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2日,威海市公布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其中。 本次公布的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7项,包括传统音乐1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传统技艺9项,传统医药4项,民俗2项。截至目前,威海市共公布了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73项,其中20项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为渔民开洋谢洋节和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西藏各流派精品唐卡、格萨尔说唱、藏戏等大批非遗的全媒体资料,将按计划统一录入数据库,并向公众免费开放,实现资源共享。”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阿旺旦增对记者说。 藏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浓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西藏非遗通常以鲜活的状态存活于民间,2013年起,西藏启动大规模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使许多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遗产获得新生。 阿旺旦增介绍,昌都锅庄、...
“西藏各流派精品唐卡、格萨尔说唱、藏戏等大批非遗的全媒体资料,将按计划统一录入数据库,并向公众免费开放,实现资源共享。”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阿旺旦增对记者说。 藏文化底蕴深厚,数据显示,西藏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800个,其中很多都以鲜活状态存活于民间。2013年起,西藏启动大规模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使许多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遗产获得新生。 据介绍,昌都锅庄、芒康弦子、丁...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18日在京表示,非遗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制度等12方面问题是文化部目前正在关注的。 作为今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由文化部主办的“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17、18日在京举行。 在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由此带动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取得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保护与传承以传统农业文明为基础孕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新的挑战。这一论坛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现实...
6月13日是全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昨晚,2014年我市“文化遗产周”启动仪式在江口江滩大舞台举行。 在近20天的时间里,全市将举行非遗剧目展演、非遗电影展映、非遗讲座研讨、非遗展览展示、非遗进校园等50余项活动。除全市重点活动外,各城区也将立足街道社区开展宣传展示活动。 另悉,市文新广局日前组织开展了第二批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申报工作。经各区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
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6月14日在广东粤剧院举行,众多富有岭南特色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佛山木板年画、广绣、榄雕等工艺品悉数亮相。国家级非遗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冯炳棠称,非遗项目应参与到社会活动,多与公众见面,才能将非遗项目发扬光大。 在广东粤剧院活动现场,众多观众围在佛山木版年画的展位前,78岁的冯炳棠站在一旁指导徒弟,不到5分钟的时间,一幅木板年画“门神”便制作完成。...
2014年史密森民俗节“中国:传统与生活的艺术”主题活动将于6月25日至29日、7月2日至6日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大草坪举办。中国将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该活动,带去来自15个省市的8项舞台表演节目和16种民间手工艺项目。 史密森民俗节自1967年以来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大草坪举办,观众年均超过100万人次,是华盛顿地区最大的年度文化盛事。该民俗节通常由介绍某个国家、某个地区、...
为了挖掘和传承下沙特有的传统文化,今年年初,开发区启动了第一批全区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基地申报工作,鼓励符合要求的传统口头文学、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申报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营造“文化下沙”氛围增光添彩。 日前,开发区社发局举办了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基地专家评审会,组织邀请相关专家对申报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了筛选、论...
品古丈毛尖,赏江永女书,叹“踏虎凿花”……5月15日,第十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国际博览交易会湖南展团综合馆现场,来自湘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观众带来了一次特别的审美体验。 作为湖南参展文博会的重要内容,非遗项目展示活动将在文博会期间持续上演。开幕当日,“踏虎凿花”、“江永女书”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还在现场表演与互动,全方位展示独具魅力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书题字,引来书家解文 ...
暖炕 韩国首尔阿且山城出土高句丽的暖炕遗址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最近两天,韩国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中国网友呼吁有关部门把与暖炕技术类似的火炕技术申请非遗。近年来,类似的事件屡次发生,活字印刷术、汉字、汉服、中医、风水、端午……被韩国抢先提请申遗的项目不在少数,中韩两国的网民保卫文化的口水战也未曾停歇。 申遗和专利概念不同 ...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在国内外大放异彩之际,连南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刺绣、瑶族银饰等民族手工艺品悄然进入国内外大众的视野。 2月3日至21日,由省文化厅组建的广东艺术团一行24人赴法国海外省留尼旺的圣丹尼、圣勒、圣保罗、圣贝尔纳、圣安特雷等城市及毛里求斯开展主题为“欢乐春节”的访问和文化交流活动。连南瑶族刺绣艺人唐一妹作为艺术团里唯一的瑶族非遗项目代表,承担了此次出访的民间手工...
自2005年国家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已有191个戏曲项目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不仅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每年还拨出专项经费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全国政协委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在各地踊跃的“申遗热”下掩盖着强烈的功利主义,非遗项目重申报、轻传承,有“传承人”,无“承接人”。 “正因为有了保护经费,非遗项目成为了"唐僧肉",一方面伸手向上要钱,另一方面漠视传承...
2014年马年元宵,被称为“灯笼之乡”的浙江杭州西兴街道老街上挂着1200盏大红手工灯笼,产自本地年过古稀的蔡师傅之手。作为退休爱好学习制作灯笼的他,算是目前西兴仅存的灯笼匠。随着最后一位手工灯笼制作传承人的去世,这项被列为浙江非遗技艺现在已没有传承人。 宋朝时期,杭州西兴手工竹灯名震中华,南宋宫廷所用的灯笼几乎均出自西兴人之手。西兴的手工灯笼造型传统、程序严谨、工艺考究,是浙江省非物质文...
14日,记者从台儿庄区委宣传部获悉,2013中国·台儿庄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招商招展工作已经结束,共有台湾、北京等11个省市的178个非遗项目参展台儿庄古城非博会。 据了解,将于10月25日至29日在台儿庄古城举行的非博会参展项目主要包括沿河运城市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台湾非遗项目及省内国家级优秀非遗项目等。设置精品非遗项目展示区和特色非遗产品展销区两大展区。目前已招引展位216个,其...
王 婷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也称拉呼腔、拉后腔等,2008年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扩展项目名录。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辐射30余县市。该剧种最早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广泛流传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对柳琴戏唱腔的影响颇大,使柳琴戏既有南方剧种的柔美低回,也有北方剧种的阳刚粗犷。 新时期以来,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所属的柳琴剧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