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世上最古老的木雕人像。(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网) 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地志博物馆总经理纳塔利娅·韦特罗娃表示,德国科学家进行研究后判定,馆藏的100多年前在俄乌拉尔地区发现的世界最古老的希吉尔木雕人像的年龄是1万1千年,而非此前认为的9500年。 北京参考消息网援引俄罗斯卫星网8月28日报道,希吉尔木雕人像(Shigir Idol)是保存到今天的世界最古老的木雕,由落叶松木制成。该考古文物...
据英国《镜报》报道,近日,考古学家在俄罗斯阿尔泰山发现了一具有1500年历史的婴儿木乃伊。据悉,此次考古发现有望揭开匈奴王阿提拉祖先的神秘面纱。 考古学家表示,由于该婴儿被裹上皮革尿布密封在石质棺材中,经历上千年而不被外界空气侵蚀,因此保存较完整。研究发现,该婴儿被埋在未经过木乃伊保存的两名成年人中间,考古学家推测,这两人可能是孩子父母。据推测,该婴儿约有一个月大或为新生儿,目前其性别还未确定。...
最近,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从战火纷飞的叙利亚传来。长期守护叙利亚著名历史遗迹帕尔米拉城(Palmyra)的前帕尔米拉文物局长哈立德·阿萨德(Khaled Asaad)被“伊斯兰国”(IS)残忍斩首。 杀害哈立德·阿萨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他说出,尚在伊斯兰国到达前,他和其他的考古学家都把城里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转移到了何处。当然哈立德不会告诉他们,也拒绝与他们合作。因此,恼羞成怒的极端分子们就当着...
据联合国网站19日消息,据报道,叙利亚考古学家阿萨德19日在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遭到极端主义组织“伊斯兰国”(IS)武装人员残酷杀害;此前一周,该国另一名考古学家耶西亚在大马士革城堡和国家博物馆遭袭击时不幸身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19日在一份声明中对这两起事件表示“悲哀和愤怒”,并对此令人发指的行径予以强烈谴责。 博科娃在声明中指出,阿萨德和耶西亚遭到杀害是叙利亚以及全世界文化遗产界的巨...
图:叙利亚考古学家阿萨德在帕尔米拉一处古蹟前合照,小图为他的遗体被ISIS绑在廊柱上示众/英国《每日邮报》 综合美联社、英国《卫报》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周二在叙利亚世界遗产古城帕尔米拉的公众广场,将82岁考古学家阿萨德斩头,并将尸体吊在柱上示众。据悉,阿萨德是因为拒绝透露帕尔米拉古城珍贵古代艺术品的位置而惨遭杀害。 叙利亚国营叙利亚新闻社和叙利亚人权瞭望台组织说,ISIS分子...
梵高割下耳朵后创作的著名画作《耳朵缠着绷带的肖像》 考古学家发现的梵高左耳 近日,一则爆炸性新闻轰动艺术界:考古学家于法国阿尔勒地区发现一只耳廓骨,这只耳廓骨极有可能就是梵高割下的左耳。梵高为什么要割下左耳,其艺术创作在割耳前后有什么区别?记者对深圳市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进行了电话采访。 梵高的左耳在法国现身 考古学家近日于法国阿尔勒地区发现一只耳廓骨,在这只耳廓骨的内侧,有明显的锐器切...
参观博物馆、做陶艺、模拟考古,昨日,20位小朋友来到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游戏中了解金沙文明。孩子们自己在土中挖掘陶片、动物骸骨,还用3000年前的工艺制作了陶艺作品。看着自己动手的成果,孩子们脸上都乐开了花。 暑假期间,为了让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加丰富,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暑假系列活动启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植物园等16个社会实践基地...
在土耳其的Zeugma城市下,深埋著古老希腊的绝美秘密。牛津大学考古学的考古团队挖掘出3个马赛克艺术品,这些马赛克艺术品都是古希腊神话当中很重要的人物,不过你也不需要精通神话里头的奥妙,光从作品来看,我们就能了解到它的美丽了。 考古学者在Zeugma进行挖掘工作,在图中,他们正在挖掘出的作品里头有9个缪斯(Muse)女神。 缪斯塔利亚(Thalia) 海神和他的妹妹与妻子忒堤斯...
这个问题牵涉到考古学的三个基本研究方法:考古层位学、考古类型学和考古年代学。 对于层位学如何理解呢?我们的地层堆积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年代早的地层首先形成,然后经过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后来形成的地层叠压在年代早的地层上,或者破坏掉年代早的地层,考古学上称为“打破早期地层”。 类型学是什么呢?通俗地说就是不同年代、不同文化的器物的形制、制造工艺、装饰风格具有差异,而同一年代、同一文化的...
考古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2000年历史的“睡美人”之墓。睡美人的陪葬品也证明了古罗马与阿克苏姆王国之间的贸易来往比我们所知道的时间要早几百年。 考古人员花了6周在阿克苏姆王国遗址挖掘睡美人之墓。除此之外,他们还挖掘出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或者2世纪非凡的手工制品。这些装饰华丽的物品有几千颗彩色珠子所串成的项链、古罗马时期玻璃器皿和玻璃香水瓶。 不过目前为止,最重大的发现就是这个戴着青铜戒指的睡...
考古学家发现350年前贵妇遗骸保存完好 法国考古学家发掘一具17世界贵妇遗骸,遗体上依旧穿着长袍以及鞋帽,保存完好。 在法国西北城市雷恩的新会议中心建筑工地上,法国国家考古人员研究所的一组人员在抢救性挖掘时发现了这具遗体,并撬开了这座铅质棺椁。 “打开棺椁,我们看到了遗骸,里面还有大量织物和鞋子,”小组成员考古学家罗森·柯莱特说道,“我们并不知道她到底保存的怎样,只有等到扫...
日前,首批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颁证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河南作为全国文物大省,考古学家李占扬是文博行业唯一获此殊荣者。 李占扬,1984年从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分配至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从事旧石器考古工作,参加过丁村遗址等重要考古发掘及研究。1987年调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1993-1997年,主持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发掘与研究,发现鉴定恐龙蛋化石万余枚,获“1...
5月28日,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来杭参加《良渚文化刻划符号》出版座谈会,并于29日考察了良渚古城遗址的申遗进展情况。 29日上午,张忠培先生参加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推进会,听取了良渚古城核心区考古工作、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进展情况、申遗区块规划展示方案的汇报,并做了总结发言。张忠培充分肯定了良渚古城遗址近年来的考古成果以及申遗进展情况,认为申遗的目的是推动遗址本体的保护和传承;对良渚古城遗址的考...
2015年5月20日,考古学家和科学家对千年前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庞贝城居民化石进行修复。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Mount Vesuvius)喷发,罗马庞培古城被火山灰埋葬,迄今已经1900多年,居民的遗体成为了化石。而复原工作人员利用石膏技术保留了86名遇难者被埋葬前一瞬间的遗体。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管理员斯特法尼亚·朱迪切(Stefania Giudice)说:“我们在用...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陪葬坑在时隔20多年后再次进行考古发掘。根据秦始皇帝陵大遗址考古工作计划,在1994年开始的二号兵马俑坑第一阶段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今年2月,秦陵博物院向国家文物局上交申报材料申请二次发掘,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这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将会持续到今年11月。 秦俑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北侧,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它在1976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