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20日至21日,广东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江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进行验收,并组织召开交流学习会议,深圳、珠海、佛山等市参与了此次交流学习。 此次会议以江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验收为契机,结合广东省各地市实际情况开展交流。同时会议也将江门市在文物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反馈、交流。 记者从江门市文广新局了解到,在江门地区普查办和收藏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江门市第一次全国可...
布达拉宫丝织品普查、建档小组内,组长边巴琼达手持文物鉴定专用显微镜正在观察一幅恰鲁(僧人的一种随身物品)的组织、纹样,“对于文物的普查建档,我们要精细到每一根丝线组织”。 耸立在西藏拉萨市中心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被誉为“藏民族历史文化艺术宝库”,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收藏有众多历史文物和稀世珍宝,是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研究员索南航旦13日介绍说,布达拉宫...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对文物工作的要求,加快普查登录进度,保障普查质量,全力做好普查收官工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2016年省级普查办主任工作会议4月14日在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刘玉珠指出,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年3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普查为基础,“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数...
“光说徐州历史文化厚重,这一普查才发现,咱们徐州有这么多宝贝啊。”4月8日下午,“全市文物工作会议暨2014-2015年度依法保护文物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表彰大会”在云泉山庄召开,参会人员在翻阅现场发布的《揽珍——徐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一书时,不由感叹。 可移动文物普查率先通过验收 一批“宝贝”首次披露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
按照国普办和省普办关于2016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总体要求,3月31日,成都市“一普”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成都市2016年普查工作推进会,全市各县级普查办、市文广新局直属文博单位、市文广新局“一普办”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2015年成都市“一普”工作推进情况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对2016年全市普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普查机...
近日,农业部部署开展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对潜在的农业文化遗产开展普查,准确掌握全国农业生产系统分布状况和濒危程度,为国家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编制农业文化保护规划、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奠定基础。 据悉,农业部从2012年开始分三批认定了6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填补了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空白,有力地带动了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开展好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是下一步更好地开展中国...
动员培训 按照省、市两级普查办的要求,虢国博物馆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接近尾声。目前,已顺利完成馆藏文物共计4094件/套的信息上报,不日,将开展数据终审工作。 此次普查工作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我馆自2013年9月正式启动该项工作以来,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动员培训。成立可普领导小组和可普工作组,制定实施方案,...
近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副局长关强,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负责人等一行前往故宫,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陪同下,就该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要认真总结普查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完善文物保护制度,探索文物资源服务社会的新渠道。 当天下午,刘玉珠一行首先进入故宫博物院北五所瓷片库,与库房普查人员交谈,查看柜藏情况。库房里有几桶等待清洗的瓷片,刘玉珠索性坐...
故宫博物院 近日公布该院第一次全国可 移动 文物普查 阶段成果。截至2015年年底, 故宫博物院 已先后上报6批普查数据,涉及陶瓷、文献、法书、绘画、织绣、工艺、铭刻、珍宝、古建藏品等诸多门类,共计文物170余万件、文物影像47万余张。 故宫博物院 制定了2014—2016年度的“三年藏品清理计划”,以“边清理边采集边研究”的工作模式对 故宫博物院 部分藏品进行深入清理,开展登记著录、影像采集等...
故宫博物院近日公布该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成果。截至2015年年底,故宫博物院已先后上报6批普查数据,涉及陶瓷、文献、法书、绘画、织绣、工艺、铭刻、珍宝、古建藏品等诸多门类,共计文物170余万件、文物影像47万余张。 故宫博物院制定了2014—2016年度的“三年藏品清理计划”,以“边清理边采集边研究”的工作模式对故宫博物院部分藏品进行深入清理,开展登记著录、影像采集等,主要涉及乾隆御稿...
近日,在内蒙古开展的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文物普查组在阿拉善盟博物馆登记一件国内罕见、史料价值极高的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刻石与拓片。文物考古专家根据刻石题记的年号研究,得知碑刻落成的年代为东汉安帝永初(公元107—113年)时期,碑刻写于“永初元年”(107年),碑刻为东汉时期西北驻军所刻,文字内容有“汉武帝”“北置朔方,西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列郡塞,西界张掖居延”“王莽之乱”“更于郡之北山沙...
近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一普晒家底”系列展——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封诰展、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钱币展、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兵器特展、黑龙江省博物馆藏碑帖特展陆续亮相。这些特展展出的精美而珍贵的藏品,几乎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封存沉寂多年,能够重见天日源于黑龙江省博物馆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自2009年至2015年11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黑龙江省博物馆完成了对馆内珍藏...
截至目前,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新疆共采集藏品196841件/套(实际数量421776件),其中珍贵文物6221件/套(实际数量12607件),在采集信息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未定级的珍贵文物。 2月18日,自治区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普查专干赵德文介绍,在新疆博物馆完成了对新疆考古学先驱黄文弼考古所得四十箱文物的整理、建档;在新疆博物馆的古籍中发现宋元珍贵刻本;在哈密发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