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在山西考古研究所成立60周年“从柿子滩到陶寺——追溯文明踪迹”学术论坛上,著名考古学者何驽表示,距今约4300至3900年的山西陶寺遗址群很可能就是最早的“中国”。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镇,是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址,是中...
“各个地方都在抢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实我并不赞成。这个起点并不重要,只是一种通过商品来了解世界,由好奇转入模仿最后改造创新的一个过程。”在30日结束的纪念山西省考古研究所60周年系列论坛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说。 “丝绸之路起点的问题和奥运会比赛不一样,它其实是一个形容词,反映中外的文化交流,如果一定追求起点没有意义。北朝时期已经摆脱了官方之间往来...
由于缺乏雄厚资金和人才,被誉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河北省泥河湾遗址群一直面临着无法大规模系统发掘的困境。30日,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泥河湾文化研究会会长谢飞表示,一旦解决上述问题,再建成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话,泥河湾遗址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将只是时间问题。 谢飞介绍说,目前,《泥河湾遗址群保护总体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审,泥河湾遗址保护群项目亦列入河北省...
对神秘泥河湾遗址群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而对它的科学开拓应追溯至20世纪初来搜集古生物化石的一些西方传教士。至今,已有5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考古学家来此考察。泥河湾遗址群已成为中外考古专家研究世界古人类的文化宝库。1921年,法国传教士文森特来到泥河湾村传教,他在村周围发现了大量的贝壳、蚌类和哺乳动物化石,并把化石发现情况和泥河湾村一带特殊的地质地貌告诉了同在中国传教的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德日...
8月19日,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从浩南公路考古发掘队传出:从南岔桦阳旧石器遗址发掘出12774件古代石器,这些出土石器包括矛头、陶片、尖状器、刮削器、石叶、石核以及玛瑙制品等,其密集度和年代跨度在我省考古发掘中极为罕见。 南岔桦阳遗址周边考古发掘工作是我市第一个正式的考古发掘,也是黑龙江东部地区第一次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正式发掘。发掘工作引起“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 程”的关注,以...
新华网石家庄8月21日专电(记者白林)日本同志社大学旧石器考古专家松藤和人、菊池强一20日来到河北阳原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为泥河湾盆地古环境、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编年的深入研究搜集补充资料。 2010年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日本同志社大学共同研究确立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中、晚期环境及旧石器时代遗址编年项目,项目由河北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 次年8月,这个项目...
倾尽所有收集来的这些石器是王学堂最大的财富! 有首歌里唱“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而在66岁的王学堂眼里,貌似朴实无华的石头,也可能是一个“宝盒”,里面藏着远古人类生存和史前文明信息的珍贵密码。 这位嵩县山村的退休教师,在近50年的光阴里,不断地收集着古人类石器,如今藏品已数量惊人。15日,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专家对这些石器逐一鉴定后激动地说:&...
记者近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了解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进入了第三阶段,考古专家已经获得了中华民族文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年的证据。 不久前曾到山西进行考古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负责人王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古城和山西南部的陶寺遗址,这一南一北的两处文化都早于夏王朝建立的时期,证明距今4500年的中华民族已经进入了初级文明社会,为探索其5000年...
铜仁市印江县一座荒山上,发现“城墙”遗址,专门研究印江历史的学者陈法权认为,那里可能埋葬着夜郎国国王。 本报独家报道后,引起强烈关注,8月7日新闻见报当天,就有两个自称“省文物局专家”的可疑人员赶到印江,前往遗址现场窥探情况。印江县文物局最后查明,这两人都是冒充的“专家”(详见本报8月7日A03版、8月10日A08版报道)。...
□记者李一川实习生张阅文记者晋远图 昨日,一名郑州航空港区富士康的员工趁周末休息时到厂区附近转悠,竟在一处施工工地发现了大量古代的残砖碎瓦。由于对文物比较熟悉,该员工认为这些破坏的物品应是汉代的东西。随后,该员工报警,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赶到现场调查,确认这里是一个西汉中晚期的汉代墓葬群。 下午4时许,记者赶至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六路附近的富士康员工居住区——豫康新城...
记者李一川实习生张阅文记者晋远图 昨日,一名郑州航空港区富士康的员工趁周末休息时到厂区附近转悠,竟在一处施工工地发现了大量古代的残砖碎瓦。由于对文物比较熟悉,该员工认为这些破坏的物品应是汉代的东西。随后,该员工报警,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赶到现场调查,确认这里是一个西汉中晚期的汉代墓葬群。 下午4时许,记者赶至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六路附近的富士康员工居住区——豫康新城。...
熟悉了古罗马时代的高大石桥建筑,谁还会在意两千年前古代中国的桥梁科技?而今中国专家的最新考古发现表明,一座秦始皇时期已存在的跨越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木桥,应属于迄今为止发现的两千年前世界上最高大的木桥。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毓芳告诉记者,这座举世罕见的木桥的最初作用,是用于联系跨渭河建设的秦都咸阳的南北两岸,是秦始皇居住的咸阳宫和位于渭河南岸的兴乐宫的重要交通枢纽。 “...
专家为市民解读。 一片寂静深邃的大海,深藏着无数秘密。 这段时间,有关海洋的新闻频出,除了“蛟龙”号,还有一艘名为“小白礁一号”的清代沉船。 神秘沉船,留下无数未解的猜想,如今,潜水发掘已收尾,出水的500余件各类文物一点点揭开沉船的面纱。兴奋的不止是考古专家,还有更多普通人。 今天,由本报和省科协、科学24小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
蚩尤像 蒋庄遗址发现的良渚中晚期大玉璧 蒋庄遗址发现的人体牙齿 蚩尤(chī yóu),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约4600多年以前,黄帝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也有说法称,蚩尤并不是一个人,而是部落的名称。蚩尤多载于史料中记载的神话...
考古学家们在一块石砖上发现了所谓的“终结日期”。 危地马拉玛雅神庙遗址。 考古学家们在危地马拉考古现场。 玛雅文明遗址又有考古新发现 美国和危地马拉考古学家近日在危地马拉一处玛雅文明遗址发现了一块刻有2012年终结日期的石砖,这是第二个提及2012年终结日期的古代玛雅 文字记录。不过,在考古学家们看来,和一些热衷于末日理论的现代人不同的是,古代玛雅人并没有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