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曹操与曹操鸡

    “曹操鸡”是始创于三国时期的安徽合肥传统名菜。此菜系经宰杀整型、涂蜜油炸后,再经配料卤煮入味,直焖至酥烂,肉骨脱离。出锅成品色泽红润,香气浓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观。吃时抖腿掉肉,骨酥肉烂,滋味特别鲜美,且食后余香满口…[全文]

曹操|曹操鸡|饮食文化 2010-12-13 16:44:13

朱元璋与油煎毛豆腐

    毛豆腐是安徽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系以本省屯溪、休宁一带特产的毛豆腐(长有寸许白色茸毛)为主料,用油煎后,佐以葱、姜、糖、盐及肉清汤、酱油等烩烧而成。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为徽州地区特殊风味菜。 相传,明太…[全文]

楚霸王与烧杂烩

    烧杂烩在苏北一带,无论是寻常人家,还是星级宾馆,在酒筵上,都不可缺少。尤其是在操办红白喜事时,此菜更做为众菜之首被推上席间,让众食客大块朵颐。 这道菜荤素搭配,鱼肉并列。将一些味性相佐的菜肴一并相烹,不仅有鱼有肉,还兼以海产野味,调以各种…[全文]

楚霸王|烧杂烩|饮食文化 2010-12-13 16:38:33

范仲淹吃粥

    范仲淹,北宋时期著名改革思想家、词人,留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范仲淹年轻时,由于家境清贫,上不起学,就一个人跑到一个僧舍中去读书。每天晚上,他用米煮一盆稀粥,等到第二天早晨凝固成块,然后用刀…[全文]

范仲淹|粥|饮食文化 2010-12-13 16:35:35

袁枚为豆腐三折腰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文学家、任沭阳知县的袁枚,有一回在海州一位名士的酒宴桌上,看到一道菜是用芙蓉花烹制的豆腐。这豆腐制作得非同一般,色若白雪,嫩像凉粉,香如菊花,细腻似凝脂,透着一股热腾腾的清嫩鲜美味,看了惹人眼馋,闻了令人流口水,袁枚…[全文]

袁枚|豆腐|饮食文化 2010-12-13 16:30:54

西施与美食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与她有关的民间传说颇多。烹饪史上与她相关的美食亦不少。在福建名菜“炒西施舌”的历史传说中,就有一段故事。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全文]

西施|美食|饮食文化 2010-12-13 16:27:40

鱼头豆腐与乾隆皇帝

    清朝的乾隆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勤政体民,曾多次巡幸江南。这年,他来到杭州巡游。一天上午,他忽然心血来潮,竟悄悄微服登上吴山游玩起来。偏偏天公不为天子作美,时近中午,天降大雨,势如倾盆。乾隆被淋得像个落汤鸡,万般无奈,只好跑到山中一户人家的屋檐…[全文]

诸葛亮与大蒜

    诸葛亮在养生之道中很重视食用大蒜,事出有因。 诸葛亮曾率百万大军南征,擒拿孟获,由于孟获暗施毒计,把诸葛军马诱至秃龙洞,此地山岭险峻,道路狭窄,常有毒蛇出没,更有瘴气弥漫,蜀兵都染上瘟疫,面临不战自溃的危险。 一位老者向他献上解救之计,…[全文]

诸葛亮|大蒜|饮食文化 2010-12-13 16:18:50

李白与安陆翰林鸡

    “翰林鸡”,是楚北安陆市太白酒楼烹制的系列太白菜肴之一,此肴得名,是取李白曾供翰林职之意。 其制作系用整鸡首先腌渍入味蒸至七成熟,然后去骨切块,上盘整理成原鸡形。另以蛋黄糕雕刻“翰林鸡”三字…[全文]

李白|翰林鸡|饮食文化 2010-12-13 16:09:10

光饼与抗倭英雄戚继光

    解放前,沿海各地盛销一种面饼,味略咸,表皮光滑,中间有个小孔,人们叫它“光饼”。据说这种光饼,是为戚继光打倭寇而制成的。 原来,当年倭寇猖獗,行迹不定,忽而蜂拥登陆,忽而呼啸而去,还不时黑夜偷袭,杀人放火。戚继光率…[全文]

光饼|戚继光|饮食文化 2010-12-13 16:05:53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