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7日上午,“重回长干里——大报恩寺遗址出土宋代丝绸展”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展。历经近10年的保护修复,长干寺地宫内尘封千年的58件宋代丝织文物首次在南京公开展出。 长干寺地宫58件宋代丝织文物首次在宁展出 十载修补,千年罗衫“重回长干里” 图为泥金花卉飞鸟罗表绢衬长袖对襟女衣。 图为刺绣绢帕。 图为出土的塔罩。 在铁函内守护七宝阿育王塔千年之久的丝质塔罩,...
2008年,在长干寺地宫的考古发掘过程中,装有佛顶真骨的阿育王塔的出土。 佛顶骨,梵音“乌率腻纱”,指佛头顶自然成髻的涌起部分,又称无见顶相,为佛三十二相之一。《洛阳伽蓝记》、《续高僧传》、《法苑珠林》俱有记载。 按照瘗藏佛顶真骨的铁函外石碑上《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的说法,当时长干寺讲解经律的演化可政大师,由于旧寺废于兵火,奏请恢复塔寺,于是建造了高二百尺、八角九...
记者日前从南京市博物馆获悉,针对长干寺地宫出土文物的材料检测工作近来有了许多全新发现:出土之初被认为是玻璃材质的一件山花蕉叶杯,经检测为水晶杯;而阿育王塔内出土的大量香料成分也得到了检测认定,其中包括沉香、乳香等名贵香料。 红外光谱检测验明正身 玻璃杯“更名”水晶杯 《圣塔佛光——长干寺地宫出土文物特展》展出期间,一件光亮澄澈的蕉叶杯曾经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眼球。这...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庆节期间,南京市博物馆在整修后的南京朝天宫内向公众展出了近3000件馆藏文物,成为该馆1978年正式挂牌以来展出文物数量最多、等级最高的一次展示。其中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及两套金棺银椁是首次公开展出。经修复后重新亮相的千年阿育王塔是金光闪耀,和刚出土时的“灰头土脸”截然不同,就连原来起翘的外表、掉落的宝石都已经归位。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
从《报恩寺塔》图可见,从右至左分别是大雄宝殿、琉璃塔、观音殿,三者均建于高地基上。 而此次考古的地宫在地下4米深。 长干寺地宫铁函内本月7日发现了目前全国出土的最大阿育王塔,这座七宝阿育王塔立即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有专家认为,这座地宫可能是宋初由长干寺住持可政大师通过“民间集资”修建而成的。 “滑州助教王文”身份成谜 碑文显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