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近发掘出土的土司王故都 湖南老司城遗址,其庞大的建筑废墟和出土的精美文物,记载反映了八百年来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生活的历史,堪称“挖”出来的民族团结“活化石”。 老司城遗址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的灵溪河畔。在老司城遗址漫步,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那废弃的城墙、寂寞的祠庙、萧条的宫殿木楼、孤零的牌坊雕像以及铺着各种图案的鹅...
因电影《岁月神偷》而扬名的永利街被列入香港特区政府保育计划。阅读提示香港开埠一个多世纪里,留下了1444幢历史建筑,它们默默见证着城市的成长。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建筑大多已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长期闲置。2007年起,特区政府推出一系列保育措施,包括对政府拥有的历史建筑推行“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为保存私人历史建筑提供经济诱因等。项目实施两年多来,一批历史建筑得以复活,香港这...
评话和伬艺,是福州的传统曲种,评话伬则是由评话与伬唱相结合的曲种。福州评话,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的独特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州五区八县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伬唱,则以唱为主,是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流行于福州语系地区。 福州评话伬,不仅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中国曲艺界称为“人文活化石”。 30年前,福州评话伬《小夫妻三戏星期七》唱进中南海,而已年届八旬作为福...
【成因探秘】千年工艺道法自然近代工业文明如同一个动力巨大的引擎,将社会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人们在充满自豪的蓦然回首间,却不经意地发现,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村庄、我们的生活行为,正如一条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趋于标准化、同一化。越来越多的趋同,让我们开始关注并重新重视历史中那曾经各具地方特色却渐行渐远的物质形态:物种、文化、工艺等等。近年,当酿酒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用&ldq...
图为2005年农历春节期间,多位艺术家推出「天赐良鸡装置艺术展」。1987年,公卖局配合都市计划将第一酒厂迁至林口。至此,位于忠孝东路、金山南路和八德路交叉口,佔地7.2公顷的第一酒厂(现为华山艺文特区)走入历史,成为产业遗产。1992年,立法院在30多位立委投票赞成下,打算将华山纳入新的立法院用地,但因民间有争议,加上经费庞大,最后不了了之,华山仅出租作为停车场使用,广大的厂房逐渐成为废墟。经过...
澳门历史城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在四百多年的历史里,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城区内,合力营造了不同的生活社区。這些社区,展示了澳门的中、西式建筑艺术特色,也展现了中葡两国人民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习惯的交融与尊重。中新社发赵伟 摄 中新网7月15日电今日是“澳门历史城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周年纪念日。澳门文化局副局长陈泽成总结五年保遗工作时强调,特区政府...
图为桃坡村阳戏班子部分成员。 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河镇桃坡村是“阳戏”的发源地,如今在这里仍能看到正宗的“阳戏”。 阳戏最早始于殷商时期,算起来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土家族的先民为驱鬼逐疫举行一种祭祀仪式,叫傩祭。阳戏从傩祭中汲取了营养并逐渐形成为一个剧种。戏里的角色都戴木制假面,扮做鬼神歌舞,又称为“木脸戏”和&...
提起民间歌谣,谁不会说上几首呢?古代的如“阿房阿房亡始皇”、“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等,现代的如“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公鸡喔喔啼。你拍二,我拍二,二只小兔子练画画……”等等,都广泛流传。歌谣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和抒情达意,用简练押韵的诗歌语体来口头传播的民间文学样式。歌谣能充分反映出民风民...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记者从黄山市政府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该市将全面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用5年时间全力抢救和保护徽文化的“活化石”。业内人士认为,该工程以传承徽州文化为根本,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为手段,是改善民计民生、推动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黄山市拥有古村落101个、古民居13438幢,其中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保护街区21处,...
中新社泉州十二月八日电 题:千年清音演绎新体验 —— 专访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丁宏海 作者 孙虹 曾福志 “南音,是连接世界各地闽南人的精神纽带之一,我对南音传承的前景十分看好”,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丁宏海八日接受记者专访说,“在新加坡,没有其他民族音乐可以比得上南音的影响力。” 日前,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南音(泉州弦管),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一项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人被称为历史的“活化石”,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沿袭的个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就是保护传承人。日前,本市公布了“第一批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确定了第一批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等七...
10月12日,侨乡福建省泉州市各个区县里有名的南音队伍齐集古城泉州,唱出各自的看家曲目,进行快乐踩街,庆祝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千百年来“口传心授”,广泛流传于闽南语系地区,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向祖国汇报——“茉莉情韵”江苏苏州评弹晋京展演落幕。省文联党组书记王慧芬,作为这场演出主办单位领导,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以前晋京演出,多是由老艺人出山,怕年轻人镇不住台。这次,我们的演员选自全省8个评弹表演团体,以中青年为主,最年轻的是刚从评弹学校毕业的90后。他们能不能通过首都观众的检验呢?我心里一直悬着。&rd...
有传统纹面的洪水村黎族老妇人。记者 宋国强 摄 一万年前,一群古越人跨海而来。从此,海岛上有了人的身影,奔放的生命,独特的文明。而文明的传递,从某种角度而言,失去的却比留下的多。 即将消失的活化石 “哪里还有真正的黎族船形屋或金字形茅草屋?”这些年,海南大学周伟民教授到国外访问常会碰到这样的提问,他们都希望能看到黎族特有的生活标本。 “三块石头垒个灶,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