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充分发挥新疆文物考古人才优势,利用自治区图书馆“昆仑讲坛”这一平台,与自治区图书馆联合推出了以贯彻“三史”教育为主线,以近年考古新发现证史补史为内容的“三史”教育系列讲座活动。活动于2012年3月开始,每月安排一名新疆考古研究所副高职称以上的优秀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三史”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专题讲座,发挥引领作用,拓展影响领域。通过自治区...
蜀道,为保存至今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是中国古代连接川陕两地的道路,具体指关中平原通往成都平原的古代道路。蜀道主要由七条古道组成,即翻越秦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越过巴山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作为体量巨大的线性文化遗产,蜀道绵延数千里,现存的道路遗存及沿线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众多,近年来日益受到社会和学界的关注。2011年9月4~11日,由张梅颖副主席率领的全国政协“蜀道文化线...
受四川省巴中市文化局委托,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组织承办,国家博物馆(微博)等研究机构参加,中央电视台全程跟踪摄制的“米仓道”考古探险调查即将启动。“米仓道”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在我国交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此次考察是该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继 2005年以来,联合故宫(微博)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考古探险活动。 为圆满完...
受四川省巴中市文化局委托,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组织承办,国家博物馆等研究机构参加,中央电视台全程跟踪摄制的“米仓道”考古探险调查即将启动。“米仓道”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在我国交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此次考察是该院西部考古探险中心继 2005年以来,联合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考古探险活动。为圆满完成此次考古探险调查,该...
2012年2月23日,江西省文化厅在景德镇市主持召开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江西文物保护中心合作编制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专家评审会。参加评审会的有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故宫博物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专家组在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的汇报,审阅了规划文本。经认真讨论,原则通过《...
82岁老人在电脑上用“全拼”写出百万字著作 燕赵都市网驻沧州记者 李家伟文/图 2月2日上午,沧州市82岁的王敏之老人抚摸着不久前出版的上、下两册《沧州考古录》,脸上流露出微笑。经过多年的苦心积累和孜孜不倦地搜集、整理、研究和考证,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沧州文物考古之旅三部曲”。从《纪晓岚遗物丛考》到《狮城探秘》,再到刚刚出版的两册《沧州考古录》,这位老人靠着一股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种深沉的使...
为了配合集通铁路复线工程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对王家湾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据了解,王家湾遗址位于巴林左旗隆昌镇王家湾村南部坡地上。遗址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地表散布大量的辽代陶瓷片以及少量的早期陶片,此外还有大量的玛瑙碎片,初步推断为辽代的玛瑙或者玉器加工作坊。这次一共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清理灰坑25个,房址5座,墓葬1座,都是辽代文化遗存,同时出土了陶器、瓷器、铜器、石器、铁...
2012年元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陈爱兰局长带领副局长李玉东,文物安全处处长王爱英等一行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商城工作站和西山文物整理基地,看望慰问一线安全保卫人员,检查春节期间文物安全保卫工作。 在商城工作站和西山文物库房,陈爱兰局长一行首先到值班室和中控室看望坚守安全保卫岗位的同志,送去干果、水果等慰问品,向在文物安全工作一线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希望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人在岗上、岗在心中,切实...
为认真做好通江文物保护项目,根据四川省文物局的安排,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度重视,组织精兵强将,在副院长唐飞的带领下,组成古建组和石刻组一行17人的工作队,于2012年1月7日至17日,分别对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17套院落、红云崖红军石刻标语和红军石刻标语争取苏维埃中国进行了野外勘测。工作组不畏艰辛,起早摸黑,战严寒,顶风雪,通过11天的精密工作,胜利完成了野外勘测任务。为缅怀革命烈士,工作组拜谒...
12月5日~6日,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唐玉宏到会祝贺并发表讲话。来自河南省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古建筑设计维修、石窟寺研究等专业领域的45家文博单位和高等院校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孙英民当选为会长,孙新民为执行会长。 河南省文物局陈爱兰局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河南省文物考...
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兰州召开张掖黑水国遗址2011年度考古工作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20多位专家参加会议。 与会专家从文化分期、浮选植物鉴定、动物鉴定、碳样测年数据、人骨遗骸锶同位素比值分析、遗址人群的食性及家畜分析、环境考古、冶金考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一致认为,黑水国遗址反映了四坝文化较强的延续性...
河南文化产业网12月19日消息:12月16日,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在商水县西客站的文物勘探中发现1座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的古墓葬,并及时进行了清理。 该墓葬为半地穴式砖室墓,开口于第三层,开口距地表1.15米。墓室为东西向双室墓,由甬道、前室、耳室、主室构成,墓葬全长4.8米、宽3.4米,墓葬深1.8米。该墓葬遭到严重破坏,仅个别地方存有墓壁,墓顶为弧形顶,东侧券门倒塌于墓室之内。墓底平铺一层砖,...
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兰州召开张掖黑水国遗址2011年度考古工作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20多位专家参加会议。与会专家从文化分期、浮选植物鉴定、动物鉴定、碳样测年数据、人骨遗骸锶同位素比值分析、遗址人群的食性及家畜分析、环境考古、冶金考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一致认为,黑水国遗址反映了四坝文化较强的延续性,通...
2011年重庆市“文化遗产宣传月”期间选出的10名重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媒体记者及热心市民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重点就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看法和认识作了交流,对志愿者章程的修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就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形式和对公众考古读物的看法以及建议等议题展开讨论。参与活动的志愿者畅所欲言,为公众考古的推广建言献策。大家建议主办方多开展面向公众的培训和互动活动,让更多群众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