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份报告称,考古学家在日本冲绳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鱼钩。这对鱼钩由海螺壳雕刻而成,其使用年代在大约23000年前,同时发现的还有其他古代文物。 报道称,尽管冲绳岛资源匮乏,但据信在大约30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最新的这项发现显示,人类在这一时期使用较先进海洋技术的时间远比先前认为的要早。而现代人类据信是在大约50000年前开始从大陆走...
据俄罗斯卫星网18日援引消息,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秘鲁北部海岸发现一块超过6000年的织物。 这块织物碎片是Jeffrey Splitstosera博士和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领导下的考古小组在普雷塔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的,它已经有大约6200年的历史。 截至目前为止,在埃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布料距今已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然而,令科学家们感到震惊的不是织物的年龄。他们发现古代织物被...
阿富汗拥有丰富的古代珍宝,并曾是传奇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经停点,尽管饱受战争的蹂躏和劫掠者的洗劫,但对于考古学家而言,仍然是一座“露天博物馆”。经过 30 年的冲突暴乱,阿富汗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一群考古学家开始尝试通过书面绘制该国历史遗址地图呈现其辉煌历史。这一国际团队正致力于利用卫星成像将阿富汗大量遗址和古迹绘制到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中,即巨型地理信息系统 (GIS)。图为 2016 ...
9月10日,央视播出的一个画面,让正在漯河家中吃午饭的马宝光灵光一闪,他很快奔赴画面拍摄地安徽淮南市,发现近200件旧石器时代的石质文物。 漯河市回族考古学者马宝光,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生产工具史学家荆三林教授的入室弟子,他几十年如一日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多次荣获省市社会科学奖和考古学会优秀论著奖。 几年前,他带领学生对河南岩画——凹穴天书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先后在16县市发现岩...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9月1日援引法新社报道,考古学家8月31日表示,从吉萨金字塔旁挖掘地点发现的一块木头,首次显示古埃及人曾使用金属制造船只。 根据报道,上述木头长8米,宽40厘米,厚4厘米。考古学家在一艘船的组件中,发现圆形及U型金属钩子。这艘船与埋在大金字塔旁的胡夫太阳船于同年被挖掘。若干太阳船被埋在王室陵墓旁的墓穴,它们可能被用于法老王葬礼仪式,或作为阴间的交通工具。 埃及...
为期两天的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研讨会11日在乌鲁木齐闭幕。有国内知名考古专家指出,通过丝绸之路,外国已经把玻璃传入中国,我们的古人也学习和掌握了玻璃技术,但却没有发扬光大,这可能最终影响了中国整个的技术进步,因为近现代科学的重要发现80%都和玻璃有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在研讨会期间接受国际在线专访时表示,事实上中国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玻璃,通过丝绸...
陈梦家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办公室(1955年商承祚拍摄)社科院考古所供图 【关注】 今年9月3日是陈梦家先生在“文革”初期罹难五十周年的日子。陈先生才华横溢、著作等身,无论对甲骨文、青铜器与铭文,还是对汉代简牍,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贡献卓著,建立了不朽的体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因而高质量地整理、出版陈先生全部著作,无疑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原中国科学院...
据澳洲网报道,考古学家2014年在西澳丹皮尔群岛(Dampier Archipelago)发现澳洲最古老的石制房子,近日他们公布了这一发现,并将在数月里发表论文公布成果。据了解,这座石制房子距今已有8000年到9000年的历史。 据报道, 这一最古老的石制房子是在丹皮尔群岛中的迷迭香岛(Rosemary Island)发现的。来自西澳大学的首席研究员麦克唐纳(Jo McDonald)6日...
丹麦地处北欧,一直是世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可就是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国家,也没能逃过历史的纷争。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丹麦同样经历过鲜血淋漓的战争年代。为了保护无辜的平民,有三百多座中世纪风格的城堡曾经拔地而起,可惜的是,它们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红尘中。为了探寻它们的踪迹,2014年,来自丹麦各地博物馆的十位专家决定组成考古小分队,共同寻找这些消失的城堡。 考古专家们首先确定了可能的...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9月1日援引法新社报道,考古学家8月31日表示,从吉萨金字塔旁挖掘地点发现的一块木头,首次显示古埃及人曾使用金属制造船只。 根据报道,上述木头长8米,宽40厘米,厚4厘米。考古学家在一艘船的组件中,发现圆形及U型金属钩子。这艘船与埋在大金字塔旁的胡夫太阳船于同年被挖掘。若干太阳船被埋在王室陵墓旁的墓穴,它们可能被用于法老王葬礼仪式,或作为阴间的交通工具。 埃及古物部官...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近日考古学家在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查科峡谷发现了一些有着六根手指或脚趾,不同寻常的人类遗骨。根据在遗骸附近发现的鞋子,考古学家推测这些“六指人”在当时的社会属于上层阶级,享有特权。 新墨西哥大学人类学家帕特里夏克朗(音译)最先提出此推测。帕特里夏表示,“六指人”墓室里有大量陪葬品并且大多价值不菲,仅在死者右脚踝处就发现698颗碟形绿松石珠,近3000颗圆形绿松石珠...
近日,记者采访到叶茂台古墓挖掘的亲历者,著名考古学家冯永谦先生。40多年过去了,这位当年参加叶茂台辽墓发掘的考古专家给记者讲述了许多有趣的事。 叶茂台位于法库西南45公里的101国道上。1974年4月,叶茂台村村民无意间发现一处古墓。很快辽宁省博物馆立即派出以徐秉琨、冯永谦、曹汛等组成的专家组于5月2日赶往现场…… 七号墓发掘初始及墓室外观(由北向南摄) 无法...
8月10日,美国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动物考古学家江雨徳(Roderick B. Campbell)教授等一行2人考察访问了安阳博物馆,并就正在安阳博物馆展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发掘出土的骨器和馆藏骨器进行了专题考察。 江雨徳等对郑州关帝庙晚商聚落遗址出土的骨器进行了仔细观察和测量分析,并对骨器的所属的动物种类、骨料来源、制作工艺和制作地域等提出了初步意见。江雨徳还考察了安阳博物馆馆...
考古学家发现手挽手夫妇尸骨 考古学家在从前的一座多明我会修道院的内院里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一对手挽手下葬的年轻夫妇的尸骨,据此他们认为,这可能是罗马尼亚版本的罗密欧和朱丽叶。 罗马尼亚克卢日-纳波卡考古和艺术史研究所的专家,目前正在他们认为以前是这座修道院的公墓的地方进行挖掘工作,并已发现几具尸骸。但是发现这对手挽手下葬的年轻夫妇的遗体令考古学家倍感吃惊,因为那一时期的合葬极其罕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