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乐安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与乐安县牛田派出所齐心协作,摧毁一盗窃文物团伙,抓获涉案人员4名,被盗的流坑村重要文物“望重端僚”牌匾及其他30余件文物失而复得。 乐安县“千古一村”流坑存有丰富的明清古文物,“望重端僚”牌匾是流坑村大宾第建筑群景点内,南侧的务兹堂前厅悬挂的一块木匾,此匾制作讲究,为清道光四年乐安知县为房主董光祥...
婺源县“龙尾砚”产地发现的明代祠堂匾额。作者:江国旺 江西省婺源县溪头乡龙尾村是四大名砚之一“龙尾砚”砚石产地,日前发现一块明代祠堂匾额。这块于明万历己未年(1619年)中秋月置的匾,长3.10米,宽1.30米,系龙尾村原萧江氏三房厅的支祠匾。匾额上书的“雍睦堂”三个浑厚大字,为时任文渊阁大学士、首辅大臣方从哲(?—1628...
一块看不起眼的木板,被五峰县一农妇,当猪圈栏板和跺猪草的砧板使用多年。当地文物部门发现这竟然是一块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进士匾。 五峰采花乡文化站,在该乡栗子坪村10组,发现一块清代进士匾,它长1.66米,宽0.76米,厚0.09米,为樟木所制。在此匾中部,刻有行书“进士”两字,上方有一个繁体“岁”字,右侧则是“钦命提督湖北全省学院加二级...
中国科举,始于隋唐而废于清末,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也伴随了封建王朝的荣辱兴衰。科举制虽已废除,但一些科举文物却仍在民间流传,并随着收藏家们的发掘而渐被关注。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的姚远利馆长就是这众多的收藏者之一,他收藏科举匾额达600多方,许多遗落民间的科举文物都为姚馆长慧眼所识,收入馆中。姚馆长通过这些藏品,带我们见证了中国科举考试的演变历史。 在姚馆长向我们展示的藏品中,除了匾额,还有一些文...
近日,东乡县党史办工作人员在文物调查中发现一块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46年历史的古寿匾。 这块古寿匾如今藏于东乡县孝岗镇水南村一饶姓村民家中,樟木板所制,长约2米,宽60厘米,厚约8厘米。寿匾上雕刻的字体丰满,笔法遒劲,雕工精细。古寿匾字体表面曾镀为金黄色,现已斑驳不堪,但字体仍然清晰可辨。东乡县文史专家称,寿匾主人饶氏李太君生活的年代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匾文落款所刻其为“饶氏...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古匾尽显梨园春 展览时间:2010年2月6日——5月3日 展览展厅:M展厅 主办单位:首都博物馆 协办单位:北京文博交流馆 展览简介: 2010年2月4日——5月9日,首都博物馆与北京文博交流馆共同推出了《古匾尽显梨园春》,来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此次展出的梨园老匾,是从北京文博交流馆馆藏梨园旧匾中精选出来的,共计五十余方,都曾在梨园公会的馆址...
“文物不见啦!”“石匾被偷走了!”街坊电话一个接一个拨到记者手机上。黄姨着急地说:看了《羊城晚报》上周四a18版的报道,得知在德政北路榨粉街发现罕见古代考试文物石匾后,还想带朋友来看看这个难得一见的稀罕东西,怎么过了一天就失踪了? 还是那条窄窄的小巷,还是那些街坊。小巷的麻石路上覆了一个编织袋,湿湿的地上骤眼望去与平常没什么不同,俯身细看才发现,水...
“真没想到,你们报道后有那么大反响,来了三批人,都要争着收藏这只百年竹匾!”上月21日,记者报道了锡北镇有只百岁巨型竹匾,12月3日,记者从这只巨匾的拥有者徐庆生处获知,这只竹匾最终落户在了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徐老伯说,报道一出去,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给他打去电话,表示愿意接受这只竹匾,他当即答应下来。没过几天,玉祁酒厂中的酒文化博物馆也开着车上门找他,愿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