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奥式风情区一期北起与冯国璋故居相邻的袁世凯故居,南至进步道,东临平安街,西靠海河,由三栋小洋楼组成,主要用途为商业办公。 位于河北区民主路上的冯国璋故居日前修缮完工,免费向游人开放。整修一新的冯氏故居同相邻的袁世凯故居,重现“左右冯袁”的民国建筑风貌,成为河北区奥式商务区内的地标性建筑,为海河沿岸再增添一抹亮色。 据了解,河北区奥式商务区坐落于海河东路,毗邻海河,项目所...
12月8日,李逸民将军故居开馆仪式在将军故里安仁镇李登村举行。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津华,市领导曹新民、黄丽萍、雷丽亚出席开馆仪式并向李登村授予“龙泉市生态文明村”、“龙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泉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点”牌匾,李逸民将军亲属袁柏雄、叶华湘、袁晓红、季光登、李丰、孟祥伏、李庆...
昨日(12月8日),位于河北区奥式商务区中心地带的码头正式投入使用,同时修缮后的冯国璋故居也正式开放。 冯国璋故居已被改造为主营法式西餐的高级会所,承接餐饮业务的同时免费向游客开放。它与民主道另一侧的袁世凯故居交相辉映,成为奥式风情码头的两大主力景点。两座名人故居分别位于奥式风情码头两侧,距码头仅百余米,形成“左右冯袁”之势。 河北区商务委副主任刘双合表示:“...
全国政协科教文委员会副主任张耕(左一),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左二)为汪锋同志故居揭牌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西北红军创建人之一汪锋的故居不再神秘。即日起,市民可免费参观,看到汪锋生前居住的灶房,穿过的棉衣,使用的录音机、印章等。 昨日是汪锋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政协科教文委员会副主任张耕,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等在蓝田县九间房乡为汪锋同志故居揭牌,汪锋同志故居将作为西安市爱国...
晏阳初旧居 我对晏阳初先生的关注开始于10年前。2000年12月,在“风雨如磐——‘五四’前后的中国”西德尼·D·甘博中国摄影展上,我看到一组晏阳初先生在定县(今河北定州市)开展乡村教育运动的镜头。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晏阳初先生为“扫盲班”上课的那个背影…… 前几天,在定州晏阳初...
孩子们在林子超旧居附近嬉耍。 林子超旧居院子中两栋主要建筑并肩而建,欧洲建筑风格明显。 从门外仰望林子超旧居。 来到蓬江区丹灶联合村塘边里时,已是傍晚时分了。联合经济联合社社长谢启苍为我们带路,沿着乡间小路进入塘边里,前往林子超的故居。在蓬江、江海两区“三旧”改造规划中,列出了一批保留文物点名单,林子超旧居也在其中。 在路口处,即看见一片鱼塘,一座绿瓦白墙的...
裘盛戎旧居 昨日,前门西河沿街215号裘盛戎旧居,墙上写上了大大的“拆”字。 去年11月险被拆毁的京剧大师裘盛戎旧居,又一次面临被部分拆除。 日前,落款为“北京市宣武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的拆迁公告贴到了裘盛戎旧居所在的前门西河沿街上,作为保护院落的裘盛戎旧居依然在拆迁范围内。 时隔一年拆迁再启动 本报曾在去年11月13日对裘盛戎旧居面临...
丁肇中故居被中国侨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月2日上午,揭牌仪式在东港区涛雒镇丁肇中故居门前举行。市、区侨联工作负责人和丁氏家族侨眷代表等5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丁肇中是美籍物理学家,美国国学院院士,当代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祖居丁氏家族宅院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为清代北方非常具有代表性质的一组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4000多平方米,有各种功能房140多间,由于多方面原因祖居建...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考察团到通川区,就张爱萍将军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学习。 东兰县地处桂西北,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少数民族将军故里”之称。该县为庆祝韦国清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组成考察团分别到广安市邓小平故居、仪陇县朱德将军故居、通川区张爱萍将军故居“神剑园”进行学习考察。东兰县考察团高度赞扬了“神剑园...
昨天傍晚,一位居民给本报来电反映,锦帆路上的一栋民国老建筑的外墙被里面的住户擅自开了一个洞,并且装上了防盗门用作出入。据这位居民反映,被“洞穿”的这幢房子是著名南社诗人叶楚伧的故居,目前是苏州文物保护单位。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锦帆路的这栋民国建筑,只见西侧雪白的外墙上被凿出一个“新鲜”的大洞,青砖七零八落散落一地,一扇蓝色的防盗门赫然其中,与整个...
资料图片:八道湾胡同11号 近日,梁思成林徽因北总布胡同故居差点被拆,引发北京名人故居保护的争论。梁思成的学生、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和著名文保专家谢辰生等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们对古建筑保护存在“重物不重人”的误区。 名人故居等古旧建筑保护堪忧 作为资深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指出,从历史建筑价值上来说,名人故居具有特殊意义,它是社会共同的文化遗产,是历史和文...
北京西四北三条39号(原报子胡同18号)程砚秋故居后院东房。 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速膨胀,是“拆”还是“保”?名人故居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究竟如何“保”才有现实可行性?透过名人故居的当代命运,我们又看到文化遗存保护的哪些局限性和哪些迫切性? 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当代人的面前。 “救救遗产”!“抢救名人故居”!“莫让遗产在我们的手中断代”!近年来,这类声音越来越大。 历史观念问题,实践法规...
说到当前名人故居的话题,马上想到一个词儿:进退两难。一边是历史巨人的故居被推土机一个个夷平,城市失去了自己这种灵魂性确凿的存在;一边却是一个个名人故居被作为旅游的景点与招牌“开发”出来,亮闪闪推到人们面前。可是,待走进这些重新“打造”的名人故居里,不过是一些老照片,陈年的家具什物,墙上挂着临时搞来的、往往与这些故居主人并无关系的老字画;空洞乏味,没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