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阅江楼与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合称江南四大名楼。朱元璋称帝后,下诏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阅江楼于2001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从此结束…[全文]
黄鹤楼是蜚声中外的名胜,它雄居蛇山之首,俯瞰江汉交流,总揽三镇风光,极目楚天,气势磅礴,自古享有“天下绝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誉。 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距今有近1800余年的历史…[全文]
岳阳楼真正闻名于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滕子京无愧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名臣,他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他便请当时的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全文]
以古代钱币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又名古泉学。是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在国外,也包括研究为纪念某事件和人物而制做的纪念章和徽章之类。主要研究历代所发行的金属货币和钞币的形制、大小、风格、铭文、成分、机能及艺术价值。尤以货币的单位、重量等为主要课题…[全文]
龛原指掘凿岩崖为空,以安置佛像之所。据《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记载,一一之须弥山有龛室无量,其中有无数化佛。《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七记载:底沙佛至山上,入吠琉璃龛,敷尼师檀,结跏趺坐,入火界定。 现今各大佛教遗迹中,如印度之阿旃塔,爱罗拉,我国…[全文]
腊玛古猿(Ramapithecus,“Rama”是印度梵文史诗《腊玛耶那》中的祭神首领,阿约迪亚(Ayodhya)的亲王)生活在距今约1400万年到800万年之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刘易斯是腊玛古猿的第一个发现者,发…[全文]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全文]
一种施低温釉的陶器。一般只需要700至900摄氏度即可烧成。中国釉陶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中期出现。西汉武帝时期出现铅釉陶,以粘土作胎,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主要呈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铜呈现翠绿色,铁呈现出黄褐和棕红色。…[全文]
村民们和冯骥才题写的“雷歌墙”石碑 饶宗颐题写的馆名 雷州盛产甘蔗,每当成熟时,成百上千亩的甘蔗组成一片绿色的蔗海。在无边的蔗海深处,有一座不到300人的小村庄,它的名字叫田园村。 谁曾想,在这个地图上永远…[全文]