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前期 距今约6000年,仰韶文化 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高46.2厘米,口径5.7厘米 此小口尖底瓶呈纺锤状。顶部为一圆形杯…[全文]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前期 河姆渡文化 炊具 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出土 高25.5厘米,口径12厘米 釜是一种蒸煮用的炊器。这件陶釜用手工贴塑而…[全文]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前期 距今1万年左右 食器 1962年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出土 口径20厘米、高18厘米 这件红陶罐用手工捏制而成。直口,深腹,圜底…[全文]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前期 河姆渡文化 狩猎工具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出土 长6——10厘米 骨哨均用一截禽类的骨管制成,一侧刻孔,有的骨管内还插一根可以…[全文]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前期 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 出土时螺蛳壳盛在一件陶钵内。半坡原始村寨坐落在浐河岸边,半坡氏族除在浐河中钓鱼、叉鱼、网鱼外,还在岸边采…[全文]
清 高13.5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14厘米 这是公元18世纪柬埔寨送给清政府的礼物。在柬埔寨,广为流传着许多历史传说故事和创世神话,如《金环蛇的故事》、《雷…[全文]
清 高22.8厘米,口径、底任均为21.2厘米 这是日本国赠送给清朝的礼物。描金漆在日本称为“商绘”。中国的漆技传到日本后得到发展,某些方面超过了中国。明清时期…[全文]
清 高51.6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18厘米 清朝初年,中朝两国在边境定期互市,进行贸易,大量的朝鲜商品不断进入中国。这类朝鲜生产的青花瓷,不仅通过商品贸…[全文]
褒斜道,是古代连接关中与汉中的一条要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贯穿褒斜谷而得名。起自汉代褒中县(今陕西省汉中市与勉县交界处)褒口、经三交城、赤崖,溯褒水 河而上,出斜谷至…[全文]
位于雅安市城市建设新区,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金鸡关出口处,雅安汉阙博物馆所在地。汉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设施,是汉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一种表示尊严的装饰性建筑,每阙由主阙和子…[全文]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为汉代祠堂和墓地,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现存石阙、石狮…[全文]
中国东汉墓地祠堂。在山东省长清区孝里镇南的孝堂山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筑石刻房屋建筑。祠内石壁和石梁上遍布精美的线刻图画,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文]
沈府君阙位于四川渠县城北34公里的水口乡汉亭村燕家场,是汉阙中唯一的双阙幸存者。 沈府君阙约建于东汉延光年间(122——125年),但其子阙已经毁废。两阙东西相距21…[全文]
平阳府君阙坐落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芙蓉溪畔仙人桥旁的绵阳博物馆新馆前,突兀屹立,玲珑多彩,端庄壮丽。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一般立在官庙和墓门之前。平阳府君阙属墓阙,由大小…[全文]
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北土溪赵家坪。据《汉书》记载:冯焕,东汉安帝时人,为幽州刺史,延光元年(公元121年),被诬下狱,事虽辨明,已病死狱中,安帝“赐钱十万,以子为郎中。” …[全文]
启母阙,Qimu Towers,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文物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2公里嵩山南麓万岁峰下,为汉代启母庙前的神道阙。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全文]
少室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邢家铺村西,距城六公里少室山下。与太室阙、启母阙并称为“中岳汉三阙”。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全文]
太室阙(Taishi Towers),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始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原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石阙为汉安帝元初五年时的阳城长吕常所建,与少…[全文]
3月30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与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出席论坛并致辞。全国博物馆馆长和业界专家学者围绕…[全文]
当地时间4月1日,“自拍博物馆”在美国洛杉矶开幕,以互动式展览探索自拍的历史与文化现象。 据报道,这个快闪博物馆只开放两个月。创办人洪顿和马米多夫认为,自拍照不单单只…[全文]
“‘文明守望工程’实施一年来,九大项目全面推进,山西特色的共保共享局面正在形成。”山西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说,到今年2月底,通过“巨手擎”项目,山西企业和社会人士认养或出资修…[全文]
3月30日,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工作会议上获悉,渝中区今年将推动一批重要维护保护工程,其中,包括续建打铜街传统风貌区等重点工程,新建国民政府外交部遗址,以及雷家坡古驿道等。 …[全文]
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今年,故宫博物院花样频出,“复活”文物。昨天,《国家宝藏》第一季研讨会在故宫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今年故宫将推出“清明上河图之旅”,开放文物医…[全文]
2018年3月29日下午,由广东省博物馆(省流动博物馆)和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共同组织策划的“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力天文博讲堂”第三讲在中山市博物馆馆举行,广东省博物馆原馆长、广…[全文]
唐 196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唐墓出土 残长26.3厘米,宽14.2厘米 此锦为经线显花工艺,小团花玉十样小花交错排列,纹样之间无直接交接点。团花…[全文]
唐 196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出土 残长37厘米、宽23厘米 在出土的唐代丝织物中,有不少印花织物。中国古代印花技术以防染印花为主,唐代广泛应用了…[全文]
秦 建筑材料 1956年陕西省临潼市秦始皇陵区采集 直径约40厘米 此瓦当背有残筒,瓦面纹饰,遒劲有力,极富装饰效果。类似的瓦当于1976年在陕西临…[全文]
唐 照面用具 直径19.5厘米 隋唐时代使用龙纹已非常普遍,不只出现在石刻、壁画上,实用器皿也多用其作装饰图案,唐代盘龙镜是其典型代表。这件盘龙镜为单龙图…[全文]
唐 照面用具 直径12.2厘米 此铜镜呈圆形,但形制特别,镜背是一幅山水人物浮雕,以镜钮作崇山峻岭的中心,山石间水流汹涌。镜钮右有一人,头束高冠,身着长衣…[全文]
秦 建筑材料 1975年陕西省长安县阿房宫遗址出土 直径一为13.5厘米、一为14.4厘米 葵纹瓦当主要见于秦代,但数量比云纹瓦当少得多。它与动物纹…[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