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昨日获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入初评阶段,全国共有43个项目参评,其中我市有两个项目,分别为“洛阳运河一号、二号古沉船发掘与汉唐漕运水系调查”“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据悉,评选活动办公室从主动申报参评的项目、《中国文物报·文物考古周刊》考古发现投稿的项目、国家文物局2014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的项目中进行遴选,推荐43个项目参加初评,再通过投票产生25个项目进入...
2月11日,记者获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日前公布了“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现有43个考古项目成功入围初评,其中,我省赣州七里镇宋元窑址榜上有名。 七里镇窑址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现有窑包堆积16处,遗址总面积2平方公里。七里镇窑晚唐创烧,宋元鼎盛一时,明中期停烧。产品曾外销到东亚,是江西宋元四大名窑之一。
日前,由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已经进入初评阶段。评选活动办公室从主动申报参评项目、《中国文物报·文物考古周刊》考古发现投稿项目、国家文物局2014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项目中进行遴选,推荐43个发掘项目参加初评,将通过投票产生25项进入终评。初评候选项目名单如下: 1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2广西田东高岭坡旧石器遗址 3辽宁沈阳农大后山旧石器遗址...
记者昨天从省文物局获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进入初选阶段。全国共有43个项目入围,河南有包括郑州东赵遗址在内的5个考古项目入围,是入围项目最多的省份。 河南入围的这5个项目分别为濮阳戚城龙山时代城址,郑州东赵遗址,三门峡大唐火电厂墓地,洛阳运河一号、二号古沉船发掘与汉唐漕运水系调查,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据悉,进入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选的43个项目将通过专...
备受关注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名单2月10日公布,在进入初评的43个项目中,我市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入围。包括下川遗址在内,我省入围的考古项目共有4个。 下川遗址位于我市沁水县中村镇境内,距离沁水县城70公里,上世纪70年代,考古专家曾在此进行过两次局部试发掘,初步界定为一处距今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2014年7月份,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杜水生担任领队,考古人员对...
战国至南宋延续1700年 遗存丰富蜀冈古城址候选十大考古新发现 初评候选项目将产生25项进入终评 本报讯(记者 陶敏)扬州城遗址为目前国内沿革历史较长、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昨天,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公布,本报曾报道的“江苏扬州蜀冈古城址的木构及其他遗存(战国至南宋)”名列其中,参与角逐。据悉,初评候选项目将通过投票产生25项进入...
今日,备受关注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开始,在初选的43个发掘项目中,陕西有三项目入围。陕西入围的三项目分别是:陕西清涧辛庄商代建筑遗址、陕西富平桑园唐代砖瓦窑址、陕西长安郭辛庄唐韩休墓。清涧辛庄商代建筑遗址:考古专家对建筑群全面发掘后,发现其与拉萨布达拉宫的外貌颇似,而且在附近还发现了与建筑相关的先民居住区。 省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清涧辛庄遗址位于清涧县辛庄村东的梁峁上,总面积约1...
日前,湖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赴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对其2014年度的考古成果进行验收并进行学术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四方塘遗址发现的冶炼遗迹、墓葬等,是铜绿山考古发掘41年来乃至整个中国矿冶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在许多方面填补了中国矿冶考古的空白。 四方塘遗址是2012年专家在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建设选址时发现的。它的东、南、西三面被山冈环抱,中部为冶炼遗址区,东南为墓葬区,...
资料图天珠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发布6项“201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成功入围。其中,丝绸、黄金面具、带柄铜镜、天珠等大都是西藏地区的首次发现,是考察象雄时期西藏西部的文化、经济、生活等情况的一手资料,尤其是被藏族视为神圣之物的天珠的发现具有极高的价值。 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均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象泉河上游,相距不过百来公里,具有相当多的共同因...
1月28日下午,由陕西省文物局、省社科联主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学会承办的“2014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公众报告会是陕西省社科联“长安讲坛精品讲座”的一个重要活动。出席报告会的有省文物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永宁,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省社科联科普部部长刘英等以及来自省内诸多单位、部门的近400名代表。 报告会由陕西省...
距今3500年以前,生活在罗布泊腹地的小河古人生存环境恶劣,吃的食物粗糙坚硬,劳动量又大,然而,小河古人却很聪明,他们会用发酵乳制作奶酪,用熬制的牛骨胶制作黏合剂,甚至能成功地操作开颅手术。 朱泓(左二)正在对古尸进行研究。 做过颅骨环钻手术的头骨。 法杖及法杖上的牛胶残留物。 小河公主颈部与胸前的树枝状物质为3600多年前的奶酪。 1月30日,2014年度新疆文物...
一直以来,我区田野考古工作以实地人力调查为主,因人的精力和调查技术有限,对大范围地区的普查比较难,尤其是对山脉、沙漠、草原等特殊环境的考古调查,更是难看清楚全貌。过去的两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运用国内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对哈密地区、昌吉州为主的天山东部地区进行了航空遥感考古调查,以较少的人力、范围更广的光谱技术以及较高的航空图像分辨率,使他们看到了以往看不清楚的遗迹,新发现了20多处古遗址。 ...
在战国时期他们会围塘开展农业生产在宋元时代多处窑口瓷器汇聚一处—— 南浔后村遗址出土文物多为生产生活用具 湖州考古又有新发现了。昨天,笔者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物局)获悉,一处距今约2300-1000年历史的古遗址在南浔区和孚镇双福桥村成功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瓷器和青铜器等战国先民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这一发现也给考古队员带来惊喜,“像这样出土器物保存完整、遗迹布局清晰,且...
图为杭州五代吴越国捍海塘遗址考古现场发现的草鞋 资料图片 “钱王射潮”的传说和史实是否相去甚远?良渚文化中有些什么时髦的生活用品?折损了梁山十二条好汉的严州府又有着怎样的布局?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的“发现杭州——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盘点”新闻见面会上,随着诸多考古新发现的逐一亮相,这些谜团被一一破解。 钱塘江畔有一座“钱王射潮”雕塑,传说吴越王钱镠见潮水冲击,命令...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20日对外发布消息: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岗噶墓地近日成功入选中国社科院六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专家进一步研究认为,其最大价值在于助推蒙古族源研究。 消息指,2015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专题学术会议,全面盘点2014年度中国重大考古新发现、新成果,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岗噶墓地考古成功入选中国社科院六大考古新发现。 岗噶墓地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