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月6日,北京地铁将发行首套以地铁IC卡票为载体的文化纪念车票。北京地铁运营公司表示,发售当日北京自动售检票系统一直未开通的“纪念卡票”功能也将开通,乘客使用纪念卡票出站时,闸机将自动弹出卡票供持有者回收。 据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文化事业部经理王跃英介绍,过去北京地铁每年都要发行纪念文化车票,这些纪念车票都以纸质车票为载体。由于北京地铁从今年开始全面告别了纸票,统一使用IC...
昨天,由著名艺术家韩美林设计的北京轨道交通纪念卡票票册在韩美林艺术馆首次亮相。据悉,这套纪念卡票票册将从本周六开始在除机场线外的7条地铁线路各站发售。这是北京地铁2元一张的单程卡票首次成为纪念收藏品。地铁公司已经调整了全线AFC系统,卡票在出站插卡后,闸机可自动“吐出”纪念卡票,不影响乘客收藏。地铁提醒使用者,纪念卡票是需要插入地铁闸机使用的单程票,乘客请勿当成IC卡使用,...
昨天,北京地铁首套由艺术家韩美林设计的纪念卡票开始接受预订。记者从地铁公司了解到,本套纪念卡票使用后不会被回收,地铁运营各线的闸机会自动识别后再“吐出”,方便市民收藏。 记者昨日从北京地铁文化产业事业部获悉,目前北京地铁使用的单程卡票仅限在购买所在车站使用,并且当日有效,乘客进站刷卡,出站时需要把卡片放入闸机,回收卡片,可重复使用。本次发行的单程文化卡票,可在2009年...
昨日,在西安南郊发现一明代古墓,令文物部门人员感到欣喜的是,该古墓保存十分完好,墓门建设得十分精美。 该古墓位于西安南郊八里村附近的地铁2号线纬一街站地铁施工工地,据施工工人介绍,上午他们在施工时挖出了一盒墓志,分为志盖和志石两块。墓志的出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发现墓志的地方立即停了工,等待文物部门的到来。记者在现场发现,墓志完好无损,记载墓主的墓志铭也清晰可见,而位于地下两米左右则呈现了一墓门的...
在环市路地铁工地发现清代古墓,在墓外找到一墓志铭和陶罐。曹景荣 摄(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初步断定为清代后期 该处可能存在古墓群 昨日上午9时许,广州地铁5号线花园酒店站的排水管道工地,施工人员在作业中挖出酱釉罐、墓志、陶罐等物品(如图,梁文祥摄)。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初步判断,此处是一清代古墓,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该工地已经停工,配合考古部门进行挖掘勘查。 挖出瓷片墓志、酱釉...
昨日(18日),北京地铁首次发行的“特种”爱心附捐车票出现在北京地铁所有车站售票台,这套附带为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的文化车票受到了市民的青睐,一些根本不坐地铁的市民也走进站厅抢购,甚至有乘客凌晨4点就到离家最近的地铁站排队。北京地铁公司表示,将把附捐的40万元爱心款全部转交中国红十字会。 爱心地铁车票发行 昨天清晨,这套与众不同的地铁车票准时亮相,与以往地铁文化车票不同的...
5月中旬,北京地铁将通过邮局发行三套与地铁有关的珍藏纪念封。 这三套纪念封分别为《生肖中国》“封中票”珍藏纪念封,单价198元/套;《北京地铁5号线开通》“封中票”珍藏纪念封,单价100元/套;《中国邮票2007》北京地铁5号线开通纪念,单价600元/套(其中含《北京地铁5号线开通》“封中票”珍藏纪念封)。据了解,这三套纪念...
从上月末开始接受市民预订的《生肖中国》北京地铁珍藏票册(纯银珍藏版),终于于昨天揭开面纱。在发行及签售活动发布会上,这本设计独特的票册亮相。 布面票册揭开面纱 昨天上午,北京地铁文化产业事业部经理王跃英揭开了《生肖中国》北京地铁珍藏票册(纯银珍藏版)的神秘面纱,而这套由一张纯银票与14张纸质票组成的票册,从设计与内容上受到了各方关注。 记者注意到,这套票册为布质封面,设计极具中国特色,而花花...
从明天起,北京地铁将公开发售“生肖”系列十二生肖民间工艺美术文化车票及《生肖中国》北京地铁珍藏票册。 生肖票发售分两阶段完成 日前,北京地铁网站公告显示,将分别于5月9日、10两天开始发售十二生肖文化车票及《生肖中国》北京地铁珍藏票册。其中十二张生肖文化车票更将分两个阶段完成。 从明天起,第一批6张生肖文化车票将在北京地铁5条线路的售票窗口发售,这组车票的编号从...
左图为罗马新地铁的施工现场。右图为被发掘的文物 近日,随着罗马新地铁的修建,大量古罗马遗址和文物被发现,有关部门针对遗址进行考察,使得修建工程进展缓慢。计划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罗马新地铁能否继续修建?应该保存古迹还是追求现代生活?罗马人面临着两难选择。 罗马考古负责人博提尼说:“修建地铁与保存古遗址之间不可能没有冲突。” 目前,考古学家和地铁工程师们一起工作,将地铁...
新华网北京12月6日专电(记者李志勇)北京地铁“京城老字号”车票珍藏册6日在京发行,北京44家老字号的形象跃然于地铁车票之上,成为正在快速发展的首都公共交通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据介绍,北京地铁“京城文化”系列车票已经连续发行了多次,如北京的9座城门、奥运倒计时纪念等,每次都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此次“京城老字号”车票珍藏册...
一块象牙化石在海淀区知春路的地铁站施工中被发现。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昨天透露了这一消息。 据介绍,象牙化石出土地点位于知春路南翠宫饭店、卫星大厦旁,站名为知春南站,具体地点是地下18米的东北风道。象牙化石被发现时已经残断成四块,呈东南、西北方向放置,经测量,象牙化石总长1米,根部最宽处直径0.17米,钙化已经非常完全。 文研所工作人员初步清理后发现,除象牙外,这只象还存有其他部位的化石,但都位于隧...
正在修建的西安地铁二号线从北向南将穿越西安城墙、钟楼等古代建筑,作为中国首例在黄土地质中修建的地铁,怎样保护地面上这些古建筑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近日,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二号线有关设计专家采取五项措施保护城墙和钟楼古建筑的安全,避免地铁施工和运营期间对文物古迹造成损伤。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西安钟楼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木质结构,共有3层,楼体总高36米,因...
初步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自去年9月29日地铁二号线试验段开工后,千呼万唤的西安地铁二号线终于露出清晰轮廓。2007年7月28日至30日,省发改委在西安市曲江宾馆组织召开《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二号线(铁路北客站—长延堡段)初步设计》评审会,邀请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22位地铁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评审 经过3天的严格审查,设计文件基本达到初步设计要求,根据专家审查意见,经修改完善后,可以作为下...
从西安市有关部门获悉,作为中国首例在黄土地质中修建的地铁,正在修建的西安地铁二号线为避免施工带来地面沉降对文物古迹造成损伤,将采用目前地铁施工最先进的盾构法,以顺利穿越明城墙和钟楼。同时在地铁全面开工建设之前,对明城墙墙体底部基础压浆进行加固。 据《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文物保护规划》披露,地铁二号线共涉及五十七处文物保护区,包括十三处古遗址,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省级四处、市县级一处;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