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福建漳州龙文区步文镇玄坛宫村,一尊刻有“活佛宫”字样的石香炉不久前被村民发现,此事在当地文史学界、佛教界掀起波澜。这一文物让百年前的“肉身和尚公案”有了明确结论,印证了日本横滨总持寺内的肉身和尚来自漳州龙文区“活佛宫”。此文物还引发一些历史谜题,包括现身在日本的肉身和尚是否为唐高僧无际大师,肉身和尚为何千年不朽等。 石香炉印证活佛宫存在 玄坛宫村离漳州立交桥仅两公里。石香炉是村民...
“这开了一个好头,证明通过证据的搜集和多方努力,流失的文物还是能够被追回来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18日告诉中新社记者,流失法国二十余载终于回归的这些文物只是从大堡子山流失的一小部分,目前所掌握流失境外的文物线索已知有近百件。 近日,出自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的32件秦国金饰片,在流失境外20余年后回归国内。作为中国首个通过官方依法成功追索文物的案例,这加速了在此被盗并走私出境的大...
礼县大堡子山资料图片 为了追溯文物流失的来龙去脉,7月17日,由中央主要媒体和省内媒体组成的“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记者团”将出发前往考古发掘地礼县大堡子山进行实地采访。采访为时三天,本报特派记者明起将通过图文等多种形式发回连续报道。 此次实地采访包括《兰州晚报》在内的媒体将全程见证国宝的“出生地”,并全面了解文物从被盗掘到流失的来龙去脉。另外记者团还将实地采访圆顶山、礼县鸾亭山、秦文化博物馆等...
肉身和尚真身 “活佛宫”石香炉 香炉后是肉身和尚塑像 在福建漳州龙文区步文镇玄坛宫村,一尊刻有“活佛宫”字样的石香炉不久前被村民发现,此事在当地文史学界、佛教界掀起波澜。这一文物让百年前的“肉身和尚公案”有了明确结论,印证了日本横滨总持寺内的肉身和尚来自漳州龙文区“活佛宫”。此文物还引发一些历史谜题,包括现身在日本的肉身和尚是否为唐高僧无际大师,肉身和尚为何千年不朽等。 石香炉印证活佛...
近日,法国吉美博物馆低调归还了四件中国周代的猛禽金首,再一次引发了国人对流失文物的关注。如今,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见到中国珍贵文物的身影,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地。这些漂洋过海被掳到异国的“走失的孩子”,一直都深深刺痛着国人的内心。 针灸铜人重现他乡 天圣铜人 曾是太医院考试神器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
今天下午,从省文物局传来好消息:经中法两国政府合作和相关人士努力,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国家文物局决定将其全部划拨甘肃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法国无偿归还的这些金饰片出自我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遗址,为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文物,距今2800余年,是研究秦国早期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些金饰片于上世纪90年代初被非法盗掘、走私出境,后由法...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文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物化,其价值无法估量。而在我国,流失海外的文物,与跌宕的近代史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直缠绕在很多国人心头难解的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和民间人士、海外爱国华侨等各方力量,从未放弃过对于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 最近,又有一个关于文物回归的好消息,通过中法两国政府和民间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国流失海外20多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
近日,通过中法两国政府和民间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国流失海外20多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国家文物局决定,将其全部划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和展示。 这批珍贵文物的回归,到底经过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外媒报道“法国是秘密归还,还曾引起国内议会质疑”,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当年被盗掘到流失海外,再到法国归还,这20年间,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5年7月20号,甘肃省博物馆即将展出一组32件的...
3D复原圆明园原貌 【探访】 圆明园到底流失多少文物? “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没有精确的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他说,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陈设清册”,详细记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精确到了每一层楼、甚至每一张桌子,但圆明园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是在战火中毁掉了,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
被归还文物和此前所藏的博物馆 中国向英法等国通过外交渠道追索文物的努力近期接连取得收效。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6日报道,法国已低调向中国归还4件遭劫掠的纯金文物。近期,中国已加强了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力度。 此次归还的4件猛禽金首价值1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85万元)。据称,此次归还行动成为了法国的一次“外交噩梦”,因为在理论上,已被捐赠给法国博物馆的物品是不可撤回的。 报道称...
当下,中国正大力开展非法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一方面公开敦促海外拍卖公司取消售卖争议物品,或通过国有企业赎买。特别是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后通过对圆明园等地实施大规模劫掠所得的文物,更是中国文物追索的重点。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中国文物共有四次外流浪潮。 第一次文物流失浪潮是清末民初时期。此时中国文物被列强大量抢夺与分食,直到溥仪被逐出皇宫,仍有太监又偷又买。第二次浪潮是...
近日,南阳市张衡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了一批文革时期流失的鄂城寺文物。 鄂城寺位于南阳市北20公里的石桥镇,曾是宛北一带著名的庙院。其始建于隋,鼎盛于宋,后代屡有增建,清末渐趋冷落,终被废弃。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山门前原有建于清干隆三十四年照壁一座,照壁心由“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十六字构成,一字一石,四字一列,镶嵌于壁体之中。其中间...
藏于宾大博物馆的飒露紫 数量惊人的中国文物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失海外的。另外,在建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非法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也不在少数。 旧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 而近20年来,中国文物走私海外亦形成高潮,仅从香港走私出境的...
【探访】 圆明园到底流失多少文物? “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没有精确的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他说,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陈设清册”,详细记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精确到了每一层楼、甚至每一张桌子,但圆明园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是在战火中毁掉了,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今天,我们对圆明园...
前不久,匈牙利展出的一尊千年肉身佛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先是有人认为该佛像是福建省1995年被盗的章公祖师像,随后该猜测得到福建省文物局证实。近日,文物现在的收藏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章公祖师”应回归故乡。针对如何将该被盗的章公祖师像讨回,引发了对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探讨:目前我国有多少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追讨流失文物的途径有哪些?国际法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有哪些具体规定?这些法律规定存在哪些缺陷?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