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綦江恐龙发掘又有新惊喜!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綦江区国土局获悉,施工人员在位于綦江三角镇红岩坪村半山腰的莲花保寨坍塌石墙上,发现了一块恐龙足迹化石。专家推断,这是一亿多年前的成年植食性恐龙化石。 綦江区国土局副局长王丰平介绍,这块足迹化石是近日在莲花保寨中段施工中发现的,足迹长32厘米、宽24厘米,掌纹、指纹都清晰完整。据了解,该化石除右指损坏外,中指和左指完好,脚后跟处厚达5厘米,中脚趾厚度超...
新发现的国内最大侏罗纪恐龙骨骼化石。堆积的沙袋,是防止坍塌采取的保护措施。 时光倒流1.6亿年。阳光明媚,静谧的森林里,一个身长35米、体重30吨的庞然大物,悠然出现在密林中。它不时伸长脖子品尝高大树木的新鲜茎叶。 这个庞然大物,正是侏罗纪恐龙。如今,它的巨型骨骼化石赫然出现在新疆鄯善县七克台的荒漠中。它的出现,吸引了国内外古生物学家的密切关注。 10月24日,刚刚结束发掘工作的科考队负责人...
中国东阳龙、丽水浙江龙、天台镰刀龙……宁波博物馆与浙江自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龙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龙化石”龙年特展今日在宁波博物馆开展,近百件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标本将揭开神秘的面纱。这是我省规模最大的一次恐龙大展,也是浙江恐龙的首次专题展览。昨天,记者前往宁波博物馆一探究竟。 据浙江自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浙...
恐龙蛋化石,即将出壳的小恐龙清晰可见。 昨天,在浙江自然博物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西班牙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研究人员,开始了一场关于“蛋”的国际学术讨论。 讨论的中心,是相当稀奇的恐龙蛋。 浙江已发现1万多枚恐龙蛋,杭州尚未现“龙迹” 在“第五届恐龙宝宝与恐龙蛋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学者透露,在浙江省境内...
由甘肃省地质博物馆与中日新闻社共同筹办的“黄河大恐龙展”近日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举行,这是“甘肃恐龙”第四次在日本展出,而在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发现并命名的“刘家峡恐龙”家族成员,成为此次恐龙展的最大看点。 甘肃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分布带之一,到目前发现并命名的恐龙属种已达11种,占全国已发现、命名恐龙总数的1/15。 据...
昨天,记者在市博物馆了解到,由浙江自然博物馆、衢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衢州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龙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龙化石》特展,将于8月9日在市博物馆举行。 展览分六大主题,有浙江地理概要、浙江地质概况、浙江恐龙化石、浙江恐龙遗迹化石、浙江翼龙、恐龙概述等。 展览将展出中国东阳龙、丽水浙江龙、天台镰刀龙等6件恐龙骨架,近100件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标本,数十幅野...
近日,甘肃地质博物馆与中日新闻社共同筹办的《黄河大恐龙展》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市拉开帷幕,37件珍贵恐龙标本受到札幌市民欢迎。 《黄河大恐龙展》展出兰州龙、半月金塔龙等9种恐龙、4件鸟类实物标本,1件鸟类足印实物标本,1件早期哺乳类实物标本。其中,兰州龙是2001年发现于甘肃兰州盆地早白垩世河口群地层中的一新鸟脚类恐龙,单个牙齿最大可达7.5厘米宽、14厘米长,是世界上已知植食性恐龙中最大的;炳灵大...
自贡市自流井区舒坪镇一采石厂日前发现了部分恐龙化石,经初步鉴定,此次发掘的恐龙化石为肉食性恐龙化石。(图中圈内为恐龙头部)这是自贡市继 1985年首次发现亚洲最大肉食性恐龙和平永川龙之后的再次发现。目前这批包括部分脊柱在内的8块化石已发掘完毕,保存于自贡恐龙博物馆,等待进一步研 究。
■形状疑似动物腿骨的动物遗骸。 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摄 发现现场。 昨日16时许,在新乐市韩邰镇坚固村附近一正在挖沙的工地,发现一动物遗骸,其中一块疑似腿骨的遗骸,其关节部位直径达30余厘米。 昨日17时许,记者在新乐市韩邰镇坚固村的这处正在挖沙的工地上看到,一辆铲车正在往一辆后八轮货车上装沙土。货车旁,几位村民正围在一起,观察着刚刚挖出的动物遗骸。 记者看到,这是两块不规则状的动物遗...
据外媒报道,化石是亿万年来存留在地壳中的古生物遗骸。通过分析各种化石,科学家们可以推断出远古时代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生物的进化历史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化石就是一部记录地球生物亿万年来不断演化的史书。以下是近年来考古发现的八大最著名化石遗迹: 1、尼日尔发现2.5亿年前的鳄鱼化石 尼日尔发现2.5亿年前的鳄鱼化石 2005年4月,科学家们在尼日尔的沙漠地带发现了距今2.5亿年的古代两栖...
刘家峡恐龙足印研究又出新成果——中、加、美、日、韩等国古生物学者在最近出版的《波兰地质学报》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在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发现了新种的恐龙足印——恐爪龙类足迹,该足迹的数量及完整性均居亚洲之最。日前,该足迹被命名为“永靖驰龙足迹”。 据了解,恐爪龙类是著名的恐龙,其中最有名的是“出演”《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