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展》日前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展,观众可一睹战国时期的32件编钟。 本次展览以春秋战国时期荆州地区出土的楚国文物为主,部分展品时代到秦代、西汉时期,还有少部分是荆州地区出土的巴、越、三晋等地的“舶来品”,较全面地展示了楚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生活面貌。 据悉,此次参展的文物共200余件(套),仅一级品就有50多件,其中天星观2号墓出土的一套32件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楚文化...
讲武堂鸟瞰图 兵器展示 日前,“云南陆军讲武堂保护提升工程”专题协商会议传出好消息:省委高度重视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的保护利用工作,近期已专门发文,要求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文物保护范围内有关房屋、地块交由昆明市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使用。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近代军校遗址。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讲武堂旧址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极大制约了讲...
上周日,市民参观美人峰的气候观测站,大家对称重式雪量器表示很感兴趣。都市时报 记者李垚垚/摄 在昆明,大多数市民知道西山上有座美人峰,但若说起美人峰上有个气候观测站,大多数人可能就不知道了,而提起气候站内的气象博物馆,就更是鲜有人知晓。今天是“世界气象日”,气象博物馆将免费对外开放(平时不对外开放)。博物馆2008年成立 陈列百年文物太华山气候观测站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单位,2008年成立云南...
3月15日,“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幕。展览由云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共同打造。陈展面积达900平方米,参展文物展品多达200余件套。展期将持续至6月11日。 “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展”选取了荆州博物馆收藏的最具特色的文物藏品以及近年来荆州考古的最新发现,以春秋战国时期荆州地区出土的楚国文物为主,部分展品时代到秦代、西汉时期,还有少部分是荆州地区出土的巴、越、三...
由镇江市文广新局主办,镇江博物馆和玉溪市博物馆共同承办的《穿越古滇文明之光——云南玉溪文物精品展》,3月16日在镇江博物馆专题展厅开展。 云南的玉溪市,地处滇中腹地,古有“省会屏藩”之称,亦有“碧玉清溪”之名,是我国西南地区连接东盟的重要门户和交通枢纽,它拥有我国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以5.3亿年前寒武纪“澄江动物群”的大量古生物化石而震惊世界。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江川李家山...
《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展》15日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展,观众可一睹战国时期的32件编钟。 本次展览以春秋战国时期荆州地区出土的楚国文物为主,部分展品时代到秦代、西汉时期,还有少部分是荆州地区出土的巴、越、三晋等地的“舶来品”,较全面地展示了楚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生活面貌。 据悉,此次参展的文物共200余件(套),仅一级品就有50多件,其中天星观2号墓出土的一套32件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楚文...
《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展》15日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展,观众可一睹战国时期的32件编钟。 本次展览以春秋战国时期荆州地区出土的楚国文物为主,部分展品时代到秦代、西汉时期,还有少部分是荆州地区出土的巴、越、三晋等地的“舶来品”,较全面地展示了楚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生活面貌。 据悉,此次参展的文物共200余件(套),仅一级品就有50多件,其中天星观2号墓出土的一套32件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楚文...
此次展览中不乏一些楚文物精品 15日上午,《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由云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共同打造。陈展面积达900平方米,参展文物展品多达200余件套。展期将持续至6月11日。 据了解,此次《南方霸主——庄蹻故国楚文物大展》分为“止戈为武”“食玉炊桂”“魂兮归来”“天禄永终”4个部分。“止戈为武”以兵器来看楚国军事之盛况。“食玉炊桂”以服饰、生活器具体...
荆州博物馆200余件(套)馆藏文物将于15日在云南展出。本次展览是荆州博物馆举办外展十多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楚文化综合性展览。 据荆州博物馆馆长王明钦介绍,此次共展出文物200余件(套),包括漆器、青铜器、玉器、丝绸等。展期约2个多月。
与“大理三塔”亲密合影;与跟工艺大师一起敲打鹤庆银器,制作木雕、凤羽砚……游客不到大理,就可以近距离感受原汁原味的大理民俗文化。为进一步宣传展示云南省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产品,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产办统一部署共同打造的“云南周末文博会·大理专场”将于3月4日在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博览馆举办。 该专场以“情系苍洱 品味乡愁”为主题,设置了大理特色文化产品精品展、特色小吃展示、传统工艺...
记者30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历时近十年、行程万余公里的调查、以及多次东南亚国家的访问和考证,并与南非等研究机构的旧石器和古人类学家共同证实,云南的澜沧江流域存亚洲最早的“和平文化”。国际第四纪杂志《Quaternary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国西南云南硝洞岩厦发现亚洲最古老的和平文化技术组合》的研究成果。 “和平文化”是东南亚国家和苏门答腊岛普遍存在的晚更新世...
记者从浙江自然博物馆获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和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赵丽君在云南罗平县发现距今2亿4400万年前一种新的基干新鳍鱼类化石。这一发现对研究新鳍鱼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等意义非凡。1月23日,这一古生物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权威学术刊物《科学通报》英文网络版(《Science Bulletin》)上。 科学家给这种新鳍鱼类化石起了一个...
查看文物古建筑场所消防水源 示范讲解灭火器的使用要领 宣传讲解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近日,云南大姚消防联合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文物管理所、县民宗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辖区文物古建筑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重点对文物古建筑场所是否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是否明确岗位职责,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责任...
日前,云南昭通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昭政发〔2015〕55号)文件,公布了苗族古歌等1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和端公戏等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内容涉及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体育、传统戏剧和曲艺等5个非遗类别,彝良县最具有当地民族特色文化的苗族古歌名列其中。 苗族古歌是在苗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着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