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被数字化“搬”出洞窟,完成玉门关、汉长城、悬泉置遗址监测预警体系工程,境内长城及烽燧完成抢险加固,修复西云观壁画病害,为每个文物保护点“树碑立界”……近年来,敦煌加速文化遗产保护,全力破解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难题。 敦煌境内有各类文物点265个,包括古遗址209处,古墓葬25处,古建筑16处,石窟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有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三处。敦煌市博物馆现馆藏文...
记者在昨天举行的“桃花塔影江南风——龙华文化遗产研讨会”上获悉,作为千年古刹龙华寺重要的传统习俗,“龙华禅事”目前正在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龙华庙会”已于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助龙华地区综合改造为契机,徐汇区正通过探索城区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增强“千年龙华”的文化品牌标识度。 探索城区文化遗产保护 此次申报上海市非遗项目的“龙华禅事”包...
为弘扬龙华地区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指导下,徐汇区旅游局、徐汇区文化局、龙华街道办事处、龙华古寺联合主办,上海非遗保护协会、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联合承办的桃花塔影江南风--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华系列)研讨会4日于此间举行。运用“千年龙华民俗大讲坛”这一平台,通过组织专家进行研讨的形式,深入挖掘龙华地区历史文化内涵,展现龙华地区民俗,...
日前,陕西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开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工匠人才队伍现状开展调查登记工作,为组建工匠联盟和加强全省工匠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 调查登记范围共有三类:考古技工即从事考古调查对古墓葬、遗址进行钻探、挖掘、测绘、整理人员;文物建筑修缮技工即运用中国传统工艺或地方特色工艺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
“用科技造福人类”,看起来是一句很虚的话,但终究还是要看是谁在说这句话。 近年来,英特尔的转型速度让人咋舌。从一家专注于PC领域的半导体芯片公司,到如今立足于整个科技行业的数据公司,英特尔将自身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发挥到了极致,并且在此基础之上,逐步让技术、数据实现增值,让这些“虚幻”的东西成为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的新动力。 近日,英特尔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合作,将无人机、大数...
27日,为期五天的第一期UNESCO-CACH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能力建设培训班圆满结束,来自全国31个世界遗产地管理机构的学员对学习成果进行了汇报,并在丽江古城举行结业仪式。 在学习成果汇报中,各学习小组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保护范围大研古城、束河民居建筑群和白沙民居建筑群做现场调研、统计数据、收集资料,并结合乐山大佛景区“凌云九峰峰各有寺”文旅项目、开平碉楼活化利用等各遗产地对遗产保护...
“遗产不是拿来今天消费的,而是要留给子孙后代。”国务院参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说,经常感觉到后背像背着一块石头,压在身上喘不过气来。 2018中国民族文化旅游暨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研讨会28日在贵州省凯里市举行,76岁的冯骥才站在演讲台上,话语有些缓慢地说:“那条路走得很艰难,但又必须去走,那是时代交给我们的责任”。 作家、学者、民间艺术抢救...
29日上午,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日在中山市文化馆举行。这次体验的主题是三乡茶果饮食文化。三乡尚古传统文化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三丫苦糕、萝卜糕、芦兜粽、叶仔等等8种传统茶果进行现场展示,并教市民现场制作叶仔和角仔。 传统文化体验反响热烈,当天不到半个小时就有近200市民报名参与,将预备的一百多份体验材料“抢”光了。
4月26日,甘肃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这标志着该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教育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有了新的探索实践。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石镜如和省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包卓军共同为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揭牌。学院与读者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甘肃地处“一带一路”黄金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
4月27日,第三届“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摄影双年展”开展仪式暨颁奖晚会在元阳县元阳会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和国外的摄影家、策展人以“千年人文经典•魅力农耕文明”和“人与自然同绘•心与世界共享”的理念,用独特的摄影艺术展示红河哈尼梯田最美的精彩瞬间。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摄影双年展活动,从2014年至今已是第三届,共举行国际国内摄影展72次、展览作品2235幅、参与摄影爱好者400余人,...
4月26日,由中国文物学会和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主办、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业委员会、嘉善县西塘镇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古村镇建筑遗产保护(西塘)论坛暨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授牌十五周年研讨会在浙江嘉善举办。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西塘古镇保护、水乡生态文明、传统村落业态发展、乡村文化价值挖掘、社会力量参与古村镇建筑遗产保护等议题,展开...
资料图 “灵渠保护与申遗暨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学术论坛”26日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灵渠将启动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当天,中外14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灵渠保护与申遗、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发展、水利史与社会发展进行专题学术讨论。 国际灌排委员会副主席丁昆仑在会上表示,古代水利工程及其蕴含的治水智慧,是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伟大典范,值得当今大...
联合国粮农组织19日在罗马总部召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论坛,中国有4个传统农业项目获得授牌,被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至此,在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50个传统农业项目中,中国拥有15个,在数量和覆盖类型方面均居世界首位。 当天获得授牌的有来自中国、西班牙、韩国、墨西哥、日本等国的共13个项目,其中包括4个中国项目——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
以三维技术把保国寺大殿拆分成400多组构件,建立一个整体信息数据库,为遗产保护提前干预提供依据;保国寺唐代经幢可以被认定为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梅园石造物遗存……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前后,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结合“遗产事业,继往开来”的主题,连续举办了多个专业讲座会议。近日,记者获悉,该馆正与同济大学等合作,探索将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向更有效、更精准、更规范的方向持续推进,并将启动宁波海丝“第一石”深度研...
近日,“2018年二仙庙三月三古庙会暨黄庭经养生文化节”在沁阳市神农山景区二仙庙隆重举行。 二仙庙位于沁阳市区西北25公里紫陵镇仙神河谷东岸,为礼奉道教上清派始祖——魏华存而建。创始于魏晋,称魏夫人祠。唐·垂拱四年(688)重建。宋·崇宁三年(1104)徽宗钦赐匾额“静应”。明郑藩王府增修扩建。百姓俗称二仙庙。后遭侵华日军炮火焚毁,仅剩残垣。20世纪至今屡有复修。该庙为豫西北一处规模宏大的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