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20日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了解到,“南海I号”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清理的船载文物已达14万余件,预计文物总量将超过16万件,比最初预计的多出一倍。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I号”考古领队崔勇介绍,此前“南海I号”的发掘工作以提取船内文物为主,目前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截至2018年,我们发掘的文物数量是143000多件。从目前看,剩下的预估还有一两万件,集中在后部几个船舱,总数...
10月22日上午,平乡县西豆村危桥改造施工过程中发现古文化遗存,部分文物被人擅自发掘流失。对此,平乡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责成县公安部门派人24小时值守现场,并要求追回流失文物。截止目前,12件流失文物均已被追回。 10月23日上午,邢台市文管处派专业考古人员赶赴现场,通过现场调查勘探,发现部分遗迹现象已被破坏,断壁上依稀可见残存的瓷片、木板。为更清晰了解此次发现的古代遗迹文化内涵,市文管处...
疑似“古沉船”遗迹文物清理发掘现现场。张庆良摄 10月24日,河北邢台平乡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透露,近日该县民众在滏阳河修建桥墩时发现疑似“古沉船”遗迹。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张明表示,该遗迹是否为古沉船,有待进一步考证。目前,邢台市文物局考古专家组已对文物遗迹表面泥土进行清理。 10月22日,平乡县节固乡西豆庄村民众在滏阳河修建桥墩时发现疑似“古沉船”遗迹,并迅速将情况反映给当地...
文物勘察现场 原标题:平乡县发现疑似元代古沉船 24日记者获悉,22日上午,在平乡县滏阳河节固乡豆庄村段一处施工现场发现文物。据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是否是网传沉船需进一步确认,但从“沉船”瓷器来看,初步判断该文物出自元代。 23日上午,平乡县文物局关于西豆庄村西滏阳河桥施工现场发现文物最新动态的报告中提及,22日9时,该局接到村民举报,称在该县节固乡西豆庄村西滏阳...
2010年9月17日,山东菏泽降下一场大雨后,施工人员在山东省菏泽市国贸中心建筑工地抽取地槽里的积水时,有人发现在工地西北角处被大雨冲露出一块木头。工人深挖时,发现木块较大,后报告文保部门。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菏泽市文物处随即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沉船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并将该船的沉没年代确定为元代。沉船内及周围共出土文物110余件,包括陶器、瓷器、漆器、玉器、玛瑙、石器、...
南海归帆——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展于8月28日至10月30日在河北博物院举行。展览分“南溟水土留船迹”“海上丝路悬云帆”“沉舟侧畔皆陶瓷”“帆影归处现华光”四个单元,着重展现沉船所处南海的环境、历代海上丝路航线、船舶及航海技术、船货分析组合以及相关的水下考古。 “华光礁I号”南宋古沉船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目前在远海海域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从1998年到2008年底,这艘沉睡海底8...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南海一号考古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毕式明 摄 两宋时期,商贸繁荣兴盛,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大量的商船开始扬帆远航,对此盛况,北宋文学家张耒曾记述:“南商越贾,高帆巨舻,群行旅集。民居旅肆,烹鱼酾酒,歌谣笑语,联络于两隅。自泗而东,与潮通而还于海。” 一艘满载工艺精美的陶瓷以及各式琳琅满目的金银铜器的商船,驶离港口,船主带着这些当时中国最好的商品一路航行,意欲换...
800年前福建南宋古沉船“华光礁I号”特展24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展。百余件文物粗略勾勒出古沉船“真面目”。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介绍说,“华光礁I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发掘,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远海水下考古,“出水”了沉船和近万件陶瓷器物。这些珍贵文物和南海众多沉船遗物,是沿“海上丝绸之路”线状分布的遗珍,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见证。 即便曾“深躺”海下,这些文物至今仍“光彩照人”。在淡淡灯光下,...
“南澳Ⅰ号”出水文物部分精品正在汕头市博物馆展出。与此同时,在这艘目前中国国内已发现的唯一一艘明代晚期商贸船的发现地南澳,之前准备建设南澳古沉船博物馆的规划也被提上日程。而在近日举行的汕头市2016年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透露的消息称,南澳古沉船博物馆已被列入广东省文化发展和汕头市“十三五”规划重点。 据南澳县博物馆馆长黄迎涛介绍,该馆的立项需要向逐级申报至国家,目前已经通过省级的审批,目前初定选址...
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工程雏形初现 海南省博物馆二期工程雏形初现 11月16日,记者从海南省文体厅获悉,目前,海南省博物馆二期项目工地正进行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工程扫尾工作,室外道路、园林绿化、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在加紧进行,整体建筑物雏形初现。 省博物馆二期项目是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文化项目之一,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概算投资超2.21亿元,计划设置华光礁1号古沉船展示馆、藏品库房...
近日,由希腊及美国考古学家组成的水下考古小组在经过为期两周的潜水调查后宣布,他们在希腊爱琴海东部的弗尔尼拉群岛附近发现了22艘古沉船的残骸。对于沉船身上的秘密,考古学家们还正在破解中,沉船的具体位置在希腊、塞浦路斯和埃及之间,是一条古代贸易航道。而弗尔尼拉群岛位于萨莫斯岛和伊卡里亚岛中间,是来往于希腊和亚洲之间的商船能停靠的最安全的地方,这可能也是众多船只在此沉没的原因之一。 此外,科学家们还在...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日报道,近日,一支由希腊和美国的考古专家组成的水下考察小组宣布了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希腊弗尔尼岛(Fourni)的海底有22只年代久远的沉船,船上有众多珍贵文物。 这次发现的沉船数目巨大,占到希腊已知古沉船总数量的12%。而且沉船年代久远,超过一半的沉船建造于古风时代,部分来自古典希腊与希腊化时期 到中世纪晚期。船内藏有包括各式土罐在内的珍贵文物,显示了希腊与累范特...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日报道,近日,一支由希腊和美国的考古专家组成的水下考察小组宣布了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希腊弗尔尼岛(Fourni)的海底有22只年代久远的沉船,船上有众多珍贵文物。 这次发现的沉船数目巨大,占到希腊已知古沉船总数量的12%。而且沉船年代久远,超过一半的沉船建造于古风时代,部分来自古典希腊与希腊化时期到中世纪晚期。船内藏有包括各式土罐在内的珍贵文物,显示了希腊与累范特、...
23日,省文物局、菏泽市政府召开菏泽沉船考古成果鉴定暨新闻发布会,公布重大考古成果——今年9月在菏泽一工地发现古代沉船,考古人员对其进行清理时发现包括3件元代青花瓷器在内的共计110余件重要文物。 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表示,“我们将把这次沉船考古的成果申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现在来看很有希望。如果申报成功,山东获得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成果将达到16项。” 记者在菏泽国贸中心工程建设工...
明代沉船“南澳号”出水的沉船瓷器中,福建漳州窑系占了总数的八成左右,全部是出口瓷器。 据了解,“南澳号”目前出水遗物约3万件。在船载的瓷器当中,以漳州窑青花为主,瓷器种类主要为大盘、大碗、钵、罐以及杯、盏、瓶等,青花瓷大盘和带盖青花瓷钵是代表性的器物。 崔勇研究员介绍,“南澳号”所出的瓷器以大盘为主,此类大盘极少在腹部开光,线条稀疏,盘心纹样主要有花鸟、瑞兽、人物等,多数画面布局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