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丝绸之路文物展布展现场 王蔚波 摄 丝绸之路文物展,近期在洛阳龙门博物馆举办。据悉,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藏品集中展示,洛阳只是第一站。该馆还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从洛阳一路西行,沿着丝绸之路,在西安、兰州等地展出,争取将展览办到罗马。 丝绸之路文物展部分展品 王蔚波 摄
为不断充实馆藏文物,丰富藏品数量及种类,共享藏品的文化内涵。近日,景宁畲族博物馆从福建宁德地区、遂昌、云和等地征集到畲族婚嫁上衣、《畲客风俗》、《道图》和锡制龙角等27件畲族文物,主要为畲族民俗文物、畲族服饰及祭祀用品等。通过畲族文物的征集工作为今后研究畲族的历史提供实物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博物馆)
近日,长治县重点完成了全县8处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大检查及整改工作。 长治县文物博物馆对文物保护单位消防设施、技防设施、防盗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文保员在岗情况、用火用电情况和宗教用火情况等进行了安全隐患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当场进行整改。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与村委、景区管理办公室之间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书》,明确村委、景区管理办公室为文物安全的责任主体。
故宫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设计方案 文物检测研究实验室人员在工作 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到2020年,紫禁城就满600岁了,“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是所有故宫人的心愿。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科技无疑是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无论是安全保护、文物修复,还是观众服务,科技之手正在让古老的故宫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天,让我们走进故宫博物院来探访“故宫里的科技”。 故宫东北部,景仁...
根据同城媒体报道,在广州工业史上地位显赫的广州造纸厂,即将被改建成一个能容纳12万人的大型社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座早已完成其历史使命的厂区,还保留着一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建的厂房和50年代兴建、有“苏联瓦”瓦顶的员工宿舍。 苏联瓦,学名粘土红瓦,实际是欧洲制式,苏联也是从西欧、北欧学来,然后再传授给中国人。民国时期上海有些富人直接从欧洲进口红平瓦盖房子,作为身份的象征。这些瓦片,在安装时...
王邦田兄弟挖出的50件明代青花瓷。 王邦田、王邦林兄弟清点挖出的瓷器。 什邡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李灿鉴定瓷器。 20多天前,什邡市红白镇五桂坪村1组聋哑兄弟王邦田、王邦林进山挖中草药重楼,在海拔3000多米的蓥华山山顶上,挖掘出勺子、碗、碟子、罐等50件瓷器。5月20日,经什邡市文物管理所专家鉴定,这批瓷器为明代青花瓷,有一定文物价值。目前,两兄弟已将这些瓷器全部捐给了什邡市...
2014年5月18日是第38个“国际博物馆日”。当日,伊犁州博物馆在伊宁市人民公园举行了以“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主题的“古韵长歌—伊犁的历史与文物古迹”展览,并以此启动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和自治区第12个文物保护宣传周活动。 活动中,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前来观展的市民进行了专业的现场讲解并发放博物馆文物常识宣传制品,开展了现场有奖问答,让伊犁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博物馆在世界文化交流和文化知识...
重善桥实景,现基本无人通行 碑文记载了建造重善桥的经过,可证明重善桥修建于清光绪年间 房山区文委官网上,两座桥被公示为“明代” 近日,文物爱好者发现,房山区大安山村的两座清代古桥,在当地文委官网公布的《房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被记录成了“明代”。对此,房山区文物保护所工作人员回应称确实出现了抄录错误。 发现该问题的市民吴先生称,在大安山村,一座名为重善桥的...
上层淤泥即将清理完毕,甲板结构初现轮廓,还能看到大量的瓷器。 打捞出海并封存六年的“南海Ⅰ号”去年底启动全面发掘工作,昨日终于初现轮廓。在广东阳江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Ⅰ号”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孙键说,船体保存还可以,我们有可能得到一条比较完整的宋代船,虽然有些落魄,但是通过修复大致可以复原。 没有代表宋代制瓷业水平瓷器 昨日,记者看到“南海Ⅰ号”上层淤泥即将清理完毕,松木船舷显露,瓷器、铁...
记者22日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获悉,“十里红妆—中国浙东地区婚俗文物展”将于下月在日本长崎孔子庙中国历代博物馆拉开帷幕。 “十里红妆”是清末民国时期浙东(宁绍)地区流行的婚嫁习俗。“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是用来形容旧时嫁女的场面和嫁妆的丰厚。蜿蜒数里的出嫁巡游队伍经常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荡荡,仿佛是一条披着红袍的金龙,故称“十里红妆”。 本次展览将分为“欢天喜地中国红”、“飞针走线秀女红”...
《文物保护法》是我国文物保护的根本大法。《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等有巨大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当初制定文物保护法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文物保护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文物保护的现实需要,比如丝绸之路等线性文化遗存、哈尼梯田等景观文化遗存的保护,现行《文物保护法》中都没有涉及。这些新文化遗存的保护,需要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解决。文物保护领域新情...
17日下午,由桐庐县博物馆主办的文物鉴赏知识讲座在县图书馆报告厅拉开帷幕。桐庐博物馆围绕今年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利用广播电台、报刊和微信平台等媒体广泛宣传,采取市民自愿报名方式,邀约了近百名社会各界文物收藏爱好者参加本次文物鉴赏讲座活动。 讲座特邀杭州博物馆文博研究馆员李海、洪丽娅两位文物鉴定专家前来授课。李海作玉器鉴赏讲座,就有关玉器的分类、鉴定玉器的基础知识、常用...
5月20日下午,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一行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调研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省考古院书记陈显琪、院长王炜林、副院长王小蒙、范桂强、孙周勇以及考古博物馆筹建办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王炜林首先对考古博物馆近期的建设用地手续办理、项目概念设计以及有关考古史展品征集等方面的工作做了简要汇报,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 在听取了汇报之后,赵荣充分肯定了省考古院在博物馆前...
5月20日,省文物局与西北大学召开座谈会,回顾总结双方签订《共同建设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协议》以来的工作成果,协商未来在文物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事项。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副巡视员周魁英,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和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赵荣在听取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工作汇报后,对双方签订共建协议两年多来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对西北大学为陕西文物事业在人才培养、保护规划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
5月21日,陕西日报记者沙莎从事文物工作宣传报道的作品专集《史思三叠——记者眼中的陕西文物工作》一书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首发,《陕西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雷一鸣出席仪式并讲话,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介绍该书情况。 《记者眼中的陕西文物工作》是作者近年来专题宣传报道陕西文物事业和陕西文物资源的作品汇编。该书以陕西文物工作为核心,以记者独特的视角从多个层面对文物工作进行记录、描述和分析,文字清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