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记者从门头沟区政府了解到,该区在京西古道上建起3组标志性雕塑,以纪念“古道西风瘦马”的历史文化。 门头沟古道协会秘书长闫志德说,京西古道是历史文化线路的主要路段之一。运货送煤牲驮日夜穿梭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道上,留下了成片的蹄窝。在古道上建立标志性雕塑,就是要让人们记忆那段岁月。 门头沟区古道专家安全山表示,京西古道是民族融合的纽带,也是...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从古诗中可以想见古代蓝关道的崎岖艰险。近日,西安市文物工作者在蓝田县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古栈道栈桥遗址,认为其应属蓝关古道的一部分。这对认识蓝关古道的历史状貌提供了一定实证。 该遗址位于蓝田县蓝桥乡窄峪口河道两岸,东南距蓝小公路500米。文物工作者在长约1000米、宽约1.5米范围内,发现栈孔遗迹多处(包括有栈孔、栈桥遗迹等),大致...
地处滇黔入渝咽喉处,数百年前曾是入渝门户,尚存47座关卡 一条古道在沉寂了数百年后现身。昨日记者从巴南区文管所获悉,他们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天星寺镇海拔700米的芙蓉镇村里完整保留了一段“夕阳古道”。这里还存在过108处石关卡,牢牢扼守住由滇、黔进入重庆的咽喉要道。 一条长5公里左右、一米多宽的石板路隐藏在悬崖附近的草丛间,用规则的条石砌成,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青苔,长...
近日,瓯海区文物普查队在该区潘桥镇桐岭村进行野外普查时发现古道,乃桐岭至瑞安的古道。这是我区文物普查以来,发现的较为独特的古遗址形式。 古道位于我区潘桥镇桐岭村,是当时连接永嘉和瑞安的重要交通枢纽。古道全程约两公里,用比较齐整的石板、石块铺就而成,沿途古树遍布,溪水流淌。 普查队沿古道勘察发现了两口水井,分别分布在古道两头。第一口水井位于桐岭至瑞安山岭的山脚下,坐西朝东,平面呈三分之二圆形。井...
坑口桥韩当权 杨公墓韩当权 苍南桥墩水库日前正在改造修建,不想,有关部门发现水库底竟“藏”着一座明代杨氏始祖墓、两座清代桥梁和一条总长约2公里的古道。 据苍南县文物普查队考证,库底的古墓葬是明代杨氏始祖墓,至今已有360多年历史,墓葬已没于黄泥中,但其墓碑和墓道碑均保持完整,墓碑上刻有“明杨公墓”4个字。古墓四周摆放着花篮、香烛等后人...
高高的峻岭,齐膝的深草,蜿蜒的石径,深褐的块石……一条古道静静地盘亘在苍岭的大山深处。近日,缙云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条括苍山上的名岭——苍岭古道,她是古代婺州、处州通往台州的交通要道,史称“婺(金华)括(台州)孔道”。苍岭古道西起缙云县壶镇镇的苍岭脚村,经过黄秧树、槐花树、冷水、黄泥岭和海拔800多米的南田等村,出风门后,下岭五里多,直到仙居县的苍...
昨日,省政府参事黄伟宗教授应邀对乳源瑶族自治县西京古道梯云岭段进行考察。他表示,该段古道原貌更完整,历史更丰富,线路更长,支持西京古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原始古道或是秦朝“军道” 据媒体报道,日前,“湖湘文化之旅”考察团在湖南郴州发现了一条与京广铁路基本平行的古驿道。 该古道约4公里长,是湖南能够用实物证明的最早的古驿道。专家们认为,修建于...
一条千年古道,在德清县经济开发区龙胜村被发现。古道全长1120米,文物工作者初步鉴定为宋代古道。 德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12月7日全面启动,在10天左右的普查时间里,普查队新发现37处文物。这条古道是12月19日文物普查队在进行地毯式普查时的又一新发现,古道位于德清经济开发区龙胜前埠自然村“绞丝岭”。该古道是古时德清通往湖州的陆路要道,现保存尚好的路段有200多米,古...
盘山古道,温岭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盘山岭。盘山岭是古代台州、温州之间的门户,盘山古道遂成旧时商旅要道。古道曲折盘旋,铺砌石阶,遇水则置石碇或桥,道中设路廊遮风挡雨,供人休憩,建筑形态多样,富有特色。岭脚路廊建于盘山岭之岭脚,由南来北往的行人及当地民众集资所建。路廊为木、石、砖结构,五架抬梁式,共用柱16根。其梁架因陋就简,不避曲木,一切以满足功能、简便实用为宗旨,古朴大方。石...
10月14日报道了郴州发现两千年湘粤古道的消息。见报后,一位叫杨宗铮的热心读者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并寄来自己的研究文章。这位读者认为,湘粤古道很有可能就是著名的西京古道。记者随后把这位读者提供的资料转交给省文物局地方史专家谢武经。经过谢老一段时间的仔细研究,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湘粤古道就是西京古道,晚报的读者若有兴趣,还可以跟我一起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考证西京古道穿越今...
静候千年的唐宋摩崖石刻、留下深深骡马蹄窝的湘粤古道、身为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大冠堡遗址……随着首期“湖南文物发现之旅”满载而归,三处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今日也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 在南岳衡山发现的“摩崖石刻”刻在高约三米、宽近六米的天然花岗岩上,共有三方不同字迹的刻文。其中最大的一方碑刻占据了石面将近三分之二的面积,首句刻有...
湘粤古道隐藏在湘南的崇山峻岭之中 郴州发现两千年湘粤古道 ●是我省现存古驿道中年代最早的古道 ●据称为秦始皇征南越时始修,完善于汉代 ●专家认为该道堪称我国现代公路“老祖宗” “这条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湘粤古道,没想到郴州还保存着这么完整的一段!古道上这些深深的骡马蹄印,只有经千百年反复的践踏才有可能形成,这是名副其实的历史脚印啊!”前日,省...
昨日,由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助理陈德安、考古队队长周科华、汉墓考古专家任江等组成的专家组,在泸州市和合江县文物管理部门的陪同下,对合江城郊魏家祠古墓群进行现场考察后,确认为东汉时期的崖墓群,并达成“由省市县三方共同出资,即日启动抢救性发掘”的方案。 探查 汉墓群扩容至15座 昨日,合江县文体广电局副局长肖大齐介绍:据初步查实,魏家祠周围至少分布着15穴汉墓。1号墓的公路边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