
董其昌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位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人物,追随者不计其数。从明末到清初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书画艺术一直笼罩在董其昌的影响之下,甚至像傅山、朱耷等个性强烈的书画家,早年也曾学过董其昌书法。董其昌书法还受到康熙皇帝的热捧,遂使董书和学董之势在康熙一朝兴盛不衰。而在当代,董其昌书法也成为“新古典主义”书法的重要源泉。 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
康熙帝书法造诣很深,一生摹写和颁赐臣下的书法作品很多。在其个人爱好的背后,康熙帝的书法活动也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统治艺术。 从小喜好书法 康熙帝从小喜好书法,但真正开始练习时已是20多岁。康熙十年(1671年)开经筵日讲(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编者注)以来,讲官熊赐履、傅达礼等按照“帝王之学”的要求安排讲授内容,只注重《四书》讲章中的治道蕴意,而不赞成皇帝将精...
豇豆红釉洗,清康熙,高3.9cm,口径8.2cm,足径7.5cm。 洗敛口,圈足。里施白釉,外施豇豆红釉,有绿色苔点。足底施白釉,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 豇豆红釉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颜色釉,用还原焰烧成,为清康熙时期铜红釉中的名贵品种。其基本色调如成熟豇豆的红色,故名。成品有高下之分,上乘者称“大红袍”;略次者,釉色中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又称“美人醉”或“美人...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品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泱泱华夏的典型符号。一杯香茗在手,漫卷诗书欲狂,说的是茶的趣味、论的是茶的品性,品的是茶的格调,细细品茶被称为是最儒雅之事。一茶盏在手,即使身处闹市,也有一番“独钓寒江雪”的情调与趣味。 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紫砂壶长久以来,即被人们推...
墨彩竹节式臂搁,清康熙,长17.2cm,宽6.9cm。清宫旧藏。 臂搁长方形,上下等宽,通体施白釉,正面上下两道竹节纹之间以墨彩绘竹叶图,画旁题有“琅玕枝半疏”五言诗句。画面上端竹节外凸饰鼓钉一周。 臂搁又名“秘搁”,竹质居多,但瓷质臂搁更具特色。此器为文具中的稀有作品,竹节形状模拟逼真,墨彩浓重,画笔疏简,文人气质极浓,为清康熙朝墨彩瓷器的代表之作。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7位名士,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衷于清谈和玄学,谈吐不俗,而又行为放荡不羁。他们对时政持超脱旷达的态度,常结伴游于林间,寄情山水,纵酒欢歌,悠然自得。这种处世态度被统治阶级所崇尚。其故事被历代文人广为传播,常常是文章、绘画创作的题材,历久不衰。 这件清康熙青花人物故事纹笔斗,造型优美,直口,腹部微微内敛,束腰,玉璧形底,底心书...
清康熙 粉彩花蝶图盘 康熙时期创造了许多艺术瓷器的新品种,粉彩就是其中之一。粉彩出现以后很受欢迎,随着工艺的成熟,官窑、民窑生产越来越多,与青花、五彩形成最主要的三大品种。粉彩和珐琅彩几乎同时出现。珐琅彩在宫廷造办处上彩烧制,粉彩则在景德镇烧制。粉彩的配彩工艺和珐琅彩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主要和五彩工艺接近,两者基本原料相同,熔剂和配彩方法没有太大的差别。硅酸盐科学工作者指出,五彩和粉彩都属Si...
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清三代瓷的持续受宠,盖因康熙、乾隆各在位60年,雍正承上(康)启下(乾),整顿吏治,使清朝出现了一个国强民富的时代,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匠师们发挥智慧,精工巧制,使瓷器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清三代的许多瓷器精品在拥有历史价值的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就拍场看,近十年来创高...
这件藏品是我今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购得,为原纽约戴润斋旧藏。这件花觚的造型是从上古青铜器觚而来,撇喇叭口,微鼓腹,下承撇足,胎骨坚致雪白,通体内外施光洁明润的白釉,外壁上近足胫处绘一丛芝兰寿石,石丛中伸出一株枝干遒劲的玉兰树,树上生出朵朵婀娜洁白的玉兰花,留白的花朵映衬在青花晕染的底色上,营造出仿如月色迷茫中花儿摇曳生姿的气氛,充满了浪漫迷人的艺术气质。青花发色明快淡雅,渲染得层次分明,犹如水墨淋...
素三彩是我国瓷器品种之一,但陶瓷界对它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除了它是以黄、绿、紫等色为主,色彩中不用红色这一点得到认同外,其他有关素三彩的制作工艺、品种等都没有确切的界定。 明代景德镇烧制的素三彩瓷始见于成化时期,以正德时期的素三彩器最负盛名。其制作方法是在器物的瓷坯上刻划出图案花纹,不施釉,高温烧成素瓷,再满施某种色釉。然后剔出图案部分,填以所需各种色彩(或在素坯上分别用各种色彩涂施于各...
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识,丰富多样。朝代款主要是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字体端庄工整,雄健有力,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大。 仿明代款有:“大明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隆庆年制”、“大明万历年制”,多是楷书。 民窑青花多数不书年号款,往往写堂名款,又称斋堂款。如:碧云堂制、兴裕堂制、兆庆堂制、惟善堂制、慎得堂制、杏林轩制珍玩、丛菊斋制...
康熙青花装饰题材广泛,图安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完全突破了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充满生活气息。这种自然的民窑青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官窑青花则代表着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 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改变了明代青花先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即单线平涂,而是采用渲染的技法,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能表现出浓淡深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