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洋楼,圆明园的一角,虽然面积只占全园总面积的1.5%,但其残破的西洋风格遗址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圆明园标志,每一张圆明园明信片几乎都取景自西洋楼。到访西洋楼的游客,似乎都习惯了这里每一处石构件的摆放,似乎没有游客会去深究——“这些散落的石块原来应该在哪儿?” 但有一群人,正在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帮散落的石构件找到“归宿”。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与城市遗产研究所(以下简称“清华...
6月1日,移交的文物“慧日慈云”匾额。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慧日慈云”匾额、彩绘石狮子文物移交仪式6月1日在西藏拉萨八廓古城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陈列馆举行,这两件佐证清朝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史实的文物找到了“归宿”。 当天,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西藏军区分别向该陈列馆移交了“慧日慈云”匾额和彩绘石狮子。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党组书记尼玛旦增透露,“慧日慈云”匾额为清朝道光十一年(公元18...
藏品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早在2004年底,浙江美术馆的藏品征集在美术馆工程建设之初就已启动。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浙江美术藏品建设,专门成立美术藏品征集管委会,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藏品征集专项资金,制定出台《浙江省美术藏品征集管理办法》,为美术馆藏品征集提供了经费、机构和制度的保证。几年来,浙江美术馆通过采取捐赠奖励、协商征购、组织创作活动、拍卖购买、寄存代管等多种征集手段,多渠道征集藏品,已经形...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宏大的古代工程之一,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河。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线性工程。大运河和长城一样,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的共同遗产。 大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繁荣于唐宋时期,取直于元,明清因之而守护、利用。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沿线镶嵌着数十个大小城市,常州是其重要一员。常州境内运...
民间家书不仅反映家人之间的私密来往,还留存着已经死去的语言和消失的文化传统,一些家书更成为读懂社会历史的关键证词—— 平民家书:看见“活着的中国” “带泪的家书” 张丁向记者介绍民国时期的家书 10月26日,对于年近知天命的张丁来说尤其值得纪念,他苦心孤诣戮力抢救的5万多封家书终于有了好去处,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当天成立了。 揭牌仪式规格...
9月14日上午,“‘南海之约’——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发布会上,国家南海博物馆收到了10人捐献的7万多件藏品。仪式上,冯川建、魏希望等文物捐赠代表被授予了证书,捐赠的收藏家们向记者表示,捐赠是收藏者的一种境界,国家南海博物馆是这批文物最好的归宿。 在10人向南海博物馆捐赠的7万多件藏品中,全国政协委员、海南奥林匹克花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川建,捐赠南...
近日,随着巴塞尔艺术展3月在香港启动和马云登上“胡润艺术榜”等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在艺术与财富的关系上。苏坚近日发文说,富豪们将艺术傍身的种种行为有炒作嫌疑,而炒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或财富外的利益,对于艺术本身的发展似乎并无多少好处可言。艺术界内的一些专业人士对此也颇有不满,但似乎无法阻挡此种现象的发生。当本该“存放情怀”的艺术逐渐踏上“追求财富”的道路时,艺术与财富的关系变...
栩栩如生的双头凤、威严的门亭长、婀娜多姿的执伞仕女、热闹的宴会……很难想象这样精美的画面是汉代古人刻在砖块上的图案。 在山东青岛市崂山脚下几间简易的房屋和工棚内,65岁的杨敏和丈夫张新宽收藏了大大小小这样的汉画像砖5000多块,加上汉画像石和汉陶灶有近万件藏品。 这是杨敏夫妇30多年日积月累的结果,藏品来自全国13个省份。2007年,杨敏夫妇自筹在这创建了青岛崇汉轩汉画像艺术博物馆。这个地方虽...
子畦款平盖扁圆壶 紫砂五彩描金茶叶罐 近年来,紫砂壶市场可谓水涨船高,除了明清古董壶价格飞涨外,一些大师壶、青年名家壶也是一壶难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曾有不少制作精美的老壶流向海外,而目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这些老壶有了回流的可能。近日,新闻大厦艺术馆举办的“紫泥古韵——纽约古董紫砂回流展”上展示了从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的精品紫砂器,也为老壶的回流之路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 让古董紫砂壶...
《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图》 乾隆《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 《钱大钧藏蒋介石密令手谕》 从2012年之后,市场的调整态势几乎一直考验着所有拍卖行的经营与耐心。但与此同时,古代书画、新水墨等板块的轮动上扬成为市场信心的有力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一级文物在市场中表现优异,尤其是在今年春拍中22件国家一级文物全部高价成交,成为一大亮点。但公众总会有这样的疑问,国家一级文物什么时候允许流入...
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曾是民国时期四大“公子收藏家”之一,其收藏之富之精,堪与张伯驹等比肩。众所周知,张将军后来遭逢变故,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囚禁生活,其收藏品多有流失,在所难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到1994年底张将军离开台湾时,身边藏品还有不少,远非一般藏家可比。张将军当然不愿意将这批东西带到国外。那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一是赠送。 张将军在台北的原有旧宅出售后,房内的所有家具,都...
中国台湾地区艺术收藏家曹兴诚 澎湃新闻记者 张新燕 图 在前英国苏富比主席James Stourton出版的《Great Collectors of Our Time》一书中,中国台湾企业家、收藏家曹兴诚被列入1945年以来当代最伟大的一百位收藏家。在这份名单里,仅有收藏家仇燚之、赵从衍以及曹兴诚三位华人藏家入列。 2014年3月,来自中国湖南的藏家群体通过洽购的方式从纽约购回 “皿天...
巨鹿路820弄(左)和延安中路1000号门口(右)的消防栓 晚上好端端走在人行道上,突然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横在面前,差点被绊摔一跤。近日,读者张先生致电本报反映,上海展览中心外一个“古董”消防栓已不能使用,但仍旧“蹲守”原地,沦为路障。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街头类似老式消防栓不止一处。相关专家表示,残留街头的老式消防栓多数是民国和解放初之物,如何更好收容安置确实值得考虑。 蹲守人行道上 ...
随着英法兴建博物馆以及民众对异域文化兴趣的不断增长,埃及成为欧洲人猎获文物的最佳场所。欧洲人不仅对法老时期的金银首饰和精美的浮雕壁画感兴趣,还对巨大的雕像、石碑等情有独钟。在欧洲列强对外扩张的19世纪,埃及名义上归属奥斯曼帝国,多位总督试图模仿欧洲列强在埃及实现工业化。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惜把法老时期的文物当作外交工具。1854年,时任总督的阿巴斯曾将收藏于阿拉丁城堡的大量精美文物送给访问埃及的奥...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引领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战略选择。近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并特别提出,在城镇化建设中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文城市建设。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梳理新型城镇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以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成为现实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