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品名:五代 越窑青釉凤罐 尺寸:22×15cm RMB:300,000元 说明: 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质地细腻,制瓷原料处理精细,胎质呈浅灰色或灰色,器物成型操作十分严格,胎壁薄,器型规整,器表光滑,口沿细薄,转折处分界明显,给人以轻巧之感。器物均施满釉,釉薄而匀,釉色以青黄为主,滋润有光泽,呈半透明状,胎釉结合紧密,未见剥釉,明显与唐代越窑不同。五代初期越窑瓷器仍以光素无纹饰...
品名:五代 越窑乐师人物壶 尺寸:高26cm. RMB:380,000元 说明: 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质地细腻,制瓷原料处理精细,胎质呈浅灰色或灰色,器物成型操作十分严格,胎壁薄,器型规整,器表光滑,口沿细薄,转折处分界明显,给人以轻巧之感。器物均施满釉,釉薄而匀,釉色以青黄为主,滋润有光泽,呈半透明状,胎釉结合紧密,未见剥釉,明显与唐代越窑不同。五代初期越窑瓷器仍以光素无纹饰的器物为主,...
匣钵 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斌、孙国平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部主任江怀海等专家,专程到镇海区九龙湖镇三圣殿水库旁,对该区前期发现的越窑“匣钵”生产遗址进行现场考察,对地面上暴露的“匣钵”进行了鉴定。 据专家介绍,这是一处唐晚期专门生产“匣钵”工具的基地,其生产的“匣钵”工具,为浙东一带的上林...
4月23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斌、孙国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部主任江怀海等专家,专程到镇海区九龙湖镇三圣殿水库旁,对该区前期发现的越窑“匣钵”生产遗址进行现场考察、对地面上暴露的“匣钵”进行了鉴定。孙国平专家认为,这是一处唐晚期专门生产“匣钵”工具的基地,其生产的“匣钵”工具,对浙东一带的上林湖...
昨天,在“2007年中国·越窑青瓷高峰论坛”上,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员蔡乃武提交了《东窑出自上林湖》的论文,用两件新发现的五代越窑青瓷墓志罐证实:东窑出自浙江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上林湖。 东窑是我国古代有文献记载的一代名窑,被认为是五代、宋时期一处烧造青瓷的著名窑址。其形貌品质和地位堪与柴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比肩。但是,由于缺少考古实证,加上文献记载不够...
这个瓷罐的“兽面耳”有鼻子有眼,有胡子,还有一对卷曲的角。 考古人员小心发掘6月28日下午,在萧山城厢街道东湘村的菊花山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越窑青瓷罐和几件已经碎裂但有修复价值的瓿、壶等被发掘出土。 “大瓦罐”腰围有144厘米,线条流畅,外表淡黄,印有粗麻布纹。一位有着20多年研究经验的文物爱好者猜测,这些是西汉时期的器物。 围观的村民们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