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8 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这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地方性立法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条例》分总则、保护与利用、管理与保障、法律责任、附则,共五章三十三条,紧密结合安徽实际,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全文]
南湖赵氏宗祠位于平阳县水头镇南湖社区龙湖村坎头自然村内,始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建筑坐南朝北,据南湖当地《赵氏宗谱·卷一》载:“于嘉庆十一年即公元一八〇六建宗祠于四十五都南湖鱼池 坐丙向壬”。南湖赵氏宗祠选址考究,周边环境优美,体现…[全文]
网友@深夜走过长安街001昨晚22时36分发微博称:“济南龙洞路全运村南正在进行挖掘施工,过程中出现不明时期墓葬,据说挖出3个墓已经毁了2个了,我看了照片觉得保存很完整的古墓,如果因无人重视被毁很可惜。所以发条微博,万能的网友中有懂考古的吗…[全文]
李宗昉抢救的碑拓被整理成册出版 4月9日下午,成都七道堰社区太阳正暖。在自家阳台上,88岁的李子元拿着一本古朴厚重的大书仔细翻阅。他的手摩挲着淡黄色的绢布封面,上面写着:李宗昉集北朝隋唐碑拓。他不禁思绪万千,回想起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 …[全文]
修缮五公祠门楼 自2015年8月起,五公祠景区就开始了周边设施的改造工程;10月,其古建筑修缮工作正式启动,预计今年4月底竣工交付使用。在此之前,海口丘浚墓已作过改造并重…[全文]
相关部门对石辟邪已有保护规划 南京市栖霞区马群狮子坝村,因南朝文物石辟邪而得名。这里的石辟邪曾经是村民眼中的“镇物”。可如今,在村子大面积被拆迁后,这一带留下了大量废墟,…[全文]
王安忆、陈丹燕……在对上海情有独钟的作家笔下,都有对于上海石库门的描写。在城市发展中,石库门不仅是一种物质生活空间,更承载了几代人的文化与情感记忆,是海派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如今,上海石库门的数量正急剧减少,据统计,近30年,70…[全文]
日前,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中的祝圣桥桥面上新修大象、缅人等4尊雕像案,经过国家文物局督办,黔东南州文化综合执法支队对此案进行了立案查处,祝圣桥原貌得以恢复,并对当事人进行了…[全文]
汤家大屋位于象山县丹东街道上进村汤家弄25号,为清中前期建筑,三进二院砖木结构硬山式。据考证,该宅最初主人是汤氏,祖先可上溯至明朝开国功臣、爵封信国公的汤和。汤和的分支一脉自凤阳迁徙昌国卫,清中期又举家迁居象山丹城,担任千户的汤氏在日常操练…[全文]
记者日前在广西桂林靖江王陵保护区走访发现,昔日王陵在大量私坟的侵蚀下已变得面目全非,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广西桂林市靖江王陵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国家列入首批考古遗址公园。这里拥有明朝传世280年的桂林11世靖江藩王、王妃和将军、…[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