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著名壶具收藏家、紫砂陶艺家许四海数十年来痴迷于壶具收藏的故事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他最早涉足紫砂壶收藏,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地摊上看到一把旧紫砂壶,样式是大仿古,紫泥,通身光浆极亮,看得出有点年份了,壶身上一面刻着两句诗:…[全文]
百年来,紫砂是人们最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将紫砂艺术视为陶冶情操、丰富意境最独特的方式。而陶刻,作为紫砂艺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它在书法、绘画与文学修养的融合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紫砂陶刻,最初见于清朝初年…[全文]
由上海市收顾景舟再传弟子沈卫光紫砂展藏家协会主办,中福古玩城承办的“顾景舟再传弟子沈卫光紫砂壶展”将于6月23日7月1日在福州路中福古玩城中央大厅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共展出沈卫光数十件紫砂壶紫砂壶代表性作品,其中有:沈卫光和当代国画大师吴冠中…[全文]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余湛奕 张蔚然)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26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做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全文]
上周,瑞士传奇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宣布他将把收藏的一大部分捐赠给酝酿中的香港当代艺术博物馆 M+。共有1463年艺术品捐出,保守估计总价值达1.63亿美元。 这是已知的向单一博物馆做出的最大一笔艺术品捐赠。希克收藏被认为…[全文]
巴黎——目前,凡尔赛宫正在展出Joana Vasconcelos气宇非凡的装置展,那些庞大的充满想象力的奇异手缝雕塑与大理石雕塑一道,落入了刺绣的海洋之中。但其中一件作品却被凡尔赛拒之门外,是一个由25,000个月经棉条做成的枝形吊灯,被戏…[全文]
文化部财务司副司长饶权25日透露,“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其中,国家美术馆和中国工艺美术馆两个项目正在进行建筑方面的招标,可能下个月末最…[全文]
文化部财务司副司长马秦临25日表示,“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后服务人次明显增长,服务内容明显丰富,但同时也存在保障能力需要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文化部将通过加强制度设计,提升免费开放的制度化水平等措施进行相应完善。 “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成…[全文]
□苏报通讯员 杨雄林 苏报记者 晓 亮 穿过人声鼎沸的前厅,沿着长廊一路前行,跨进一扇紧闭的木门,就是“书画装裱修复工作室”。国家级非遗项目“苏裱”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范广畴师傅正在复制一幅清代画家王翚的《山水画》,几个学生围在一旁,细心…[全文]
高2米、宽0.96米的巨幅北宋遗作《文潞公耆英会图》,7月中旬将在京举行首次拍卖会。它也是迄今发现留存于民间的尺幅最大的北宋作品,即使将台湾故宫(微博)及北京故宫所存全部北宋作品汇总一处,也仅只有数帧在尺寸上可与其相比肩。 据故宫博物院…[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