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自2013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特别是吸引了许多欧美观众的关注。二战期间一些曾被关押在战俘营的老兵后代亲属纷纷到此寻访,了解盟军战俘们在此关押期间的情况。为进一步增强展览的吸引力,带给观众更加震撼、完整、丰富、精彩的参观体验,陈列馆近期又增添三处新亮点。 亮点一:青铜浇筑组雕《抗争》,是我国著名雕塑大师孙家彬的遗作。这组高约2.8米的六人组雕,以被关押...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汗王宫遗址外景修缮完成,于18日向民众开放。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者。25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万历四十四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割据辽东,建元天命。1625年在萨尔浒之战后迁都沈阳,历经宁远城等战役,死后葬于沈阳清福陵。 记者在现场看到,汗王宫遗址大门的东、西各3块柱础石尚在,二进院建筑物下的高台基址也被发掘,露出一段数米长的青砖墙基,目前被建成一处遗...
为了向广大公众提供祭奠先烈、缅怀先辈、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平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第二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于12月13日上午9时,举办“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 烛光纪念”活动,祭奠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及死难同胞纪念活动。 祭奠活动中,广大观众通过签名铭志、向代表抗日英灵浩气长存的卧碑敬献菊花等形式表达对先烈的敬仰和哀思之情。同时,配合此次祭奠活动,博物馆还推...
满铁奉天图书馆不可移动文物标识 2009年,满铁奉天图书馆拆除后的废墟。 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很多老建筑被拆除了,文物保护的速度赶不上推土机拆迁的速度。23年间,沈阳的老建筑消失近400座—— “看着被拆得不成样的残影,我满眼酸楚” “奉天纺纱厂、奉天陆军被服厂、法国驻奉天领事馆、会兰亭、广生堂、广州菜市场、亚洲电影院……现在这些老建筑只能在图片中看到了。”11月22日,在“文保志愿者镜...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13日举行大型公祭活动悼念牺牲先烈和死难同胞。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历史事件的博物馆,通过展示大量文物和历史照片,反映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残酷殖民统治,再现中国军民通过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日上午,辽宁各界人士自发聚集在沈阳“九一八”博物馆里代表抗日英灵浩气长存的卧碑前,通过敬献...
11 月6 日, 由沈阳“九·一八” 历史博物馆推出的图片展—— “无声之营——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史实展” 在英国利物浦市圣乔治大厅开幕,这也是该展览世界巡展的第一站。 此次展览主要是以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为历史背景,通过盟军战俘保存下来的珍贵历史照片、档案等资料,再现当年战俘营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展览由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中国日报社、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和利物浦文化局联合主办,得到了沈阳市...
2015年10月19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暨“纪念类博物馆国际化问题研究”高峰论坛在沈阳召开。 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博物馆协会规模最大、会员最多的专业委员会,为推动我国纪念馆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次代表国内纪念馆界最高水平的论坛会在沈阳举办,不仅是纪念馆专委会的大事,更是沈阳文博界...
日前,由沈阳故宫举办的“盛世菁华——沈阳故宫藏清乾隆时期文物展”正式与观众见面。 展览展出沈阳故宫所藏的75件乾隆时期文物精品,这些文物包括御用武备、御笔翰墨丹青、宗教器物,还有瓷器、珐琅器、漆器、玉雕等各类艺术品,全面展现了乾隆帝的文治武功及当时高超的工艺美术水平,盛世之辉煌于此可见一斑。
日前,在全国第十七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沈阳故宫学术讲坛》(第一集)获评“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 《沈阳故宫学术讲坛》(第一集)一书,系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聘请的明清史专家和本院研究人员,在2014年度所作的14场学术性讲座文稿改编而成。 自2013开始,沈阳故宫博物院与市文广新局共同举办“魅力讲堂、风采文化”清史公益讲座,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年进行9场次,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
促进非遗深入基层、深入百姓,为展示我国北方地区丰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积极作用,由辽宁省文化厅、沈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暨金秋皇寺庙会,9月30日在沈阳市和平区皇寺文化广场拉开帷幕。 由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沈阳市旅游局和沈阳市和平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本次...
“真没有想到,今天来了这么多的游客!”记者了解到,截至10月3日17时,沈阳故宫博物院、张氏帅府(金融)博物馆当天迎接中外游客的人数都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沈阳故宫为27212人,张氏帅府(金融)博物馆为17000多人。 10月3日一早,沈阳故宫博物院、张氏帅府(金融)博物馆的售票处门前就出现了排长队的人海现象。一位从大连来的孙先生表示:“国庆期间我们全家来沈阳玩一玩看一看,没想到沈阳的游客也‘爆...
沈阳故宫博物院“瓷路相逢”首次清代海外销瓷展30日开幕,揭开了中国从16世纪开始通过瓷器向西方传播文化艺术的交流历程。 当日上午,沈阳故宫2个展厅内陈列着83件清代外销瓷器,以清康雍乾三朝居多,分为“走向世界”、“中国情调”和“西风东渐”三部分展示,不少民众正在聚精会神观赏。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解除海禁,外国商船增多,或在广州订货,或来样加工,于是应对外销的广...
9月28日,沈阳北市,六位市民踩在圆圆的石墩上拍照。市民徐洁说,她和姐妹们特意穿上传统民族服装,想在国庆节前感受一下节日的喜庆气氛。她们提前“踩点”感受一下庙会的热闹氛围。 9月30日到10月7日,沈阳市民一定不要错过到皇寺庙会来,这里有的吃有的玩。 昨日,沈阳市和平区政府对外发布了2015中国(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暨金秋皇寺庙会准备情况。 活动现场将会让百姓在赏百般技艺、看百台...
一批由沈阳市民无偿捐赠的书籍、画作以及“日伪”时期的文物被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接收并永久收藏。据悉,本次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接受的捐赠有文物收藏爱好者裴复、刘永斌提供的日军所用风衣、望远镜、马刀、马鞍、刻有南满铁路地图的糖果盒、书籍《满洲河川志》、老照片等日伪时期的文物史料,以及沈阳画家荆成义历时一年多创作的巨幅国画《抗联英魂》,和78岁老人耗时近20年写就的长篇历史小说《东北义勇军三部曲》。在捐赠的...
9月18日,在“九一八”事变84年之际,人民网向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赠送《抗战记忆:70年70人》主题采访视频作品集。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巡视员韩亚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范丽红、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参加了赠送仪式。 “这份报道资料为我们增加了新的宣传内容,我们会好好保管并加以利用。”沈阳九一八纪念馆馆长范丽红表示,这份对系列报道也是对中国抗战的一种全景记录,是对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最好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