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5日,记者从第二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会上获悉,本次共设立了23个非遗项目,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隋唐秧歌、擀毡、皮影、何家棍5个非遗项目面临濒危和失传,尤其是掌握魔术仙人摘豆和杂技飞叉技艺的仅有一两人。 据我区非遗专家介绍,此次全区各市县共推荐非遗传承人187名,其中唱花儿的人数最多,有27名。其他非遗项目传承也很少,尤其是掌握南营武术杂技、隋唐秧歌、擀毡、皮影、何家棍5个非...
早报讯(记者张文实习生宿晓波)昨日,记者从市文化局获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推荐工作正式启动。 据市文化局社文科负责人介绍,此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符合下列条件:完整地掌握某项目的传统知识或特殊技能,并具有传承能力;在某项目领域具有明晰的传承谱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本人自愿向市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提出申...
金安区东河口镇组织挖掘整理的皖西农耕祭祀歌舞——“邀大岭”成功申报列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4月12日,市文化局又将该项目申报省级保护。省级专家初评认为:该项目融祈神祭祀、民间舞蹈、大别山歌和皖西民俗为一体,具有浓郁的皖西地域文化特征和极高的农耕文明历史价值,是皖西5000年农耕文化的集中展示,值得花大力气去挖掘、整理、投入和保护。项目传承人陈良亭已完成...
(记者张彩霞通讯员刘海荣)昨日记者获悉,达茂旗四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入包头市文化局公布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 这四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希拉穆仁民间嘛呢歌乐和希拉穆仁婚礼的代表性传承人宝日朝鲁,巴音花传统擀毡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热希吉德,加味撒木普乐诺日布蒙药制剂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高图雅·哈布图,哈撒尔祭祀的代表性传承人孟克的力格尔。 据了...
4月7日,在展演现场,一位观众在观看甘肃省民间艺人制作的手工艺品。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4月7日,在展演现场,一位参观者撑起四川泸州民间艺人制作的油纸伞。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昨天,国家文化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在西安拉开帷幕。系列活动主要包括西部12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大型海外文物回流展等内容。 悠长舒缓的蒙古族长调...
记者3月10日从省文化厅了解到,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举办的“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将纳入同期举办的第14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整体活动安排。 将于今年4月在隋唐西市遗址上的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中,通过文艺表演类、手工技艺展示类等多个展演活动,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全国百余家民间博物...
本报讯 (记者 郭艳菊) “啪啪,啪啪啪……”1月29日上午,伴随着黎族打柴舞响亮而有节奏的棍棒撞击声,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项目传承活动正式启动。崖城镇北岭村委会的郎典村,作为原生态打柴舞的主要传承基地,是此次活动的第一站。 非遗是本土文化之精华,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活化...
据三亚市人民政府网报道:记者从市群众艺术馆了解到,在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项目审批中,我市申报的6个项目有6个获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5个获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3个被省里推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这3个被推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是:《黎族民间故事》(民间文学类,子项目12个)、《疍歌》(民间音乐类)、《苗族三元舞》(民间...
本报三亚1月21日电 (见习记者李佳飞 记者郭景水)记者今天从三亚市文体局获悉,该市申报的“黎族民间故事”等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已经通过省级部门验收,并推荐到国家“非遗”保护有关机构,以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中,三亚市精心准备...
日前,惠东渔歌传承人李富妹、舞火狗传承人谭松娣、黄金酥丸传承人李伟坚等7人被推荐为惠州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据悉,根据惠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定的有关要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别,组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专家组对各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推荐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5人进行了初评。经过市非物质...
1月13日,记者获悉,凉山州的彝族火把节被国务院推荐为向联合国申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凉山彝族同胞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火把节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在四川有深厚的民间基础,而且有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凉山申报世界遗产专家委...
记者昨日从市文广新局获悉,在即将开始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宿迁市有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展示。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处处长周长东告诉记者,这五项非遗项目包括洋河蓝色经典、双沟珍宝坊、泗阳云渡桃雕、淮海戏和天岗湖锣鼓,其中泗阳云渡桃雕不仅进行视频、图文展示,还将参加“江苏文化周”现场表演活动。 据了解,目前宿迁市承担2010年上海世博会江苏馆和网上世博会江苏体验馆展示的...
本报讯(记者 何茜)1月13日,记者获悉,凉山州的彝族火把节被国务院推荐为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凉山彝族同胞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火把节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在四川有深厚的民间基础,而且有丰富的文化表现形...
藏戏已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12月19日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从2005年正式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共普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6个,其中拉萨市的拥有量居全区首位。 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在汇报会上说,通过普查,全区共发现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商贸习俗、消费习俗、岁时节令、民间...
12月21日,由浙江省群众艺术馆与中国美院团委共同承办的“2009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婺剧《送米记》专场演出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小剧场与美院的师生亲密接触。 《送米记》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兰溪滩簧”的主要演出剧目之一,是兰溪滩簧从坐唱班艺术,结合其他多种表演艺术后,走向舞台演出的成熟阶段。除了滩簧音乐外,对人物的塑造也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