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所召集院内专家召开了“《茶马古道(雅安段)保护规划》前期筹备工作专家咨询会”,高大伦院长、陈显丹副院长等院内领导和专家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专家咨询会对该项目进行研究性咨询,并正式启动了茶马古道(雅安段)的保护规划工作。 茶马古道是我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纳入国家文物局的大遗址保护规划,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项...
日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所召集院内专家召开了“《茶马古道(雅安段)保护规划》前期筹备工作专家咨询会”,高大伦院长、陈显丹副院长等院内领导和专家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专家咨询会对该项目进行研究性咨询,并正式启动了茶马古道(雅安段)的保护规划工作。 茶马古道是我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纳入国家文物局的大遗址保护规划,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项目。2011年8月茶马古道文...
近日,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组织考古专家检查组,在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副处长张磊带领下,对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四川)文物考古发掘工作进行检查。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朱小南和宜宾市文广局、宜宾市博物院的相关负责人参与检查。 检查组首先实地踏察了石柱地、桥沟头两处考古发掘现场,按照《考古发掘项目检查验收标准》,对考古工地人员及器材配备、工作目的、研究基础、工地管理、出土文物及标本保管修...
距今4000年以前,新疆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河两岸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记者从11月12日召开的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了解到,这个新发现,对研究裕民县及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考古学文化,提供了新的考古材料。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胡兴军介绍,今年5月至7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塔城地区及裕民县文体局、文管所的配合下,对位于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附近阿勒腾也木勒水库淹没区的100多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
近日,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组织考古专家检查组,在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考古处副处长张磊带领下,对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四川)文物考古发掘工作进行检查。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朱小南和宜宾市文广局、宜宾市博物院的相关负责人参与检查。检查组首先实地踏察了石柱地、桥沟头两处考古发掘现场,按照《考古发掘项目检查验收标准》,对考古工地人员及器材配备、工作目的、研究基础、工地管理、出土文物及标本保管修复、...
11月12日,新疆文物考古所主办的“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在明园石油宾馆举行,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领导、新疆社会科学院,自治区文博界同仁和有关地州及县(市)的文物同行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特邀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领导进行交流和指导。 会议由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卫东主持,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盛春寿致开幕辞。 自治区...
亚心网讯(记者 张迎春 报道)距今4000年以前,新疆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河两岸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记者从11月12日召开的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了解到,这个新发现,对研究裕民县及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考古学文化,提供了新的考古材料。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胡兴军介绍,今年5月至7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塔城地区及裕民县文体局、文管所的配合下,对位于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附近阿勒腾也木勒水库淹没区的10...
近日,江苏省东台市文广新局组织召开泰东河工程文物考古勘探协调会,来自南京、无锡、镇江、淮安、徐州、盐城等专业考古人员,以及东台市泰东河工程指挥部、时堰、梁垛、五烈、西溪等镇区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泰东河工程涉及泰州市、姜堰市、兴化市及东台市,西接泰州引江河,东连通榆河,全长55公里。泰东河历史悠久,沿线文物资源极其丰富。先后经省文物考古调查队、盐城文物局和东台市文物部门考古调查勘探,泰东河工程沿线发...
11月12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一天的会议,让代表们感受最深的是,今年我区文物考古成果丰硕:为配合我区“定居兴牧”水利工程,调查发掘古墓葬1200多座,出土各类文物标本千余件,许多发现,填补了区域考古空白;《2007年度高昌故城第二次发掘报告》等一批考古科研成果报告相继完成;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整理小组,完成了普查成果集成丛书的编...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科研兴院”方针的指导下,自2000年以来引进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共计 21人 。通过压担子、给机会和促成才等一系列措施,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成为院内的业务骨干,有的已经在全省、全国崭露头角。 该院在年轻人的培养和锻炼上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方法。院领导秉承在工作上大胆重用年轻人,在方法上客观指导年轻人,在考核上公正评价年轻人的思想,...
昨天,记者从国家文物局网站获悉,最新起草的《水下考古工作规程》目前正向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征求意见。规程明确了原址保护是进行水下遗址保护的首选方式。当水下遗址面临被破坏的危险而无法实行原址保护时,可选择水下考古发掘的方式进行保护。 记者了解到,为规范水下考古调查、发掘、出水文物保护、资料管理等工作,确保水下考古工作人员和文物安全,国家文物局委托有关单位初步研究起草了《水下考...
2011年4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招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了元上都遗址保护工程的监理项目,历时近4个月的元上都主体保护工程于7月中旬完成,并于2011年7月22日,主体保护工程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验收,获得了一致认可。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正蓝旗草原,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公元1260年,忽必烈建都于此,1264年在燕京(今北京城)建立元大都后,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度。元上都和元...
9月14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5名工作队成员在老解说员陈兆南的带领下穿街入户进行勘查工作,详细标注王城遗址每寸土地的历史用途及路线图,为后期试掘工作作前期准备。 据了解,考古工作队分别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恩施博物馆以及咸丰文物事业管理局成员共同组成,工作队成员于9月9日入住,中秋节过后,在队长刘辉的带领下工作队已经正式进入了工作状态,其前期工作的任务主要是开展调查、测绘和发掘工作,详细了解...
9月14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5名工作队成员在老解说员陈兆南的带领下穿街入户进行勘查工作,详细标注王城遗址每寸土地的历史用途及路线图,为后期试掘工作作前期准备。 据了解,考古工作队分别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恩施博物馆以及咸丰文物事业管理局成员共同组成,工作队成员于9月9日入住,中秋节过后,在队长刘辉的带领下工作队已经正式进入了工作状态,其前期工作的任务主要是开展调查、测绘和发掘工作,详细了...
近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得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甲级资质和可移动文物修复一级资质。使该省具备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资质的单位增至3家,具备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的单位增至4家。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相关资质认证制度是顺应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发展要求,加强和提高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水平,促进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科学化和规范化,推动文博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