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辽宁省考古所在2015年度辽宁省考古业务汇报会上,公布了2015年度的考古新发现。 “丹东一号”基本确定为“致远”舰 “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开始于2013年。2015年8月至10月,相关部门发掘发现120多件文物,同时,沉船舰体两侧均有发现“致远舰”采用过的方形舷窗,左舷3个,右舷1个,并在左舷前部发现两个带“致远”篆书的瓷盘。据此,“丹东一号”基本确定为清北洋水师“致远”舰。 康平...
近日,由美国和洪都拉斯考古专家组成的一个考古小组在洪都拉斯中部一处考古遗址挖掘文物,这处遗址据信可能是传说中的神秘的“白色之城”。 这里距离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东北322公里,属于莫斯基蒂亚,在当地茂密的丛林里,或许隐藏着考古学家一直以来寻找的“白色之城”。 据了解,“白色之城”最早在16世纪,由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揭露。这座神秘城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000年到公元1200年。见证了玛雅文...
南京博物院13日对外公布,该院考古研究所承担考古发掘的江苏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项目入选2015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据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13日向记者介绍,蒋庄遗址位于江苏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而蒋庄良渚文化墓地,是在长江以北首次发现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的高等级良渚文化墓地,是迄今发现墓葬数量最多、墓葬最密集的良渚文化墓地之一。 该发现突...
1 月12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 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举行。论坛上公布了2015年“六大考古新发现”: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傅宪国介绍,通...
中国社科院12日在北京举行一年一度的“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我省兴化、东台蒋庄良渚文化遗址入选。 据考古领队林留根介绍,蒋庄遗址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遗址地发现了随葬琮、璧等高级玉质礼器,是迄今发现墓葬数量最多、最密集的良渚文化墓地。 到目前为止,蒋庄遗址共清理良渚时期墓葬280座、房址8座、灰坑110余座以及水井、灰沟等其它重要遗迹,出土的玉、石、陶、骨器等不同材质遗...
“丹东一号”考古人员在水下工作(2015年10月5日摄) 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布了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分别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兴化市、东台市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江西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汉魏洛阳城宫城太极殿遗址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傅宪国介绍,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对富平桑园窑址进行的又一次考古发掘中,新发现了两组东西向分布的窑炉组,共发掘窑炉 48座,同时还发现了窑场两次使用的证据。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小蒙介绍,此次新发现的两组窑炉位于整个窑场的中心部位,呈东西向分布,通过钻探,得知这一区域共分布窑炉48座。新发现的两组窑炉大部分是全部由生土掏挖而成,窑顶也是生土掏成,不用人工砌筑窑顶。通过发掘,考...
继去年获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湖北省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再出重大考古发现!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传来消息,郭家庙三个不同地点发掘清理出墓葬88座、车马坑一座,出土各类质地文物一千一百余件。 郭家庙墓地隶属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一、二组,坐落在汉水支流滚河北岸。2008年被批准为第五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所在位置是随枣走廊的入口处,为古代南北文化的碰撞之地。墓地中心位置为东经11...
2015年,世界考古惊喜交集:各种已知的“最早”被推进到更早,人们对不同地域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和互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些认识并非横空出世,很多田野调查和科学研究已持续多年,每前进的一小步,都能让人们认识到世界知识链条中的某个缺环。 最早的石器被提前70万年,人类艺术的最早萌芽未必从西欧地区开始,考古不断更新认知 石器制造一直被认为是判定一个物种是否属于人类的决定性特征之一。2015年,...
走进考古发掘现场,是很多人的愿望。12月27日,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郑州东赵遗址对外开放,5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萌娃成首批参观者,孩子们兴奋得手舞足蹈。来看看萌娃们有啥收获吧! “快看,那是啥?”上午10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50名孩子乘车来到郑州市高新区沟赵乡东赵村南侧的一片空地上,面对一格格考古探访,孩子们十分兴奋。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分成两组,先后来到考古发...
考古学家最近在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尔地区发现一些古人类骸骨,确认属于一个先前未知的人种。 这一发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英国广播公司28日报道,考古人员新发现的骸骨包括颌骨和牙齿,据信属于4个人,时间可追溯至330万年至350万年前。 这一新发现的古人种被称作“南方古猿deyiremeda”,在阿法尔人所使用的语言中意为“近亲”。它同时具有猿和人的特征。 美国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优...
12月27日上午9点半,西湖博物馆,“2015年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公众分享会,将面向公众举行。 这是浙江省首次为考古发现“打榜”,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钱江晚报作为媒体支持。评议会的专家来自省内各地,对2015年度浙江全省开展的近40余项考古发掘、考古调查和勘探项目进行遴选,通过单位推荐、专题汇报及专家讨论的形式,最终确定10个项目(名单附后)。 汇报会上,top10...
12月5日,在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的伊川徐阳墓地考古发现暨院科研规划专家座谈会上,公布了洛阳市伊川徐阳墓地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徐阳墓地极可能是东周时期从西北迁入伊洛河流域的陆浑戎的一处高等级贵族墓地。 据介绍,2013年徐阳一带盗墓活动十分猖獗,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经现场勘查后,确认为一处新发现古墓地。经过两年多的考古勘探基本确认墓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发现长方形竖穴土坑墓200余座,车马坑...
日前,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淮阳平粮台遗址考古新发现学术研讨与咨询会”,在河南省淮阳县平粮台遗址举行。刘海旺副院长简要介绍了平粮台遗址在中国考古学和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影响,并指出目前国家文物局长期扶持淮阳的发展,这对于全省的文物工作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平粮台遗址考古工作自2014年开始以来,已经取得了可观收获。淮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郑绍亮指出,平粮台遗址考古的长远目标是建设考古遗址公...
考古现场 考古工地发掘出的T形防护堤 烧焦的木桩 “下关的关,就是税收机‘关’演化而来”。目前,南京文物部门正在对热河路西侧的一块工地进行考古。在600多平方米的探方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古井、古砖垒砌的房址、烧黑的木桩……从目前的考古情况可以判断,明清时期,这里是江漫滩,而且有临水建筑。原鼓楼区文化(文物)局长赵志刚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根据考古现场以及史料推测,这里可能是明代负责来往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