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圆明园历史上的核心地带——圆明园西北部地区正在实施环境整治修复工程,未来将向游客开放。但是,中国圆明园学会多位专家认为,这个2011年4月开始的工程是毁坏性的,圆明园的性质正从“遗址”滑向“公园”。而就在7月3日,国家文物局刚刚公布圆明园被列为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的150处重要大遗址之一。 边考古边整治? 被整治的圆明园西北部占地约100公顷,干隆时期所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馆长。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张妮】今年年初,关于圆明园石柱回归的新闻曾引起不小轰动。中国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向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捐款1000万克朗(约合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学术交流。作为回报,该博物馆将在今年9月将其收藏的7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归还中国,并存放在北京大学。作为此事件的关键一方,KODE博物馆如何看待这次文物回归及其带来的影响?5月7日,该博...
2月中旬,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刘阳通过网络呼吁:关注北京圆明园文物“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刘阳称,圆明园文物“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在北京大学出土后,就被扔在一处自行车车棚旁,在露天摆放,没有对其介绍和保护。 笔者于2月20日来到北京大学,按照刘阳的描述,在一处自行车棚旁发现两件西洋风格的石刻,周围没有任何遮挡和围栏。两件石刻一大一小,大石刻体积约为小石刻的两倍,通体都雕有西洋风格的精美花纹装饰。...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圆明园的文物“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在北京大学出土之后,竟被扔在一处车棚旁,露天摆放,不仅没有进行介绍和保护,“上面还被人扔置了垃圾”。北大旋即陷入“文物保护不力”的质疑中。 今天,北京大学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回应表示,经了解,此石雕仅为“临时摆放”,博物馆已选择“原地加盖文物保护箱”的过渡性保护方案,待石雕摆放的详细规划方案完成后,再作妥善安放。 回应称,上述石雕文物是北大基建...
自行车棚旁边的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邻近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圆明园的文物“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在北京大学出土后,被扔在一处车棚旁,露天摆放,而且没有进行介绍和保护。 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大一处自行车棚旁边发现两件西洋风格的石刻,上面还被人扔置了垃圾。石刻附近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物业负责人称博物馆有监控,可以对这两件圆明园的石刻进...
自行车棚旁边的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邻近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摄影/记者 袁艺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圆明园的文物“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在北京大学[微博]出土后,被扔在一处车棚旁,露天摆放,而且没有进行介绍和保护。 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大一处自行车棚旁边发现两件西洋风格的石刻,上面还被人扔置了垃圾。石刻附近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物业负责人称博物馆有监控,可以对这两件圆明...
近日,挪威科德博物馆与中方达成协议,将把21座馆藏圆明园石柱基中的7座,于今年9月转馆到北京大学,永久留在中国展出。这一消息又引起了民众对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关注,据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介绍,圆明园文物在海外流失的确认,大多通过拍卖会上文物的拍卖图录来确认。 清朝皇帝几乎把最宝贵、最富有的文物和典籍都收藏在圆明园内。但圆明园究竟收藏了多少件文物?现在最流行的一个说法是150多万件...
挪威卑尔根市“科德”(KODE)艺术博物馆中有21件圆明园柱基。这是其中的7件的石柱基,或许是他们能“回家”。(新华网记者 刘敏 摄) 一个世纪前流落异国他乡的7座圆明园大理石柱基,将在今秋,从挪威一家博物馆回归中国。 位于挪威西部港口城市卑尔根市中心的科德(KODE)艺术博物馆是挪威第二大博物馆,也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博物馆之一,藏有6.6万件各类工艺美术品。其中,有大约4000件收藏来自中国。...
日前,有媒体透露一批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即将回归中国,而促成此事的是中国企业家黄怒波。此消息立刻引起了国内外藏界的广泛热议,当事人黄怒波也很快向公众做出回应,称这批文物是藏于挪威一博物馆的7根圆明园石柱,预计将于今年9月回归祖国。此事振奋人心,但我们不能忘记,目前散落于各国博物馆的圆明园文物仍旧数量庞大,而归国之日遥遥无期。在西方博物馆里,这些瑰宝既是东方艺术博大与包容的象征,也是侵略者野蛮暴行的...
挪威卑尔根 KODE 博物馆前任和现任馆长1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7座圆明园石柱基是从挪威“回家”而非“归还”,这是 KODE 博物馆、北京大学和中坤投资集团开创的文化交流合作新模式,不是用钱“购买”或由中方捐资“换回”的交易行为。 当日, KODE 博物馆现任馆长卡琳·欣兹博和刚刚离任的前任馆长埃兰·霍耶斯滕在挪威西部港口城市卑尔根联合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霍耶斯滕说,去年8月起, KO...
流散于海外100多年的7根圆明园石柱,在北京大学校友、商人黄怒波的协助下,预计将于今年9月回国,届时入藏北京大学博物馆。近日,该入藏地引发论战,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认为这7件文物回归圆明园原址更合适。 据北京青年报消息,中国商人黄怒波与挪威一家博物馆2013年底达成协议,他将捐款千万修葺该博物馆,而作为捐赠的回报,一个多世纪前被前挪威骑兵军官收藏的7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将于今年9月...
今年9月,根据中国和挪威的一份民间协议,流入挪威的7根圆明园石柱有望回归中国。促成此次协议的为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他已资助1000万挪威克朗给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并希望后者能将圆明园石柱归还中国。黄怒波称,这批石柱将在北京大学赛古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 回归是否会继续? 据KODE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馆内有约4000件中国与东亚的文物藏品,其中有21根圆明园石柱,但因场馆限制,只...
针对外媒报道的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以160万美元,换回挪威一家博物馆收藏的7根圆明园大理石柱的消息,中坤集团媒体负责人昨天向记者证实,这些大理石柱预计最快在今年9月被送回中国,并将在黄怒波的母校北京大学展出。 根据中坤集团官网消息,2013年12月12日,北京中坤投资集团与挪威KODE博物馆在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举行了签约仪式。根据协议条款,黄怒波将向这家挪威博物馆捐资1000万挪威克朗(约合1...
根据挪威一家博物馆与一名中国商人达成的协议,一个多世纪前被当时在中国定居的前挪威骑兵军官买走的7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定于今年秋季重归故里。 这些石柱是卑尔根KODE博物馆收藏的2500件中国艺术品的一部分。该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藏品是约翰·威廉·诺尔曼·蒙特在1907年至1935年间捐献的。 根据去年12月达成的协议条款,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黄怒波将向这家挪威博物馆捐资1000万挪威克朗(约合16...
北京保利在京举办秋拍古董珍玩夜场,清乾隆六十年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以1.61亿元成交,刷新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世界纪录。圆明园流失文物“白玉御制文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9085万元成交。 昨晚8点30分,乾隆“太上皇帝”圆玺以6800万元起拍,经多位买家竞标至1亿元以上。随后两位买家展开拉锯战。当场上价格达到1.38亿元时,突然有新买家杀出,以1.61亿成交。 据介绍,清乾隆六十年(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