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捞出200多件瓷器。考古界认为可能与海上丝路有关,引起世界瞩目,该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 ●2000年,考古部门对“南海一号”正式展开调查。 ●2001年4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水下考古专业队员共12人,搜...
记者近日了解到,沉睡了800多年的古沉船“南海一号”将于下月打捞出水。届时,它将被安放在一个专门修建的巨型水池———“水晶宫”中,预计明年对游客开放。到时候,人们不但可以通过水下观光长廊参观“南海一号”,还能现场观看考古人员的工作进展。 沉箱水下潜游运送古沉船 目前,“南海一号”的打捞工作已进入倒计...
南海一号上打捞出的文物 作为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水下考古发现,“南海一号”古沉船有望下月中出水重见天日,并正式“安家”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在南越王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水下考古20年”专题讲座透露,最快明年下半年,市民就可一睹蒙着神秘“面纱”沉船,而船上文物的发掘、清理与展示同步进行,“...
持续两个月之久的“南海一号”穿梁工程今天全部完成。预计“南海一号”将于十二月中下旬打捞出水,并入住“水晶宫”。 据此间媒体报道,今天上午十一点三十六分,第三十六根也是最后一根底梁成功穿过“南海一号”的沉井。承担打捞工程的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现场监测显示,全部底梁都已到达指定位置。今天下午,工程人员开始对底...
30日上午,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做称,目前,“南海一号”的打捞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沉船今年年底可望出水,目前发现的文物种类和精彩程度都远远超过预期。 据了解,截至目前“南海一号”的沉井底梁已穿了24根,余下的11根底梁预计需要15天才能完成,如果工程进展顺利,“南海一号”将于12月底出水,明年下半年可对外开放。 目前从...
昨天,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向记者透露,由于连日来天公作美,“南海一号”穿底梁进展顺利,至昨天已经成功穿越21根底梁。余下15根底梁将在20天至1个月内全部完成。据透露,从现在起,在2个月时间即60天时间内,“南海一号”将完成穿底梁、打捞及入水晶宫阶段。“南海一号”将在今年内“入住”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
记者今日从此间获悉,被称为“海底穿针”的“南海一号”沉井横穿底梁作业,因为现场的诸多因素,原计划一天穿插一根的底梁不得不放缓进度,大约一天半时间可穿过一条底梁。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南海一号”可望在十一月出水。 据悉,在第一根底梁于九月四日成功穿插到位后,随即穿插的第二根底梁却遇到一个难题:首根底梁在横穿过程中对沉井中的泥层...
从来没有一艘船象“南海一号”一样受到中国众多媒体如此长时间的关注。 今年四月到八月,“南海一号”可望在当月出水的消息让人应接不暇。其实,按照整体打捞的计划要求,“南海一号”出水的时间应该在今年台风季节来临之前出水。然而,在八月份接踵而至的台风发威时,“南海一号”依然沉睡在海底。 当然,人们的预计和现...
昨天(30日)上午,“南海一号”探摸人员从海底抽起的淤泥中“淘”出4枚宋代铜钱,以及一些宋代瓷器碎片,这是超过10天的探摸工作中首次发现文物。 船身清泥近半露出20余米 探摸现场的省考古研究所魏峻博士告诉记者,昨天探摸队开始对“南海一号”古沉船的船头位置进行抽淤泥的工作,上午10时左右,工作人员在过滤所抽出的海底淤泥的滤网...
据《中国海洋报》1月10日报道,世人关注、现身至今已有19个年头的“南海一号”沉船终于从今年元旦起正式实施整体打捞作业,并预计于明年出水。近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联合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主席张柏,首次向媒体披露了“南海一号”打捞方案的细节。 “南海一号”为1987年发现于广东阳江海域的宋代沉船,距阳江海陵岛约20海里...
就在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整体打捞紧张进行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也不断有新的发现。近日,在清理沉井周边淤泥时,发现的一件石质小佛格外引人注目。 整体打捞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文物部门已经清理和保护文物137组、500多件,包括瓷器、金器等。它们都是在沉船周边的淤泥里发现的。 周边文物清理完毕后,沉井底梁的穿架工作将从下周开始。底梁穿架设计有三套方案,工作人员将在成功穿完第一根底...
广东海上丝路博物馆远眺,中间凸起拱形为“水晶宫”。索有为 摄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即将完成从图纸到现实的跨越,陈列南宋沉船“南海一号”的博物馆主体“水晶宫”目前已开始封顶,本月底可完成。 为保护、展示和收藏“南海一号”沉船船体和船上数万件文物,广东省三年前着手为“南海一号”...
“手镯”究竟是手镯还是门环,究竟是龙纹、蛇纹、兽头还是鱼形,这些仍待进一步考证。 昨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亲临打捞现场,在查看了此前“南海Ⅰ号”清凝过程中出水的部分文物后,童明康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南海Ⅰ号”出水的一对鎏金龙纹大手镯可能只是半成品,它的用途可能是古代用来扣在门上的“拉环”。...
“南海一号”的打捞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预计沉井两天后可以压到淤泥以下十二米的预定位置。 据悉,从四月六日启动现场打捞至今,目前工程完成过半,总体进展比较顺利。近段海况多变,令沉井下压等工作增强了难度。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局长陈北先表示,针对打捞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他们已经采取了很多针对性的办法。 记者在现场看到,“南天龙”甲板上,摆放了两个秤砣样的巨...
吊臂提起巨型水泥块准备入水下压沉井 4两重鎏金龙纹大手镯,后来发现的金手镯表面已被凝结物覆盖 新出水的一批珍贵瓷器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雏形已现 打捞南海一号的巨型沉井底部昨日已经下压至海底淤泥以下10.5米左右,预计还有3天沉井就将下压到淤泥下12米的预定位置。 昨日上午,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在阳江市委书记陈小川的陪同下,乘船前往南海一号打捞现场对工作人员进行慰问,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