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1日,新疆乌鲁木齐依旧是高温天,却挡不住市民们争睹国宝风采的热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盛世华彩遗珍归——圆明园生肖兽首展》开展6小时内就有4472人入场。 当天10时许,兽首展还没开展,就有很多市民等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门口,其中多半市民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为了保证安全,保安人员不得不采取分批参观的方式放人入场。 走进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大屏幕上循环...
2013年4月26日,随同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的法国大亨、亿万富翁弗朗索瓦·皮诺代表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鼠首和兔首。日前,捐赠仪式已在北京举行。 十二生肖兽首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铸像。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自此流失海外。100多年过去了,这些兽首正渐次在世界各地出现,有的走上了拍卖桌,有的则在...
记者昨日从圆明园管理处获悉,8件流失石刻文物漂泊42年后重新回到圆明园,未来将在流散文物区进行展示。这些文物几十年来一直被解放军总参信息化部某单位用作大门门垛。 据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科负责人介绍,此次归还的8件文物包括4件须弥座和4根石柱构件,每件石刻重约2吨。长宽约80厘米的须弥座属于清代文物,虽局部破损且覆盖石灰,但雕工细致,菱形的花纹仍清晰可见,是圆明园遗址出土文物中少有的大体量须弥座。 ...
中华国宝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之牛首(图片由新疆博物馆提供) 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中华国宝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猴首、牛首、虎首及猪首铜像将于8月1日起在新疆博物馆公开展出。这是中国保利集团继承办“新疆油画全国行”之后的又一重大文化援疆行动。 据新疆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览名为《盛世华彩遗珍归——圆明园生肖兽首展》,初步确定将在新疆...
在过去的两年中,圆明园遗址公园西北部一度变成了一个喧嚣的工地。在那里进行的环境整治修复工程,最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面对部分专家学者的质疑,圆明园管理处申明,工程依据国家文物局2004年《关于圆明园西部遗址区环境整治的批复》,在施工中没有破坏遗址。 但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迹象表明整治工程存在疑问。有专家学者呼吁,亟待成立独立调查组介入调查。 疑问一:施工方案为何不公开? 长久以来,居于圆明...
备受人们关注的圆明园4件兽首:猴首、牛首、虎首及猪首铜像,日前随《盛世华彩遗珍归——圆明园生肖兽首展》从保利艺术博物馆引进到了新疆,8月1日将在新疆博物馆展出。 这4件兽首来自中国清代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由欧洲艺术家郎世宁设计、中国宫廷匠师专门为皇宫精心制作,全部采用经过炼制的合金铜,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艺术特色,堪称一绝,直到现在,看...
田村山南路上,矗立于此的石柱经历42年风雨沧桑后,于昨天启程重返圆明园。圆明园供图 23日,原为总参信息化部某单位大门门垛的8件圆明园石刻文物,漂泊42年后重回圆明园的怀抱,未来将在流散文物展区进行展示。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科有关负责人称,8件石刻文物包括4件须弥座、4根石柱构件,每件石刻重约2吨。高约80厘米的须弥座,虽局部破损且覆盖石灰,但雕工细致、立体感很强的花纹仍清晰可见。 据介绍,早...
一名家长带着孩子在参观鼠首兔首。新华社发 7月18日,圆明园铜鼠首和兔首亮相国家博物馆。这是两件兽首在海外漂泊一百多年后,首次在国内公开展出。 圆明园铜兽首是该园内海晏堂前大水法十二生肖喷泉报时“水力钟”的构件,为清乾隆年间意大利人郎世宁主持设计、清廷造办处工匠制作,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掠走。日前,法国皮诺家族将这两件文物捐赠给中国政府,国家文物局将其划拨给...
7月2日,网上爆料北京圆明园规月桥遗址“乾隆御笔”和文源阁“冰裂纹地砖”等散落文物未受到妥善保护,在遭到游人泼墨、拓印、刻字后,不同程度受损。一位中国圆明园学会会员还就此事在媒体上发文,证实“确有此事”。仅仅几天时间,“圆明园文物受损门”便引来各方关注。7月5日,中国旅游报记者前往圆明园实地采访。 出土文物的“呻吟” 今年4月,两尊青铜兽首被国外友人“送还故乡”,曾引发众人关注。3个月不到的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