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0日,在神垕镇大龙山钧瓷艺术博物馆内,一位游客在拍摄全部用宋、元钧瓷瓷片装饰墙体的展厅。 这是神垕镇大龙山钧瓷艺术博物馆院内一处“匣钵墙”。匣钵是传统烧窑时盛装钧瓷制品的一种钵体。 禹州市的神垕镇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考古界对神垕钧窑遗址发掘证实,从秦汉开始,这里就是中国北方陶瓷的中心之一,至唐、宋时期达到高峰。近年来,神垕镇采取多项措施恢复钧瓷烧制技艺,使钧瓷生产工...
晚清时期广府地区民间社会的“国学热”体现在诸多方面,从今天尚存传统建筑上的壁画中就可感知到其中的热度。 壁画位于中山市南朗镇关塘村陈氏凤高祖祠,画上款识: 米芾,字元章,吴人,号海岳外史。风神俊,吐逸清旸(扬)。所至人聚观之,而洁成癖,尤工临。在涟水时,客有鬻戴嵩《牛图》。元章借留数日,以摸本以易之。而能辨后,客持图求还真本。元章怪而问之曰:“尔何别之?”客:“牛目、牧童影,此侧无...
耀州窑青釉印花童子玩莲纹碗 这款宋代耀州窑青釉印花童子玩莲纹碗高4.5cm,口径14.3cm,足径3.3cm。瓷碗撇口,深弧腹,矮圈足,足底沾窑渣。通体施青釉。碗内印莲花一束和四童子,四童子分别手持莲花一枝,身体呈不同的姿势作嬉戏状。 此碗婴戏纹饰抓住了孩童体态的主要特点,用洗练的轮廓线将其五官的稚气和胖乎乎的体形生动地刻画出来。 宋代耀州窑青瓷装饰题材丰富多样,植物、动物...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宋代著名的窑系有:以生产白瓷为主的定窑系,以生产白瓷和釉下彩绘瓷为主的磁州窑系,以生产红,蓝窑变釉为主的钧窑系,北方生产青瓷的耀州窑系,南方生产青瓷的越窑和龙泉窑系,及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系和生产黑瓷及各种黑色窑变釉的黑瓷系等。除了这些为数众多的民窑外,宋朝宫廷还建立了汝官窑,钧官窑、汁京官窑,郊坛官窑,"哥窑"等官窑群。与宋朝同时,中国北方并立的三个少...
北宋定窑白釉五足香熏炉,高16.3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9.2厘米。此器由炉盖和炉体两部分组成。其中,炉盖呈伞状,上下分为三层架构:第一层为盖顶,以扁体直管分别镂三个出气孔;笫二层以凸形扁体并镂三个出气孔;笫三层则以宽凸条折下覆盖在炉体上。炉体上部呈圆饼状,被五个人形的瓷质支架托起于底座之上。整器造型构思精巧,胎骨精白坚实,釉色牙黄,堪称北宋定窑佛前用器的上佳之作。
定窑是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北宋为大发展时期,因连年的战争使得窑事逐渐衰落,金代仍有烧造,于元代终止。北宋晚期,宋徽宗崇尚青色,定窑白瓷不符合其审美要求,遂弃定窑用汝窑,这也是定窑衰落下去的一个原因。 定窑既烧制民间用品,又烧造宫廷用瓷,基于为官府烧制宫廷用瓷这一特殊需要,选用的都是优秀的匠师,而且选料、用料、加工等各工序都要求很高,这样就促进和提高了定窑瓷器的质量,使得定窑...
宋代是我国瓷器史上的高峰时期,瓷器除胎、釉制作先进外,造型更是别致多样。青州博物馆近来就入藏了一件宋代瓜棱白釉罐(见图)。 该罐口径10厘米,底径7厘米,高8.5厘米,器壁厚约0.5厘米,圈足高0.6厘米,足圈厚1.1厘米。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颈中央有一匝凸棱,腹部制成瓜棱状,竖排凹线明显,器内壁轮制痕迹明显,足内有数周同心圆圈制作划痕。该罐内壁遍施白釉,外壁施釉至腹下部,圈足内外及腹...
宋代婺州窑青黄釉卷草刻划纹盏 此盏高5.5、底径5、口径16厘米。敞口,口沿下施弦纹一道为饰,斜弧壁,小圈足。盏口沿下刻划卷草纹,内底刻划月华团花,外壁刻划扇骨,施青黄釉,盏足无釉。此盏刻划工整,釉质莹润,为宋代婺州窑所烧造“珠光青瓷”代表作。
宋耀州窑仿新石器豆型炉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烧青瓷的主要窑口,耀州窑青瓷蜚声中外,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屡次拍出数百万美元的天价,成为海内外收藏家竞相追逐的名瓷。 宋耀州窑豆型香炉比较少见,如此造型大气,实为罕见之物,诸多同好见之都喜出望外,堪称一绝。此为仿新石器时期的陶豆器。炉高15.5厘米,直径17厘米,炉沿为厚唇,唇宽2.6厘米,胎土细腻,施釉滋润、均匀,无积釉的现象,亭亭玉立,美观大...
古城开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北宋官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乃宋徽宋创建于北宋宣政年间,其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朝廷投资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由皇帝垄断的瓷器种类。 北宋官瓷是唯一一个没有在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其出身皇室,故只供皇帝专用,故北宋官瓷向有“识得官瓷面,江山坐一半”的说法,来形容北宋官瓷作品收藏和赏玩范围极小,仅限在帝王将相圈子内,成为一种尊贵和权势的象征。 北宋官...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它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然而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此外,哥窑虽贵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之一,但奇怪的是宋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元、明、清的记载又甚为混乱。有人说哥窑窑址在浙江龙泉,也有人说在浙江杭州,更有人相信它就是子虚乌有……因此,哥窑的身世直到今天依然是个不...
古城开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研究北宋官瓷的开封北宋官瓷研究所给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北宋官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乃宋徽宋创建于北宋宣政年间,其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朝廷投资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由皇帝垄断的瓷器种类。 北宋官瓷是唯一一个没有在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其出身皇室,故只供皇帝专用,故北宋官瓷向有“识得官瓷面,江山坐一半”的说法,来形容北宋官瓷作品收藏和赏玩范围极小,仅限在帝王...
宋代许逊降龙镜 人物故事镜在铜镜的背面铸造以人物故事图案的纹饰,其题材包罗万象,神话故事、儒释道、民间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如东汉时期的东王公西王母镜、神兽故事镜,唐代的真子飞霜镜、王子乔吹箫引凤镜等。笔者选取自藏的三面宋、辽、金时期人物故事镜,与读者分享。 宋代许逊降龙镜 许逊(239~374年)晋道士,汝南(今河南汝阳)人,字敬之,号许旌阳。按《十二真君传》:“许真君名逊,...
《行书录旧作十四首册页》局部(见《宋湘先生翰墨》) 《湖上五别诗》拓片局部(东莞市博物馆藏) 宋湘绣像(引自《清代学者像传》) 一、宋湘其人 宋湘(1757 1826),字焕襄,号芷湾、芷帆,广东嘉应(今广东梅州)人。干隆五十七年(1792)广东乡试解元,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先后主讲惠州丰湖书院、广州粤秀书院。嘉庆十年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四川、贵州乡...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绘画书法造诣最高者。他善画花鸟,书法方面的成就也极大,最大成就是独创了“瘦金体”。不过,正像擅长草书的张旭经常被人忽略他所写的楷书《尚书省郎官石记序》、擅长行草的王铎所写的隶书经常被人遗忘一样,赵佶的《草书千字文》相较于他的《楷书千字文》而言,很少被人提起。但其实,擅长“瘦金”的宋徽宗,其率性之笔同样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赵佶《草书千字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