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6年12月18日,受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委托,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在京组织召开“大云山汉墓和曹庄萧后墓实验室考古结项评审会”。来自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考古和文物保护专家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在会议开始之前,与会专家学者观...
上万年以前,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就有人类活动。他们居住在石洞中,用石头打制石核、石片等工具,可能还用石制工具狩猎或采集食物。 12月17日,记者从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上了解到,今年7月至9月,考古人员在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出土了469件石片、石核和动物碎骨化石等遗存。结合周边考察,考古人员初步认定通天洞遗址的年代上限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初,甚至可能更早。据悉,...
燃烧着火焰的木质火坛被放入墓中,墓主带着对火的崇拜,来到另一个世界,祈求火给予他们幸福……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在拜火教“通神”的祭祀活动中,火坛中燃烧过大麻。 12月17日,2016年新疆文物成果汇报会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41位专家,为大家展示了新疆考古的最新成果。 2500年前火坛内烧大麻 2014年,喀什地区的吉尔赞喀勒墓地发现...
根据《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省文物局依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申报的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经过专家组的综合评估,日前,国家文物局批准公布了第六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认定名单,其中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榜上有名。这是我省在该领域零的突破,也是国家文物局对我省文物科技工作的肯定。至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已达30家。 长期以来,我省文物系统...
“发现时那棺材的木屑飘着香气。”近日,南昌挖出古墓,“初步判定这座古墓是明代的。”考古人员介绍,白色“石块”是由糯米、石灰、砂石等搅拌浇灌而成,硬度非常高,起防腐作用。“棺材只露出一小部分,没有发现碑体。”考古人员说,暂不能判断古墓规模与墓主人身息。 12月18日,在南昌市迎宾北大道省皮肤病医院附近施工的李师傅说,3天前,他们施工时发现白色“石块”,再挖下去,居然发现里面裹着带香气的木头。经...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自2007 年良渚古城发现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了详细的考古工作规划,按照“三年目标,十年规划,百年谋略”的方针,认真梳理了良渚遗址已有的资料与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良渚遗址考古的短期任务与长远目标。 从2008 年至2012 年,对良渚古城进行了大范围的无人机航拍航测,并对以古城为核心的20余平方公里进行了重点测绘。2010 年建立了涵盖整个良渚...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寺墩遗址群的考古调查”,是国家文物局“十三五”规划中,“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这一跨区域考古研究项目的子项目。而“象墩遗址群的考古发掘”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象墩遗址发现于2012 年,位于寺墩西北,两者相距约15 公里,北距长江约10 公里。2016 年度的考古发掘主要针对象墩本体及其南部的大刘桥、四堡村、汉墩三处遗址点。其中,象墩遗...
2016年11月25日,晋宁上西河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拟发掘面积500—600平方米。上西河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县上蒜镇金砂村委会上西河村东,石寨山古墓群东南,为晋宁石寨山大遗址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本次发掘位于遗址乙区,拟发掘面积500—600平方米。 为厘清石寨山古墓群周边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存的埋藏情况和分布规律,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了《晋宁石寨山古墓群考古工作计划》,将分布在滇池盆...
2016年是新疆考古关键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12月17日,2016年新疆文物成果汇报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疆内外的41位专家学者采用PPT的形式向会议作工作汇报,内容涉及田野考古调查、发掘以及人类学、动植物考古、年代学、冶金考古、遥感考古和环境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汇报会上,专家学者展示了去年新疆文物考古的新发现,其中很多新发现都非常有价值:阿勒泰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首次在新疆发现了有明确地...
资料图 图文无关 12月13日,“考古·吉林·2012-2016”图片展在吉林省图书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以2012-2016年吉林省境内发掘的重要考古遗址为对象,主要展示了吉林省近5年来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和成果。展览的21个考古发掘项目均为吉林省境内各个时期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记者了解到,2012-2016年,吉林省开展的考古调查项目有130多项,跨越了从旧石器时期一直到明清...
战国时期的成人瓮棺墓 供图/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2016年北京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今年北京共有13个文物考古发掘项目开展,发掘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是去年的两倍多。其中,在城市副中心考古中发现了62座战国晚期至西汉的瓮棺葬,这是北京首次发现成人瓮棺,其规模也是国内目前已发掘的翁棺葬中最大的。 今年是北京文物考古丰收年:7万余平方米的发掘面积是去年的两倍,通州副中心考古发现的千...
12月1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联合举行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段重大考古成果通报会,向媒体通报所取得的重要考古成果。 “作为四川境内除成都平原外最大的平原和中国西南地区古代文化交流的地理要冲,安宁河平原以往发现的先秦时期的考古遗存是很零星的,这显然不应该是实际情况。而此次发布的考古成果,使我们对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先秦文化和新石器文化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四川省文物...
资料图 12月17日至18日,曾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暨纪念苏家垄出土曾国青铜器五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京山县举行。来自全国各研究机构、高校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的中外学者百余人参会。与会学者考察了苏家垄墓地发掘现场,围绕曾国考古发现、曾国历史与文献、曾国科技考古三个主题进行分组研讨。 1966年,京山苏家垄挖水渠时意外发现97件两周之际高等级的曾国青铜器群,震惊中外考古界,拉开...
为了配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探索秘色瓷的产地和唐五代时期宫廷用瓷的来源与生产管理状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慈溪市文管办于2015年10月-2017年1月对后司岙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1100平方米。揭露包括龙窑炉、房址、贮泥池、釉料缸等在内的丰富作坊遗迹,清理了厚达4米多的废品堆积,出土包括秘色瓷在内的大量晚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精品。 此次发掘基本理清了以后司岙...
以精美玉器著称的良渚文化一直给人以温文尔雅的印象,但最新发现显示,良渚文化晚期阶段,当地可能发生严重的暴力事件,证据是一批非正常死亡的人骨。 2016浙江重要考古发现公众分享会近日在杭州西湖博物馆举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宁远研究员向大家展示了一张有着4具人头盖骨的照片,他告诉记者,从头盖骨上的伤痕看,这些人都是非正常死亡的。 这是今年他们在良渚古城遗址中发掘古河道时,从良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