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宏大的古代工程之一,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河。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线性工程。大运河和长城一样,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的共同遗产。

  大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繁荣于唐宋时期,取直于元,明清因之而守护、利用。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沿线镶嵌着数十个大小城市,常州是其重要一员。常州境内运河河段长45.8 千米,形成“城河相依,人河相亲”的局面,运河对常州的历史发展无疑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运河“申遗”成功以后,如何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需要认真对待。

  大运河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载体,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无比珍贵的财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保与用的关系。保护是基础,保护好了,就会有好的利用;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利用。保护是永恒主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利用必须要以保护为依归,是保护的结果。好的保护,有益于更好地利用;好的利用,也有益于更好地保护。

  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由思想来主导、来指挥的。大运河开凿的初衷是什么呢?

  大运河滥觞于春秋时期。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连接了扬州以南的长江和淮安以北的淮河,全长近200千米,这是有明确记载的世界上第一条人工河。吴王夫差花大力开掘这么一条运河,抱有一个什么目的呢?很明显,是军事用兵的需要。当时吴国已相当强盛,为攻打北方的齐国,进而北上争霸中原,而修了这条运河。后来的历朝历代修建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无不是要通过漕运达到控制东南、供给北方、维护王朝统治的目的。当然,这在客观上也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到了清末,由于黄河改道,战争破坏,腐败了的清政府无力治理,加上轮船(海运)、铁路的兴起,京杭大运河南北漕运的功能消泯了,以至于山东济宁以北河段基本废圮。济宁以南尚有900 千米河道水量充裕,仍然发挥着航运、灌溉等功能作用,流经常州的运河即在其中。那么,我们今天在常州讨论运河的保护利用又本着一个怎样的理念、怎样的目的呢?

  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护和利用都要惠及于人民大众。所以,把增强民众的幸福感作为运河保护利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运河的保护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河本体的保护,一是运河环境的保护,二者相互依托,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本体保护,主要是河道的保护,水质的保护。大运河是活态遗产,要保护好,必须要有科学态度。漫长的大运河蜿蜒曲折,穿越各种复杂地形和河湖水系,为保障运道的畅通、安全,在沿途的各个重要节点上,建设有许多闸门、水坝、水柜、码头等设施。对此如何保护,是原样保护,还是有所损益,都需要科学的方案和精准的安排。枯水期的补水,汛期的防洪,也都要有预案,有措施,见成果,见效益。

  水质保护,主要是防止污染,保持水体清洁,以保障人民群众有一个清洁的水源,安全用水,安全灌溉,方便沿岸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方面,要和环保部门合作,调查和控制污染源,与有关企业单位签订保护运河的协议,并经常组织巡查,认真落实。

  运河本体保护好了,水质保护好了,其基本的运输、防洪、灌溉功能得以发挥,给人民大众带来实惠,其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关于环境的保护,也分两部分,一是自然环境的保护,一是人文环境的保护。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的原始状态、原始风貌,山要青,水要碧,天要蓝,树要绿,鸟欢喜,马欢腾,正所谓“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李白),“ 青山看不厌, 流水趣何长”(钱起)!把运河建成宜居、宜乐、友好的生态长廊。人文环境, 实际是文化环境。千百年来,运河两岸,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大众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异常丰富,需要挖掘、抢救、整理、传承。譬如作为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城三宝”,驰名中外。在运河中行船,必须要喊“船号”作为统一指挥、协调动作和调动情绪之用。在河北泊头,船号一般有四种,即打篷号,撞阳号,加油号、摇橹号,这四种号子是有系统的整段唱词的,至于行船拐弯、吃饭、停船另有简单号子。在北京有“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包括起锚号, 揽头冲船号, 摇橹号, 出仓号,立桅号,跑篷号,闯滩号,拉纤号,绞关号,闲号。这种号子是船工且行且唱的,它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船号这种文化,在很多地方已销声匿迹,也需要进行抢救。此外,运河沿线还有码头文化,会馆文化,庙会文化,宗教文化,行会文化,饮食文化以及民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为普通民众所创造、很接地气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也是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并引以为装点生活、愉悦身心的生产生活方式,更是时空变换、历史发展的见证,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组织力量进行整理保护,并使之成为我们建设新生活的滋养。

  总之,大运河的保护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执政能力。必须由政府牵头,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吸引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因地制宜制订保护利用规划,坚持“共保共享”理念,加大保护力度,合理安排利用,坚决防止“建设性破坏”,防止各种有害污染,把大运河建设成绿色的生态走廊,丰富的文化走廊,和谐的生活走廊,欢乐的旅游走廊,富饶的幸福走廊,但见“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的景致,该是多么的荣光!
责任编辑:小萌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