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 通高57.6厘米 口长35.8厘米 宽22.8厘米 清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曾在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七件青铜器。它们是小臣犀…[全文]
战国 二级 口径17.4厘米 高18.9厘米 器高12.7厘米 盖高7.9厘米 盖与豆盘扣合呈扁球形,盖上有类似喇叭形的圆形捉手,可倒置以盛物。豆盘两侧置环形…[全文]
春秋 二级 通高48.4厘米 口横26厘米 甬钟,系编钟之一,器身布满突出的枚。甬部、舞部及篆间饰有蟠虺纹,鼓部饰兽面纹。纹饰细致繁缛,具有典型的春秋时期甬钟的特征。[全文]
春秋 三级 高25.8厘米 口径29.1厘米 侈口,圆腹,腹部圆鼓,略呈半球形,下承三条蹄足。上腹部有对称的二立耳。腹部以一周突棱分为两部分,口沿下饰窃曲纹,…[全文]
西周 一级 高44.6厘米 口径14.5厘米 此壶为长颈椭方形,壶盖较高,盖顶作圈足状,盖腹壁直深,倒置可做杯用。颈部有双贯耳,下腹部垂大,圈足高而外撇。壶通…[全文]
商代 二级 高14.8厘米 口径21.8厘米 口沿微侈,圆腹,两侧置兽首鋬,口沿下饰兽面纹,前后居中各有一浮雕状兽首,高圈足,圈足下有一宽阔的边条。腹部纹饰以…[全文]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通高53厘米 口径45.5厘米 腹围148厘米 鼎,是殷周青铜器中数量最多、地位最重要的器类,它既是炊器、盛食器,也是贵族…[全文]
商(公元前1600-前1046) 通高47.5厘米 铙作为一种乐器名,始见于《周礼》,其书《地官?鼓人》曰:“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郑玄注:“铙如铃,无舌,…[全文]
秦(公元前221-前207) 高6.5厘米 口径8.3厘米 底径9.5厘米, 八角棱体,正视截面呈梯形,中空,器顶口有一长方形横梁。横梁左右两侧有阳文篆书“旬邑…[全文]
秦(公元前221-前207) 高4.4,口径18.2厘米,底径9.5厘米[全文]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 高23厘米 长126厘米 宽46.6厘米 禁是西周前期的承尊器,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卣、尊等盛酒器皿的几案。《仪礼?士…[全文]
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直径4.6厘米 厚0.6厘米 灰青色玉质,器的表面有朱砂。上唇勾翘,张口露齿,“臣”字眼形,角紧贴颈项,边缘出脊齿。纹饰完全…[全文]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直径25.3厘米 厚10.2厘米[全文]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距今约6000-5000年) 高14.1厘米 宽10.4厘米 龙,是古人心目中的神物。中国人素有崇龙信龙的文化传统,故称为龙的传人。龙是中华…[全文]
清乾隆(1736—1795) 高18.5厘米 宽9.1厘米 口径5.3厘米 清朝制玉在继承明代玉器的基础上,有极好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乾隆时期玉器制作已成鼎盛之…[全文]
宋(960—1279) 高11.2厘米 口径5.1厘米 宽7.1厘米 足径4厘米、[全文]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高15.7厘米 直径13.9厘米 厚4厘米 玉质呈青色,多处有黑褐色沁斑。出廓部采用镂雕技法,双螭螭首相对,伏于璧上,中间以一…[全文]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长2.2厘米 宽0.9厘米[全文]
走进天津博物馆“耀世奇珍”展厅,展厅中央的独立展柜中一对清末翡翠缠枝菊花纹环耳扁盖瓶耀眼夺目,可谓是清末玉雕中材质精良、做工精湛的佳作。 观众最大看点是此瓶由一块大的…[全文]
清(1644-1911) 高6.6厘米 底宽9.58厘米 寿山石为中国名石,因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一带而得名。寿山石“质地脂润,柔而易攻”,早在南朝时期,寿山石…[全文]
卣是一种古代盛酒用品,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流行的时间虽不长,但其形制很丰富,除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常见的器形外,还有筒形、鸟兽形等。它本身无名称,流传下来之所以称其为“卣…[全文]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高15厘米 口径15.5厘米 宽28厘米 墨玉,玉质油润。玉钵为圆体、敛口、鼓腹、平底。整体纹饰采用刻画描金工艺制成。钵内为经文《般…[全文]
共十页,等大,长28.8厘米、宽12.8厘米、 厚0.8厘米。青玉制成,玉质温润。每片均采用填金工艺雕刻而成。分别为首尾刻升降龙、火焰宝珠及云纹两页,汉文谥文三页,满文谥文…[全文]
清(1644-1911) 高13.3厘米 底长21.1厘米 底宽8厘米 所谓山子,本是一种文人墨客置于室内、用于观赏陈设的精美摆件,多是用整块玉石雕琢而成,在最…[全文]
从我国玉石雕刻用材的历史顺序看,翡翠是“后起之秀”。翡翠,是借鸟羽为名。翡为赤羽雄鸟,翠为绿羽雌鸟。唐代诗人陈子昂《感遇诗十八首》云:“翡翠巢南渡,雌雄珠树林”,恰将翡翠与…[全文]
元(1271-1368) 高15.5厘米 口径5.9厘米 底径5.3厘米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朝代。在中原传统文化和宋、辽、金文化的影响下,对传统的制玉制度和琢玉…[全文]
该器高17.2厘米、宽10.4厘米,青玉质,质地纯正,局部有黄色沁,体大且造型浑重、气韵宏伟。整体采用镂雕、浅浮雕兼细阴线的雕琢技法,制作工艺复杂细腻。龙眼瞠目圆睁,龙眉粗…[全文]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5.4厘米 外径3.4厘米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的发掘,是20世纪70年代轰动国内外的考古发现。其中出土的帛画《导引图》,绘…[全文]
长9.7厘米 宽2.2厘米[全文]
本周六,是我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故宫文物医院启动试开放,当日9时至12时,计划免费接待40名预约观众,观众须为16岁以上。 故宫文物医院位于紫禁城最西侧,成立…[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