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花瓷器初见于唐,成熟于元,清康熙年间发展到顶峰,且形成众多衍生品种,如:哥窑青瓷、素面青花、青花五彩、金丝铁线青花等。 青花瓷白地青花,色彩简洁、明快大方,且历史悠久,历来为瓷器收藏爱好者所看好。面对庞大的国际化收藏需求,由于存世稀少,元青花的市场收藏价值持续上升。屈指可数的元青花大罐只能越来越多的成为许多收藏家的梦中追求。近来元青花瓷器特别是大罐类器物屡创高价,这意味着收藏品价位攀升的...
元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它那硕大雄健的器型、精巧鲜丽的装饰,令世人啧啧称奇。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中国瓷器重釉色、轻彩绘的传统,将绘画技法与瓷器装饰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明、清两代绚丽多彩的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为元代景德镇陶瓷的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的“瓷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元青花的认识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的约翰·波普博士。当时,他...
元青花的纹饰中融入了不少伊斯兰元素,受到穆斯林传统审美观的影响。作为青花主色调的蓝色,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天空、海洋、远山、湖泊和冰雪。伊斯兰文化圈中的波斯和中东等地,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内陆高原和炎热的沙漠中,自然环境恶劣,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蓝色会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与此同时,蓝色又是崇高、深邃、纯洁、透明的象征,蓝色的所在往往是人类知之甚少的领域,如宇宙和深海,散发着神秘、渺茫和静穆,与伊斯兰教所宣...
元青花上的植物纹十分发达,虽然基本上可以在唐、宋以来的传统图案中找到渊源,但仍然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其中“阿拉伯式花纹”的意味。所谓“阿拉伯式花纹”,在世界艺术史上专指那些以柔美的曲线为主,有规律地展开蔓延状的花、果、叶、草等植物图案,它们或为主纹、或作地纹填充于空隙,共同构成一种复杂、华丽、有强烈装饰效果的花纹。在伊斯兰世界,这种程序化的花纹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器皿、建筑、绘画乃至书籍装帧中。 ...
自从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出了上亿元的价格后, 元青花瓷器更加受到欢迎,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受热捧的宠儿。为什么元青花瓷器这么珍贵?它真的有那么值钱吗?我们应该怎样收藏元青花呢? 青花瓷是釉下彩绘瓷,是世界上最著名和瓷器史上生产数量最大的品种。 元朝时期,米纳依彩绘陶器使用含钴的氧化物绘制烧成釉下蓝彩的技术,传到了我国内地,为景德镇制瓷艺人掌握,烧出了纯深蓝色的霁蓝釉和闻名世界的精美的...
在我国青花瓷萌生于唐宋时期。这些年专家学术界及古玩对唐钧、唐花釉的认识,以及对宋代的白瓷、黑瓷和青瓷上偶尔出现的蓝色和蓝斑,这些现象都足可以证实在我国古陶瓷中使用钴原料的出现,进而逐步被窑工们所认识、发现并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和掌握了钴原料的烧造温度和规律。 由于在十四世纪的上半叶,我国青花瓷仍处于是发展中的早期阶段,因为那时人们还正偏爱于唐、宋时发展起来的单色釉瓷,即“五大名窑”。多年前在西...
我藏有两件元青花高足杯的残件,一件杯心画位高士,汉人装束,用笔含蓄飘逸,人物姿态静中有动,有凛然而不可犯之感。另一件杯心画着一个蒙古少年武士,手握兵器,强悍健壮。两件残器,画风酣畅有力,干净利落,为元代景德镇湖田窑的产品。 元朝本由蒙古贵族建立起来,蒙古族原是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它训练出一批强悍的军队,从1210年开始向南侵犯,至1234年消灭了女真族统治下的中国北部的金朝政权。1279年...
《艺术市场》杂志2003年9月号刊登了记者就元青花专题分别采访了周晓陆教授和著名古陶瓷鉴定家叶佩兰先生的谈话录。对此,笔者于12月写了《“至正型器”与“元青花”的若干问题》一文,对周、叶两先生的某些说法作了异议。《中国文物报》今年1月21日刊登许明的文章亦涉及此题,其中有的观点同我一致,但实际上问题还很多,因此,特将拙见在此述及。 周先生说:“目前我们对待元代青花存在一个误区,同时这也是一...
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中,“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也将中国著名的青花瓷推举到了一个难以达到的高度。自此,元青花在拍卖场上的价格扶摇直上,成为鉴藏界瞩目的焦点。 随后,青花瓷在拍场的表现越发抢眼。在2011年香港苏富比“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专场中,“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
根据目前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全世界元青花整器的存世量仅为400件左右,散落在海外的就约200余件。 土耳其:盘子数量最多 据了解,海外的元青花珍品分别藏于伊朗、土耳其、日本、英国、法国等国的博物馆里。其中,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秘藏着40件令世人惊艳的中国元青花瓷器,是元青花在海外数量最多的收藏地。 伊斯坦布尔曾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从隋唐...
三彩与元青花都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专有名词、专有品牌,但百年来元青花在学术界争议最大。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2.3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又被人置疑年份鉴定有问题。元青花非官窑器,如今却又价值连城,当年受到中亚及欧洲宫廷贵族的青睐,被竞相收藏,文化经济价值远远超过通常的明清官窑器。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给予出口元青花大件精品一个身份:即专供外国宫廷贵族赏玩、珍藏的出口官窑器,...
古人曾用“既生瑜何生亮”来形容两个才能相当的人之间的暗中较量。然而,在古玩世界中,瑜亮情结也时有发生。元青花和枢府瓷就是一例。 说起元代的瓷器,人们首先想到的多数是元青花。可是在元朝,青花瓷并未受到国内的重视,它只是作为一种外销瓷远销海外,仅仅受到中亚及欧洲宫廷贵族的青睐,成为他们竞相收藏的对象。相反,元代创烧的枢府瓷却受到国内当权者的重捧,成为朝廷定烧的一种高档瓷器。为何两种瓷器的待...
该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制于元代,高30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8.8厘米。玉壶春瓶是元代盛行的器形,基本沿袭宋代制式,但较宋代显得厚重饱满。该器物撇口、细长颈、广圆腹、圈足。内口沿绘一周缠枝花纹,颈部为蕉叶纹及如意纹,腹部主题纹饰为人物故事图,足壁是如意纹。青花色调淡雅,用国产青料所制。图案丰富,主次分明。胎细白,釉汁滋润,白中闪青,反映元代景德镇制瓷工艺水平,为国家一级文物。 元代开始烧...
50多年前,人们对元代青花瓷器还知之甚少。自从美国学者波普博士以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龙纹象耳瓶(原北京智化寺旧藏)为依据,对照伊朗阿特别尔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元代青花瓷器发表了两本研究报告后,才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近30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收藏元代青花瓷器热潮的不断升温,其市场价位已今非昔比,动辄就要千万元之巨。而后,有国内古陶瓷界专家提出,要将青花瓷定为中国“国瓷”,以...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佑期、至正期和元末期。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现藏江西九江市博物馆的元青花双耳连座香炉(见图)便是当今存世稀少的元青花珍品,同时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