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82年12月,青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发掘清理了马家冢子东汉墓。该墓位于青州市东部谭坊镇马家冢子村东150米处,为大型封土墓,由于多次被盗掘、村民长期取土、取砖等原因,墓顶已塌陷。考古出土很多文物,有陶器、玉器、青铜器等,用这些文物来陪葬体现了汉代人视死如生的观念。 这件东汉釉陶灶(见图)即为当时出土器物。其长25.4、宽20、高18.2厘米,泥质红陶,器表施绿釉。灶面似椭圆形,灶前壁有一正...
唐代 · 蓝釉陶驴 唐 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小土门出土 高23.5厘米、长26.5厘米 陶驴全身施蓝釉,鞍鞯勒饰俱全。形态生动,虽未提腿扬蹄,但它那昂首的姿态及抖擞的精神,似乎正引颈长嘶,备鞍待发。 最为珍贵的是它全身施蓝釉。在唐代三彩陶器中,黄、绿、白三种釉色最为常见,蓝釉器则少见,蓝釉俑就更少。蓝釉出现于盛唐时期,其氧化呈色金属主要是钴。唐三彩中蓝釉的...
唐代 · 彩色釉陶骑马男俑 高39厘米 长38.3厘米 重2.725千克 灰白色陶胎,除俑头、颈及手为彩绘外,周身均施彩色釉。 男俑黄衫、绿襟、黑靴,端坐于马上,马身施褐釉,间施绿釉,四足及底板施白釉。为唐代彩色釉陶器中的上品。
西晋(265-317) 高18.7厘米 1962年北京西郊景王坟西晋墓葬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泥质红陶。明器。武士形象。头戴两侧有护耳的尖顶兜鍪,兜鍪前面中心处呈尖状下凸,护住眉心,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战士头盔。头部为模印预制后插入颈部的。上身穿筒袖铠,腰束带,下着裤。全身自颈部以下施褐色釉,颈部以上涂白粉,推测面部应原有彩绘,右手似执鞭,作驱车前行状,推测为车夫,形象简约。
西晋(265-317) 长25.6厘米,宽17.1厘米,高5.2厘米 1962年北京西郊景王坟西晋墓葬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泥质红陶。明器。长方形,共分为十个大小不等的格子。外施褐色釉,底部有座,并有弧形装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典型随葬器物之一,并且可作为中原地区墓葬分期的标准器物之一,流行于公元3世纪中期至5世纪末期。
西晋(265-317) 长13.2厘米,口径4.2厘米 1962年北京西郊景王坟西晋墓葬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明器。直口,平肩,肩部两侧各有一个桥形系,长方形直腹,平底,底部有两个倒梯形长直足。通体施低温褐色釉,釉色不匀。
东汉(25-220) 高18.5厘米,长22厘米,宽22厘米 1959年北京平谷县西柏店汉墓1号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通体施低温绿釉。明器。磨扇仅有一块,架设在一方形台的十字(穿孔)架上,磨台下连着漏斗,并用四柱支架。
东汉(25-220) 高17厘米,宽30厘米 1959年北京平谷县西柏店汉墓1号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明器。施低温绿釉,底座后端(即人操作处)的四角,各有一向上的支柱残痕,推测支柱上面还应有一扶手。碓为稻谷脱壳工具,大约发明于西汉,使用时踏碓人用足踏下杠杆将碓举起来,利用重力作用为稻谷脱壳。
东汉(25-220) 高50厘米,长43厘米,宽23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泥质红陶。除后壁外通体施绿釉。单间,四阿顶,前开长方形门,门两侧有立柱,仓内上层有隔板。仓底四角,前为立姿人物形足,后为板状足。
东汉(25-220) 高65厘米,宽39厘米 北京平谷县西柏店汉墓1号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泥质红陶。明器。外施绿釉。由灯座、灯盘、灯柱组成。灯盘分三层错落而置,每层又分出三枝灯,最上层盘中立朱雀。当灯点燃以后,交相辉映,有如花树,呈现豪华气派。这种多支陶灯一般三至十五枝不等,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中出土的最多为十五支。多支灯一般为贵族使用。
东汉(25-220) 高36.8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8.9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泥质红陶。盘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腹部两侧贴对称铺首衔环。壶外施低温绿釉,内口沿施黄釉。颈、肩部各有两道弦纹,壶底有支烧痕。
东汉(25-220) 通高38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明器。通体施绿釉,由井亭和井圈组成。亭内有井架、辘轳。辘轳呈细腰形。井架两侧有龙头形装饰。井圈为圆形,井沿上有汲水用的小水罐。生动的再现了东汉时人汲水之情形。汉代井为汲水饮用或灌溉之用。
东汉(25-220) 高13厘米 1975年北京清河镇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明器。通体施低温绿釉。模制而成,陶碓上有二人手扶栏杆,用脚踏杠杆举碓以舂米,展现了生动的劳动场面。
汉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1956年河南陕县刘家渠出土 通高98厘米 此陶楼上有家兵持弩守卫,水塘周围有骑士巡逻警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豪强地主拥有私家武装。
中国国家博物馆唐 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 唐 明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 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 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先生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均属胡乐。骆驼载乐陶俑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造型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